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第一城
icon
搜索文档
直辖市经济“成绩单”:北京预定5万亿席位 沪渝争夺消费第一城
搜狐财经· 2025-10-30 15:19
四大直辖市GDP总量与增速 - 前三季度上海、北京、重庆、天津GDP总量分别为4.07万亿元、3.84万亿元、2.44万亿元、1.34万亿元 [1] - 北京GDP增速为5.6%,上海为5.5%,重庆增速超过全国均值,天津增速为4.7%,低于全国5.2%的平均水平 [1][5] - 北京2024年经济总量为49843.1亿元,预计将跨越5万亿元台阶,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5万亿城市 [4] 消费市场表现 - 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83亿元居首,上海12303亿元紧随其后,两者差距缩小至175亿元 [7][9] - 上海消费增速为4.3%,重庆为3.6%,均不及全国4.5%的增速 [7][9] - 北京消费总额下降5.1%,天津下降0.7%,北京降幅较上半年扩大1.3个百分点 [9] - 北京服务性消费额增长4.8%,电影演出票房、旅行社收入、信息服务等实现两位数增长 [10] 投资与外贸表现 - 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上海增长6.0%,均高于全国-0.5%的水平 [12] - 上海工业投资增长20.3%,重庆增长10.1%,北京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4% [12] - 北京、重庆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下降13.7%和12.9% [12] - 上海出口总额14787亿元增长11.3%,重庆出口增长10.6%,天津出口增长12.0%,北京出口增长2.1% [12] - 北京进口下降13.3%,主要因农产品、汽车、能源等进口额下降幅度达13.7%至41.2% [12][13] 城市经济地位与竞争 - 京沪经济地位稳固,与重庆、天津及广州、深圳等城市拉开较大差距 [4] - 天津对青岛的领先优势从去年同期的275亿元缩小至43亿元,"北方第二城"争夺白热化 [5] - 经济普查将研发投入、数字经济等纳入核算,使京沪获得更多经济增量,巩固其顶尖地位 [4]
中国消费第一城,上海不给,谁也抢不走
搜狐财经· 2025-08-05 02:05
外贸领域竞争 - 外贸第一城从上海易主至深圳 深圳在外贸领域表现突出成为强劲对手 [1] 金融中心地位 - 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领先上海 上海认可香港的窗口地位 双方共同进步 [1] 消费城市争夺战 - 重庆以8300 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暂时超越上海的8260 41亿元 领先优势不足40亿元 [1] - 上海对"消费第一城"称号极为重视 认为内地其他城市无法真正撼动其地位 [1]
30强城市经济半年报:广佛莞增速垫底 “北方第二城”悬念再起
搜狐财经· 2025-08-01 21:31
经济总量 - 北京上半年GDP总量迈上2.5万亿台阶,今年大概率将成为全国第二个5万亿俱乐部成员 [5] - 温州、大连、徐州上半年集体突破4500亿元,今年有望跻身"万亿俱乐部" [5] - 青岛、天津GDP总量分别为8587.3亿、8706.6亿,差距仅有119.3亿,为近年同期最低 [5] - 烟台、徐州、唐山增速超过6.0%,领跑30强城市 [5] - 北京增长5.5%,是唯一跑赢全国的一线城市 [5] - 上海、深圳、广州等9座城市增速低于全国均值(5.3%) [6] 工业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7] - 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7%,是一年来首次转正 [7] - 广州2024年整车产量253.9万辆、同比下降20% [7] - 广州新能源车产量增长9.5%,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9.72万台 [10] -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137.6万辆、增长84.5%,升至全国第二 [10] - 合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1%,连续2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10] - 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分别增长30.8%和20.4% [10] - 广东汽车产量131.34万辆,降至全国第二;安徽以149.95万辆拿下全国第一 [11] 消费 - 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万亿,同比增长5.0% [12] - 北京(-3.8%)、天津(-0.7%)增速垫底,是唯二负增长城市 [12] - 北京汽车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下降20.0%和24.0% [15] - 天津去年消费总额4128.3亿元,排在全国第26位 [15] - 重庆以40亿元的优势小幅领先上海 [15] - 重庆餐饮收入1233.7亿,增长6.4%;上海餐饮收入991.4亿,下降2.6% [15] - 徐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 [16] 外贸 - 深圳进出口总额4.5万亿,时隔9年重返内地"外贸第一城" [17][20] - 深圳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3582.7亿)、香港地区(3400.4亿)、台湾地区(2521.1亿) [20] - 宁波进口总额下降1.6%,被东莞拉下第五城宝座 [20] - 北京进出口总额1.53万亿,同比下降16.1%;进口总额1.23万亿,下降19.9% [20] - 郑州进出口总额2746.8亿,同比增长38.7% [20] - 郑州电动汽车出口107.2亿,同比大增243.6% [20] 投资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 [23] - 深圳、东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下降15.1%、48.2% [23] - 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1% [23] - 北京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0%,占全市投资比重28.2% [23]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2.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6倍 [23] -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41.7%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