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相法磷酸铁锂
icon
搜索文档
逆袭的中国铁锂:从“过剩产能”,到反制西方的“战略核弹”
36氪· 2025-11-06 11:48
中国在贸易中的战略举措 - 中国在贸易中打出四张关键牌:稀土、正极磷酸铁锂、石墨和超硬材料[1] - 稀土对美国军工体系有立竿见影的杀伤力,被称为"工业维生素"[2] - 磷酸铁锂的长期影响更大,其背后的电池市场达千亿美金,动力与储能市场达万亿美金[3] 磷酸铁锂的战略地位与管制 - 中国对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设备实施出口管制[3] - 管制措施直接影响美国电网改造计划所需的储能电池供应链[6] - 自2024年6月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磷酸铁锂材料呈现爆炸式增长,主要流向韩系电池工厂[3] 磷酸铁锂技术演进与市场反转 - 磷酸铁锂技术从低端过渡技术转变为市场主导,2019年其电池出货量占比仅23%,产能利用率低于30%[7][8][9] - 2025年,磷酸铁锂占据国内动力电池80%和全球储能电池90%以上的市场份额,份额仍在扩大[10] - 行业景气度反转,头部公司产能利用率达到117%[10] 第四代高压实技术突破 - 技术关键点是高压实技术革命,使同体积电池能塞入更多正极材料提升续航[13] - 第四代材料压实密度≥2.6g/cm³,逼近三元电池,并改善快充性能[16] - 该技术突破使得小米YU7长续航版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续航达835公里,打破刻板印象[13][14] 领先公司的技术路线与并购 - 江西升华押注草酸亚铁合成路线,前期投入超5亿元,经历多次亏损后,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9.58亿元,扭亏为盈6378万元[16][17][18] - 宁德时代以25.6亿元增资并控股江西升华,标志着材料厂地位提升[10][11] - 湖南裕能通过二次烧结等工艺改进也成功迈入四代铁锂领域[19] 磷酸铁锂在储能领域的优势 - 三代磷酸铁锂凭借长循环寿命和低成本优势主导储能市场,其电芯循环寿命需达8000次以上[20][23] - 中国314A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成本仅0.28元/Wh,较韩国三元电芯低49%,占据全球60%市场份额[26] - 德方纳米通过液相法工艺突破,实现纳米级材料制备,成为特斯拉供应商[23][24][25] 行业产能扩张与内卷困境 - 2022年上半年全国规划产能从300万吨飙升至900万吨,足以供应当年电池产量的4倍以上[29][31] - 跨界厂商凶猛,中核钛白官宣50万吨/年产能,龙蟒佰利加码至100万吨/年[32] - 行业利润从2022年的90亿元转为2023年全行业大幅亏损[45] 产业链利润分配失衡 - 正极材料占电池成本超50%,但头部材料公司总市值不足宁德时代的5%[49][50] - 2024年行业CR5达75%,头部企业拿走90%的利润,中小厂普遍亏损[50] - 材料厂毛利率从2021年的超30%降至2024年的不足8%,万润科技毛利率降至0.08%[46][47]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行业面临"技术领先却利润滞后"的终极悖论,需将技术胜利转化为合理商业回报[50][53][55] - 认知需升级,电池材料是精细化工程,而非传统大化工产品[55] - 新工艺技术如液相法、草酸亚铁法以及四代、五代铁锂的溢价可能开启新时代[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