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淋巴瘤诊疗
icon
搜索文档
中新健康丨淋巴瘤诊疗加速突破:创新药与规范诊疗共筑健康防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20:48
淋巴瘤疾病负担 - 淋巴瘤是全球第十大常见癌症且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1] - 中国每年新增约10万名淋巴瘤患者其中60岁以上人群占比超过50%且年轻患者比例呈上升趋势[1]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占比35%-50% 中位发病年龄50-70岁且男性略多于女性[3] 国家防治体系建设 - 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印发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通知 2023年遴选出60家首批试点单位[1] - 2023年健康中国行动方案设定2030年癌症防治目标 要求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4] - 政策支持与诊疗规范完善推动淋巴瘤防治体系迈向更高水平[5] 创新药物进展 - 国家药监局2022年11月附条件批准林普利塞片用于复发难治滤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2] - 诺诚健华靶向CD19的坦昔妥单抗2023年5月获上市批准 商品名为明诺凯并即将全国多省市供药[2] - 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在全球L-MIND研究中显示全人群ORR达57.5% CR率41.3%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1.6个月[3] - 中国II期研究显示坦昔妥单抗联合方案ORR高达73.1% 生存获益与CAR-T相当且安全性更优[3] 临床治疗突破 - 坦昔妥单抗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精准治疗提供新方向 开启复发难治患者治疗新格局[3] - 该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使国内外患者获得堪比CAR-T的疗效获益 推动中国淋巴瘤诊疗迈向国际水平[3]
直播预告:淋巴瘤诊疗的发展与突破——从学科建设到人文关怀
人民网· 2025-08-18 11:03
淋巴瘤诊疗水平提升 - 国内淋巴瘤诊疗水平近年来不断提升 [1] 学科建设核心方向 - 当前淋巴瘤学科建设的核心方向包括诊疗技术创新和多学科协作模式 [1] 行业突破 - 行业内值得关注的突破集中在诊疗技术创新和多学科协作模式方面 [1] 跨机构合作难点 - 跨机构、跨区域的淋巴瘤诊疗合作帮扶存在常见难点 [1] 学术会议信息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名誉主任金洁教授将于8月19日14:00-15:00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直播间 [1] - 直播将探讨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的平衡点以及"德技并重"的实现 [1] 专家背景 - 金洁教授为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3] - 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身教授 [3] - 担任浙江大学血液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3] - 为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 [3] - 担任浙江省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3] - 担任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恶性血液病基础与临床研究负责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