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源—网—荷—储—算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AI时代如何保障能源安全,这份报告给出建议
第一财经· 2025-10-25 13:14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转变 - 中国能源安全正经历由“防风险”向“强体系”的深刻转变,目标是到2035年形成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开放为特征的现代能源安全新格局 [1] - 经过“十五五”时期系统建设,中国能源体系有望在结构优化、韧性提升、治理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跃升 [1] 能源安全面临的内外部挑战 - 主要外部挑战包括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国际竞争加剧以及全球能源供应链碎片化 [1] - 内部挑战包括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约束、区域供需错配与电力市场“初成未优” [2] - 外部冲击包括能源贸易碎片化、绿色规则重塑、碳定价体系分化与大国博弈加剧 [2] 人工智能对能源需求的影响 - 人工智能是需求侧的最大“新变量”,AI算力每翻一番,相关电力消费将增加33%—50% [2] -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和算力基础设施加速布局,AI相关设施的能源需求正快速上升,对区域负荷分布、系统调度与电力保障提出新挑战 [2] 应对挑战的政策与市场建议 - 建议将AI相关产业的潜在耗能增长系统性纳入国家能源规划,实现“源—网—荷—储—算”一体化布局 [2] - 未来应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形成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与辅助服务市场的全链条衔接机制 [2] - 随着AI负荷快速增长,价格信号将在引导算力中心选择绿电、参与需求响应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 财政与金融制度支持 - 财政与金融制度应从补贴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构建稳定、长期、激励性强的制度体系 [3] - 建议建立绿色税收体系与碳税试点,对高碳行业实施差别化税率,并通过税收抵扣与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在储能、氢能、碳捕集与能效提升方面加大投资 [3] - 应适度考虑AI产业相关设施的能耗特征,对其采用能耗挂钩的激励与约束并举机制,推动数据中心、算力集群向低碳化方向演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