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搜索文档
办好全运会对大湾区发展有很大帮助
人民网· 2025-11-19 09:20
当日,霍震霆在深圳光明国际马术中心观赛并为奖牌选手颁奖。他表示,这个新建成的高规格马术场 馆,有助于推动香港与内地在马术领域的合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在香港举办,香港人对马术都很有感情。这次深圳办赛,香港赛马会也提 供了帮助。光明国际马术中心有这么好的环境,未来香港的运动员也可以利用。"他说。 "全运会意义很大,不止是体育界办赛事,香港就有超过15000名志愿者,整个社会都参与进来了,这是 最难得的。"霍震霆说,"广东、香港、澳门这三个地方,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从长远来看,通过全运会 增进沟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香港对马匹的管理是国际一流的,内地起步晚一些,但现在发展也越来越快。不只是马术,粤港两地 在马产业、马文化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合作发展空间。"霍震霆表示。 新华社深圳11月17日电(记者肖世尧、黄耀漫)17日,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霍震霆接 受采访时表示,举办全运会调动了社会各界的力量,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很大帮助。 此外,霍震霆介绍,他在陪同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观看全运会时,考文垂赞扬了本届全运会的办赛水 平。"我们证明了大湾区有能力在未来办更大的体育赛事, ...
霍震霆:办好全运会对大湾区发展有很大帮助
新华社· 2025-11-17 22:08
新华社深圳11月17日电(记者肖世尧、黄耀漫)17日,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霍震霆 接受采访时表示,举办全运会调动了社会各界的力量,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很大帮助。 ...
中国Z世代的故事|香港“95后”中医师的大湾区逐梦记
新华网· 2025-11-16 20:30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1] - 行业将传统中医与现代标准相结合,由年轻从业者推动发展[1] - 2021年8月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公立医疗机构招聘港澳中医师试点工作[1] 中医药行业人才发展 - 多项利好政策为年轻中医师创造新的发展机遇[2] - 行业从业者不仅从事临床工作,更着眼于产业未来发展[2] - 深圳构建了吸引并赋能人才创造长远价值的生态系统[2] 中医药行业合作案例 - 29岁的注册中医师郭钧泯通过试点计划从香港到深圳光明区执业[1] - 该案例是粤港澳中医药合作不断深化的具体体现[1]
(粤港澳全运会)全运会上这些“动物”,藏着大湾区发展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11-13 19:51
生态保护与海洋生态协同发展 - 全运会吉祥物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该物种是全球濒危物种,被誉为“海上大熊猫” [1] - 珠江口是全球现存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栖息着种群数量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群体 [1] - 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与跨境合作,初步构建覆盖三地的海洋生态协同保护体系,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 [3] - 中华白海豚频繁活跃在伶仃洋海域,成为衡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指标” [3] 人文精神与文化创新 - 醒狮与鳌鱼作为岭南文化符号,在开幕式上描绘出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的精神图谱 [4] - 南狮因形制威武、寓意奋发而被称为“醒狮”,是岭南人文精神的外化象征 [5] - 鳌鱼是“鲤跃龙门”化龙前的过渡形态,象征金榜题名与拼搏精神,已融入粤港澳民众日常生活 [5] - 岭南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务实、包容、敢为人先等特点,助力大湾区建设日新月异 [7] 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 全运会应用“鹰眼”系统、智慧无障碍看台配备“电子狗”、智能巡检机器人“赛博汪汪”等智能设备,展示科技创新实力 [8] - 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中升至第八位,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8] - 香港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澳门科学一号”空间科学卫星成功发射 [8]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8]
视频丨十五运会海采来了 街头巷尾感受大湾区激情脉搏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0 14:31
赛事举办与全民参与 - 第十五届全运会于11月9日开幕,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 [2] - 全运会元素融入城市生活,全民运动、精彩赛事和融合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共同话题 [2] - 广州各大公园随处可见市民运动健身,全民健身意识显著提升,群众体育锻炼更便捷,健身选择更丰富 [4] - 市民专程请假观看比赛,带孩子感受赛场氛围,现场观赛体验与电视观看不同 [4] 大湾区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 - 港珠澳大桥联通粤港澳三地,深中通道贯穿东西,使“一天逛遍湾区三地”成为现实 [5] - “1小时生活圈”让湾区居民能够随时随地观看家门口的体育盛会 [5] - 内地居民可方便前往港澳购物,香港学子能“零距离”感受大湾区的快速发展 [5] 媒体传播与内容制作 - 央视新闻镜头记录并传播全运会的激情与活力 [2] - 通过视频内容展示“湾区故事”,鼓励公众为第十五届全运会加油 [7] - 报道由总监制、制片人、编导、记者、摄像、剪辑等多部门协作完成 [7][8]
(粤港澳全运会)全运热潮席卷粤港澳三地
中国新闻网· 2025-11-08 10:08
赛事筹备与全民参与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由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举办,全运热潮已覆盖全民 [1] - 赛事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及其周边产品(如毛绒玩具、冰箱贴)在香港西九龙站、澳门“大三巴”、广州塔等地标亮相,成为市民和游客追捧的潮品 [1] - 涉及全运会的话题在社交平台热度飙升,网友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分享或进行二次创作,吉祥物成为人见人爱的顶流 [3] 社会各界的参与与期待 - 香港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文认为,全运会的价值不止于竞技成绩,通过体育活动促进三地交流更为重要 [3] - 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林至颖看重赛事带来的交流机遇,认为三地合办能推动全民健身普及,并成为举办大型国际盛事的示范样本 [5] - 澳门民众青年会监事长陈瑜勇期待全运会带动澳门“旅游+体育”发展,激发市民健身热情并提升城市凝聚力 [5] 志愿者与企业参与 - 广东赛区已组建3万名赛会志愿者,其中389名来自港澳台、海外华侨及外籍人士;香港赛区组建超1.6万名志愿者团队,年龄跨度从15岁至85岁,体现全民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5] - 企业三七互娱以“城市合伙人”身份参与,开发全运专属主题版本游戏,玩家可定制全运风格AI形象并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等地标参与虚拟竞技 [6] 全民健身活动与长远影响 - 自去年起,广东多地举行多项全民健身活动,包括广州少年跳街舞、中山“镇超”足球赛、肇庆七星岩牌坊广场运动嘉年华以及河源千名骑手穿越城乡森林等 [8] - 专家指出需将全运会带来的流量转化为发展留量,持续推动竞技体育热度向群众体育延伸;粤港澳联合办赛的跨区域协作模式或将成为国际大型赛事的主流趋势 [8]
粤港澳三地青年共燃全运激情,同心谱写湾区奋进新篇章
中国发展网· 2025-11-05 14:57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31日在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举办,主题为“粤港澳同声同气迎全运・大湾区同心同德颂祖国”,旨在迎接第十五届运动会并凝聚粤港澳青年力量 [1] - 活动出席人员近1000人,包括省市区各级政协领导嘉宾、南沙区相关支持单位代表、政协委员代表、粤港澳青年代表、师生及各界文化艺术嘉宾 [1] - 活动由广东政协港澳青年人文交流基地及政协广州市南沙区委员会指导,并由多个政协、文联、语言艺术协会及政府部门联合主办或提供支持 [1] 活动内容与篇章 - 第一篇章“粤韵共潮生”将全运元素与广府文化融合,表演包括广府经典童谣《落雨大》、粤语脱口秀《粤讲粤精彩》以及展现“团结互助”体育精神的小品《还是好人多》 [2] - 第二篇章“同心逐全运”通过情景剧《十五运"声"斗士》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国家一级演员唱响全运会会歌《气势如虹》,粤港澳三地代表分享对全运精神的理解和践行 [3] - 第三篇章“湾区颂祖国”通过情境舞台剧《月满湾区,同心筑梦》、咸水粤剧串烧和经典粤语歌曲串烧等艺术形式,结合对祖国的祝福与对全运的期盼 [3] - 活动尾声全体人员共同高唱《歌唱祖国》,为活动画上句号 [4] 活动意义与平台作用 - 此次活动是广东政协港澳青年人文交流基地深化三地青年互动的重要实践,也是以体育文化为纽带深化交流合作的生动实践 [4] - 该基地是由广东省政协联合广州市政协、南沙区政协在南沙创享湾设立的特色平台,未来将继续以全运会等重大赛事为契机搭建更多青年交流平台 [4] - 平台旨在推动体育文化互融互鉴,为大湾区凝聚发展活力和实现共同进步注入更强动力 [4]
“湾”有引力 聚力向“新”——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直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4:21
活动概述 - 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于11月3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1] - 南方财经广东经视推出深度直播 多路主播深入现场提供一手信息与投资参考 [1] - 直播由大会指定金融合作伙伴中国银行特约播出 [1] 活动内容 - 直播邀请国内外专家大咖解码大湾区营商环境 [1] - 活动旨在共探大湾区未来发展新机遇 [1]
“粤车南下”最快11月上路 香港保险业将配套推出短期车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9:23
政策实施时间与安排 - 粤车南下政策预计最快于2023年11月上路并接受申请 [1] - 机场口岸停车场预计在11月内开始接受预订及启用 [1] - 政策分为入境香港市区和泊车转机两种情形 [2] - 入境市区部分初期每日提供100个预约名额 每辆车最多可留港3天 [2] 保险产品筹备与购买 - 香港已有数家保险公司准备就绪 可在政策实施时推出所需的短期保险产品 [1][2] - 申请人可在网上投保 并使用内地支付工具支付保费 [2] - 中国太平保险(香港)表示仍在等待特区政府的具体安排 产品尚未正式上线 [2] - 苏黎世保险(香港)预计最快于11月初推出相关产品 客户可在官网完成线上投保 [2] - 个别保险代理公司已上线预约服务 帮助客户筹办相关事宜 [3] 保险产品细节与定价 - 粤车南下保险属于第三者责任保险 是基本保障 [4] - 入境香港市区的车辆保险保费预计在数百港元至一千港元之间 [3] - 燃油车保费多数在400至500港元左右(以逗留三日计算) [3] - 电动车保费则在1000至1200港元左右(以逗留三日计算) 通常略高于燃油车 [3] - 建议车龄约5年内的车辆购买全保保险 [4] 监管合作与行业展望 -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一直与香港特区政府和保险业界就保险安排紧密沟通 [1][4] - 业内人士建议两地建立特殊安排 允许香港保险公司在内地宣传第三者责任保险 [4] - 粤车南下和港车北上均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员和车辆往来便利化的重要措施 [4] - 港车北上已通过跨境车险等效先认机制实现一张保单保两地 为合作提供经验 [5] - 截至2023年6月末 共有9.03万辆港澳机动车享受跨境车险等效先认投保便利 [5]
“2025大湾区论坛”在香港举行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20:11
论坛概况 - 2025大湾区论坛于10月23日在香港举行 主题为“金融互通 人才培育 文化同心” [1] - 论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金融协同 人才生态构建及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的实践路径与前沿趋势 [1] - 论坛由中国日报与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共同主办 约300人参会 包括特区政府官员 中外商会会长 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 [4] 香港的定位与作用 -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指出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正积极发挥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与世界的桥梁纽带作用 [3]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 香港是唯一汇聚中国优势与全球优势的国际都市 是区域合作的重要门户 [3] - 香港将依托“一国两制”独特优势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推动全球高质量合作 [3] 体育与文旅融合机遇 - 论坛设有“全运会机遇与共建湾区运动文化”主题讨论环节 嘉宾包括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等 [3]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 为体育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 [3] - 全运会将使运动员和观众深度感受举办城市魅力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