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协同保护
搜索文档
全运会上这些“动物”,藏着大湾区发展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11-14 08:48
生态保护 - 第十五届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原型为全球濒危物种中华白海豚,该物种是珠江口栖息地最大的群体[2] - 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与跨境合作构建海洋生态协同保护体系,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4] - 中华白海豚频繁活跃在伶仃洋海域,港珠澳大桥建设时“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诺已实现[4] 人文精神 - 全运会开幕式上的醒狮和鳌鱼是岭南文化符号,分别象征奋发精神和拼搏进取[6] - 岭南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务实、包容等特点,对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 科技创新 - 全运会应用“鹰眼”系统提供精准判罚依据,配备“电子狗”服务残障人士,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保障电力安全[9] - 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中升至第八位,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9]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首次跃居全球第一[9]
(粤港澳全运会)全运会上这些“动物”,藏着大湾区发展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11-13 19:51
生态保护与海洋生态协同发展 - 全运会吉祥物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该物种是全球濒危物种,被誉为“海上大熊猫” [1] - 珠江口是全球现存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栖息着种群数量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群体 [1] - 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与跨境合作,初步构建覆盖三地的海洋生态协同保护体系,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 [3] - 中华白海豚频繁活跃在伶仃洋海域,成为衡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指标” [3] 人文精神与文化创新 - 醒狮与鳌鱼作为岭南文化符号,在开幕式上描绘出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的精神图谱 [4] - 南狮因形制威武、寓意奋发而被称为“醒狮”,是岭南人文精神的外化象征 [5] - 鳌鱼是“鲤跃龙门”化龙前的过渡形态,象征金榜题名与拼搏精神,已融入粤港澳民众日常生活 [5] - 岭南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务实、包容、敢为人先等特点,助力大湾区建设日新月异 [7] 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 全运会应用“鹰眼”系统、智慧无障碍看台配备“电子狗”、智能巡检机器人“赛博汪汪”等智能设备,展示科技创新实力 [8] - 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中升至第八位,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8] - 香港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澳门科学一号”空间科学卫星成功发射 [8]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8]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 初步构建起覆盖三地的海洋生态协同保护体系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10
报告核心观点 -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珊瑚礁和红树林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基本稳定 [1] - 中华白海豚和海龟等海洋珍稀生物得到有效保护 [1] - 报告全面展示粤港澳三地携手保护大湾区海洋生态的阶段性成果 [1] 生态系统状况 - 珊瑚礁和红树林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 [1] - 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基本稳定 [1] 保护举措与成果 - 粤港澳三地加强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协同发力,持续开展海洋生态基础调查与研究 [1] - 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与跨境合作等举措,大湾区初步构建起覆盖三地的海洋生态协同保护体系 [1] - 推进实施修复工程项目,努力开创大湾区海洋生态治理新格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