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

搜索文档
湖湘文化何以生生不息?(文化中国行)
人民日报· 2025-06-10 07:39
从一座书院、一堂大课、一个地标看传承与发展 湖湘文化何以生生不息?(文化中国行) 本报记者 孙 超 申智林 杨 迅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历史文化,赓续革命 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湖湘文化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呈现新气象,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 明中展现新作为。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弦歌不绝,"我的韶山行"思政大课生动鲜活,文学名篇《岳阳楼记》千古传诵……湖 湘文化蕴含着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让我们从一座书院、 一堂大课、一个地标感受湖湘文化的传承发展。 ——编 者 一座书院——弦歌不绝赓续千年文脉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教室里,木制饭甑掀开,饭香扑鼻。 这锅饭不一般——"食谱"来自对湖南沅陵出土的虎溪山《食方》汉简的释读,"米种"来自对湖湘农业史 的考证,"技法"则参考了现代食品工业理论和湘菜大师的经验。 肖永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作为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书院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文化传 统、教育理念、办学风格。这些精神底蕴不仅为古代书院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成为我国 ...
湘菜席卷全国,这座湖南城市功不可没
36氪· 2025-05-23 10:06
长株潭都市圈与湘潭城市定位 - 湘潭与长沙、株洲形成"长株潭都市圈",三城地铁互通,被调侃为湖南的"长三角"和"株三角" [1] - 湘潭以"好吃"著称,与长沙的潮流、株洲的工业形成差异化定位,食物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1] 湘潭历史文化与名人资源 - 湘潭古称"潭州",有1500多年历史,是湖湘文化发源地,南宋胡安国父子在此开创"湖湘学派" [2] - 近现代涌现毛泽东、齐白石、彭德怀、黄公略、曾国藩、左宗棠等历史名人,形成独特的名人文化资源 [2][3][4] - 名人饮食文化显著,如毛氏红烧肉(毛泽东)、矮脚白菜和螃蟹(齐白石)等成为城市IP [2][3] 湘潭特色农产品与地理标志 - 湘莲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战国,其中"寸三莲"因"三粒一寸"的规格和优质蛋白含量被誉为"中国第一莲子",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 [5] - 湘莲已注册地理商标,衍生出冰糖湘莲等特色甜品,形成完整产业链 [5] - 湘潭米粉以软薄著称,吸附性强,汤底以猪骨原汤为主,菜码简约,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6] 湘潭餐饮业特色与商业模式 - 钵子菜采用陶制容器持续加热,提供"花两位数吃十道菜"的高性价比模式 [9] - 剁椒鱼头和水煮活鱼等鱼类菜品形成完整烹饪体系,其中水煮活鱼为非遗名菜 [11] - 小吃品类丰富,包括脑髓卷、雪水臭豆腐、葱油粑粑等,兼具传统与创新 [11] 湘潭商业历史与文旅资源 - 明清时期因水路优势成为商贸重地,获"金湘潭"美誉,十八总码头见证商业繁荣 [6][7] - 窑湾作为清代"十九总"商业区,现已转型为历史文化街区,成为重要旅游目的地 [8]
全国最下饭的小城,装下半部湘菜史
36氪· 2025-05-19 20:09
长株潭都市圈概况 - 湘潭与长沙、株洲形成"长株潭都市圈",三城通过地铁互联,被调侃为湖南的"长三角"和"株三角" [1] - 湘潭以美食文化著称,与长沙的潮流、株洲的工业形成差异化定位,"好吃"是其核心标签 [1] 历史文化与名人关联 - 湘潭古称"潭州",建城历史超1500年,因湘江多潭得名,是湖湘文化发源地 [2] - 南宋胡安国父子在湘潭碧泉书院开创湖湘学派,推动湖南成为宋明理学南方中心 [2] - 近现代涌现毛泽东、齐白石、彭德怀、曾国藩等名人,形成"名人同款美食"文化 [3][4][6] 特色农产品与地理标志 - 湘莲("寸三莲")因"三粒一寸"的规格和优质蛋白质/淀粉含量被誉为"中国第一莲子",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 [7] - 湘莲已注册地理商标,衍生甜品"冰糖湘莲"成为湘菜经典搭配 [7] 传统餐饮与非遗美食 - 湘潭米粉以软薄易吸汤为特色,汤底为猪骨原汤,菜码简朴,代表性店铺"十八总大码头米粉"保留传统营业模式 [7][10] - 剁椒鱼头源于清代黄宗宪传说,使用本地发酵剁辣椒和雄鱼头蒸制,象征红火寓意 [16] - 水煮活鱼为十八总码头非遗菜,现杀湘江鱼配紫苏豆豉煮成奶白汤,突出鲜味而非辣味 [16] 商业历史与地标 - 明清时期湘潭因水路运输繁荣,获"金湘潭"称号,十八总老街曾为商贸中心,民谣称"千年十八总,传世金湘潭" [11] - 窑湾街区为清代"十九总"商业核心,现转型为历史文化旅游地标 [11] 湘菜文化贡献 - 湘潭被誉为"一部湘菜史,半部湘潭写",毛氏红烧肉、钵子菜等代表菜系影响深远 [12][20] - 钵子菜以陶制容器持续加热,实现"两位数吃十道菜"的高性价比模式 [12] - 特色小吃包括脑髓卷(猪肥膘白糖馅)、雪水臭豆腐(雪水卤制)、葱油粑粑等 [19]
湖南航空开展“湘遇非遗之湘当有戏”主题航班
中国民航网· 2025-05-10 15:19
文化传播创新 - 湖南航空在A67293(长沙-丽江)航班上举办"湘遇非遗之湘当有戏"主题活动 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花鼓戏引入万米高空客舱 [1] - 活动通过客舱场景改造与互动体验设计 实现旅客对湖湘戏曲的沉浸式感受 强化公司作为湖湘文化传播者的品牌定位 [1] - 乘务员王艺蓓 孟胜通过专业戏曲训练 从湖南省花鼓戏剧院艺术家处系统学习历史 唱腔及表演技巧 确保非遗原真性 [3][5] 服务体验升级 - 航班平飞阶段客舱转化为"移动戏台" 乘务员表演《刘海砍樵》经典唱段"比古调" 带动旅客参与非遗知识问答与即兴学戏环节 [6] - 旅客反馈显示 文化主题航班将枯燥航程转化为文化之旅 提升服务体验差异化竞争力 [6] - 公司持续整合臭豆腐 《浏阳河》音乐等湖湘文化元素 构建系统性空中文化传播体系 [8] 战略规划延伸 - 湖南航空定位为"湖湘文化传播者" 计划未来推出系列湘遇非遗主题航班 将传统艺术编织进民航服务场景 [8] - 通过"空中湖湘文化名片"打造 强化本土航空公司差异化品牌认知 拓展文化传播与商业运营结合的新模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