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抑制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发展」彭森:中国未来经济如何靠消费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6-26 02:23
经济发展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总需求不足仍是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 [3] -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九大任务之首 [3] - 2024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4] -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各项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 [4] 消费问题 - 消费、投资、出口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复苏乏力导致制造业和服务业面临需求萎缩、盈利下滑的挑战 [4] -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消费率低30个百分点左右 [6] - 消费乏力表现为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解决 [9] - 消费繁荣需要政策转型,从建设财政转向民生财政 [7] 政策建议 - 通过发放消费券、提高社保覆盖率、提高中低收入者社保水平、利用资本市场财富效应促消费 [7] - 财政政策的效果关键取决于资金使用的方向和结构,应将更多资金用来惠民生、促消费 [7] - 货币政策需要新的传导机制,与资产价格和消费扩张的关系更密切 [8] - 减少低效、无效投资,压减对出口和生产不必要的补贴,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提升社保和改善民生 [9] 改革方向 - 推进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提振消费的长期关键 [9] -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9] - 消费补贴政策应将"买什么"的决定权交给居民和家庭 [10] - 提振消费、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依靠民营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创造力 [10]
好书推荐·赠书|《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21 18:30
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面临"宏观消费抑制之痛"和"总需求不足之困",需从"世界工厂"向"全球最大消费社会"转型,这需要财政政策转向民生财政、货币政策开辟直达消费端的传导通道,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激发民营企业家精神、深化收入体制改革等系统性解决方案 [1] - 消费率过低是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偏差,一般性政策调整难以见效,需推动增长方式重大转变和结构性改革 [5][6] - 书中提出"10万亿元消费繁荣计划",通过财政政策转型、货币政策调整、收入改革、服务业发展、民营经济振兴和创新驱动等多维度措施激活消费潜力 [11][15] 目录总结 消费抑制与转型挑战 - 消费抑制导致严重后果,需释放消费潜力,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包括体制机制问题 [8][9] - 向消费型社会转型面临挑战,需借鉴国际经验避免苏联和日本的过度投资陷阱 [9][10] 财政与货币政策转型 - 财政政策需从建设财政转向民生财政,提出民生财政的合理规模与资金来源 [11] - 货币政策需从防通胀转向防通缩,建立新目标和新机制以扩大内需 [11] 收入改革与产业重构 -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偏低是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需深化收入端改革 [12][15] - 服务业发展缓慢加剧总需求不足,产业重构需从服务业入手促进消费繁荣 [15] 民营经济与创新驱动 - 民营经济是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繁荣的活力之源,需大力发展以促进就业和消费 [15] - 创造新需求需通过创新打开需求天花板,推动消费繁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