流量收割

搜索文档
“0元购”现身“补贴大战”升级,外卖鏖战谁是赢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6 10:47
即时零售行业补贴大战现状 - 美团、阿里、京东为核心的即时零售平台展开激烈补贴竞争,被消费者戏称为"红黄蓝打架"[1]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创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购订单)[6] - 美团宣布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5亿创新高[6] - 京东外卖业务上线4个月后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突破百万[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通过"0元购"活动获得大量免费餐饮产品(如3杯奶茶、2个汉堡、2个圣代)[3] - 部分消费者以极低价格购买商品(如4元买生煎包加茶叶蛋、0.01元买锅巴土豆和烤苕皮)[3] - 价格敏感型用户占比大,出现大量用免单券兑换后又弃单不来自提的现象[8] 商家经营状况 - 饮品店订单量激增,部分店铺订单处理速度跟不上新增订单速度(如从80号激增至160号)[6] - 餐饮外卖日均单量比去年增长一倍,但主要来自补贴转移的堂食订单[9] - 商家需承担70%的补贴成本(每10元补贴中平台出3元,商家出7元)[9] - 部分商家面临"不参加没流量,参加则赔本赚吆喝"的两难境地[8] 行业潜在问题 - 订单暴增导致服务质量下降:配送时间延长(从半小时增至2小时)、食材缩水[8] - 补贴依赖症明显,业内担忧"补贴一停,感情归零"的用户流失风险[11] - 当前增长存在泡沫,主要依靠"薅羊毛"用户而非真实需求驱动[13] 行业专家观点 - 平台需将用户对补贴的依赖转化为对服务的依赖,建立供给壁垒[13] - 履约稳定性和售后保障等服务质量比补贴更能增强用户黏性[13] - 建议通过服务体验升级、生态协同深化实现从"流量收割"到"用户价值深耕"转变[13] - 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平台、商户、骑手和消费者的多方价值平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