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唱会+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起底中国演唱会主办江湖:核心壁垒到底是什么?
36氪· 2025-09-25 11:59
行业核心观点 - 演唱会主办行业表面光鲜但实际门槛高、资金风险大、市场变数多,并非“躺着赚快钱”的香饽饽 [1] - 主办方需兼具内容理解、粉丝运营、制作能力和商业眼光,角色复杂且带有一定博弈性质 [3] - 行业已从草莽时代演进至资本时代,形成系统化、平台化的权力结构,头部效应显著 [10][31] 行业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80-90年代)为“穴头”横行的草莽时代,依靠信息差和资源整合赚取差价,利润率可达40%-50% [5] - 第二阶段始于1997年《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出台,行业进入规范化,公司化运营的主办方取代“穴头” [7] - 第三阶段(2010年前后)进入资本时代,大型主办方推动全产业链化,行业走向专业化、数字化 [8]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形成头部主办方、艺人服务型主办方、地方型主办方和平台型主办方四类主要玩家 [11] - 头部主办方华人演艺CMC Live市场份额过半,对外投资32家公司,控制企业达39家,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14][18] - 2025年一季度有5家机构主办演唱会达10场及以上,其中华人演艺CMC Live主办46场,罗盘文化和Live Nation分别主办14场和13场 [29] 主要参与企业 - 头部主办方代表包括华人演艺CMC Live、罗盘文化、阔景音乐、风华秋实等,具备全产业链运营能力 [13] - 艺人服务型主办方如亚美时代(服务华晨宇)、杰威尔音乐(服务周杰伦)等,深耕特定头部艺人 [23] - 平台型主办方如大麦、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依托票务、技术和生态优势深度参与主办业务 [26][28] 行业核心壁垒 - 行业门槛从“资本游戏”回归业务资源本身,对操盘能力和专业性要求提高 [32][36] - 核心壁垒在于能否打通艺人洽谈、主题策划、审批、制作、宣传、票务、舆情处理全流程 [36] - 与头部艺人的信任关系是软门槛,基于长期积累的口碑与能力,而非短期利益 [38] 企业成功关键 - 资金是敲门砖但非胜负手,过硬的业务能力、市场分析、战略眼光和执行力更为关键 [43] - 成熟主办方将“艺人运营”作为核心竞争力,针对不同艺人项目特点解决瓶颈 [36] - 中腰部主办方未来生存策略偏向长期主义,押注细分赛道并与艺人做长线价值绑定 [41]
杭州文旅暑期推出“演唱会+文旅”大礼包,涵盖景区、酒店、演艺优惠
杭州日报· 2025-07-08 11:07
杭州文旅创新模式 - 杭州文旅推出"演唱会+"创新模式,通过"2025年跟着演唱会游杭州"第二期活动,升级演唱会门票功能,全球乐迷可凭门票在演唱会前后三天内享受"文旅大礼包"[1] - "文旅礼包"包含三项核心权益:演艺板块提供8家特色演艺空间门票最低五折优惠,景区板块推出5家旅游景点门票"买一赠一"优惠,住宿板块11家场馆周边酒店提供"买一免一"或五折优惠[1] - 该模式整合演出、景区、酒店等优质资源,打造"一票通享"文旅消费新模式,培育新型消费习惯,释放文旅消费潜力[1] 演唱会经济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杭州已举办大型演唱会52场,吸引超过85万名全球观众,票房收入达7.65亿元,带动文旅综合消费45亿元[2] - 杭州"演唱会经济"指数位居全国第三位,较2023年上升14位,预计2025年全年演唱会将超过85场[2] - 2025年暑期档已确定12场大型演唱会,包括查理·普斯、任贤齐、陶喆等艺人演出[2]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杭州市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演赛展商旅"联动若干措施》和《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跟着赛事游杭州""跟着演唱会游杭州"模式成熟发展[2] - 该模式不仅能直接带动周边酒店、餐饮等消费增长,也是打造"知音杭州"文旅新品牌的重要契机[2] - 通过"一场演唱会变成一次城市文化深度游"的创新实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