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

搜索文档
资本还有理性?大麦涨幅是猫眼140倍
虎嗅· 2025-08-01 14:24
产业规模对比 - 2023年演出行业出票票房收入达2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5%,其中90%由音乐行业贡献,音乐行业中90%来自演唱会[1] - 2024年电影总票房同比下降23%,与音乐行业形成鲜明反差[1] - 音乐演出平均票价从2023年560元提升至2025年610元,消费者对高价票接受度显著高于电影[15] 资本市场表现 - 腾讯音乐(TME)市值从2018年210亿美元(1400亿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330亿美元(2370亿人民币),涨幅达27倍[1] - 爱奇艺市值从峰值2000亿人民币缩水90%至130亿人民币,与TME形成强烈分化[1] - 阿里影业更名大麦娱乐后股价年初至今上涨140%,同期猫眼娱乐仅涨1%[2] 企业财务数据 - 大麦娱乐2025财年分部收入达20.57亿人民币,占总营收比重从2.81%跃升至12.30%,成为盈利支柱[7] - TME 2024年音乐订阅收入增长25.9%至152.27亿人民币,付费用户达1.176亿,ARPPU从10.0元提升至10.8元[20] - 对比TME与爱奇艺:TME 2024年净利润71.09亿人民币(同比+36.19%),爱奇艺同期净利润仅7.91亿人民币[20] 商业模式差异 - 音乐行业实现会员数与ARPU双增长,影视行业面临会员触顶困境[2][21] - 实体专辑等衍生品在音乐行业保持生命力,影视DVD已基本退出市场[24] - 演唱会经济以"悦己"为核心,情绪价值创造能力强于电影合家欢模式[35] 全球市场趋势 - Spotify市值从上市256亿美元增长至1412亿美元(2025年),涨幅超400%[18] - 音乐版权全球价值已超越电影版权,科切拉音乐节线上观看超十亿人次[26] - Netflix 2022-2023年增速明显放缓,2024年才恢复双位数增长,落后于Spotify[29] 行业结构性优势 - 音乐IP验证周期短于影视,新IP进入行业门槛更低[35] - 线下音乐演出季节性弱于电影,全年均可创造收入[13] - 版权保护体系更完善,消费者付费习惯成熟支撑ARPU提升[35]
周杰伦演唱会带动消费超11亿元 演唱会门票每花1元拉动消费4.8元
快讯· 2025-08-01 11:44
随着演出市场持续火爆,演唱会热力辐射。从场馆附近人潮涌动的商圈,到周边酒店一房难求,演唱 会、音乐节等文娱活动,正在撬动城市多元消费。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演唱会对当地消 费的拉动比达到1∶4.8,即演唱会门票花费1元,同期周边消费为4.8元。今年3月,刀郎武汉演唱会期 间,带动武汉体育中心周边酒店预订环比增长4倍;周杰伦三亚演唱会,岛外观众占比82%,带动综合 消费超11亿元。(央视财经) ...
郑州微短剧剧组演员扎堆成“竖店”
第一财经· 2025-07-31 21:09
行业增长态势 - 江苏省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7%,"苏超"联赛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1] - 河南省1-5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同比增长23.9%,增速居10个行业门类之首,影视节目制作增长89.0%[1][5] - 四川省1-5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同比增长18.7%,增速较1-4月回升2.8个百分点[1] - 安徽省1-5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增长16.5%,影视节目制作和娱乐业分别增长74.8%和23.6%[2] - 贵州省1-5月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同比增长21.2%[2] 需求驱动因素 - 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推动文体娱需求多样化,优质赛事如"苏超"一票难求,显示供给增长空间巨大[2] - Z世代成为情绪消费主力军,追求个性化表达和悦己消费,中老年人亦通过演唱会等参与情绪消费[3][4] - "苏超"通过城市文化情绪联结深化足球社区化,5-20元低价票吸引数万人观赛,创造高情绪价值场景[3] 新兴消费场景 - 江苏省"苏超"前六轮比赛带动旅游、出行、餐饮等五大场景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4] - 老牌歌手演唱会受中年群体追捧,重庆站40岁以上观众占比达49.5%,怀旧心理驱动情感共鸣[4] - 微短剧作为"情绪快消品"崛起,郑州形成完整产业链,1-5月影视节目制作营收增速高于行业65.1个百分点[4][5] - "窝囊漂"等创新旅游产品迎合年轻人"又菜又爱玩"心态,河北"文化+情绪价值"模式带动文创消费[6] 区域产业布局 - 河南省利用区位和成本优势构建微短剧全产业链,涵盖剧本创作至海外发行,推动影视制作高速增长[5] - 河北定州博物馆文创产品(如"平安喜乐"茶杯)和石家庄手工皮具体验项目成为情绪消费新亮点[6]
达州税务部门主动作为 精准服务演唱会经济全链条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7-30 17:20
演唱会经济带动消费 - 7月达州两场演唱会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热潮,税务部门通过靶向服务和政策红利激活产业联动活力[1] - 渠县文峰悠筑酒店作为明星指定下榻酒店,入住率迎来小高峰,税务部门提前3天上门辅导电子发票开具和涉税风险提示[3] - 渠县龙嬉谷景区推出夏日限定套餐,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超5000人,享受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3] 文旅产业联动效应 - 达州体育中心演唱会吸引25600余名观众,主办方达州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获得税务部门专项辅导处理复杂涉税核算[5] - 四囍土灶火锅店演唱会当天满座率100%,翻台率超1.5次,通过"税务服务直通车"解决开票系统问题[6] - 演唱会期间渠县住宿业销售收入同比增2.66%,餐饮业增33.98%,旅游业增12.87%[7] - 巴山大峡谷等景区接待量同比增40%,持票游客可享受多个4A景区免首道门票优惠[6][7] 税务服务长效机制 - 渠县税务局建立"景区企业服务台账",定期跟踪景区运营并提供"一对一"政策辅导[8] - 通川区税务局"流动税宣服务队"持续为住宿、餐饮、购物等重点区域商户提供靶向服务[8] - 税务部门将专项服务转化为长效机制,包括发票管理、政策辅导和合规运营指导[8]
易烊千玺演唱会带动上海文旅消费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7-29 09:27
在消费场景上,粉丝经济呈现出"线上狂欢+线下体验"的双重特征。演唱会前夕,社交媒体上"易烊千玺上海打卡攻略"话题阅读量超2亿,外滩、武康路、迪 士尼等标志性景点成为粉丝"朝圣"地。美团数据显示,演唱会周边餐饮订单量同比增长55%,其中网红奶茶、特色小吃等"轻消费"品类最受欢迎。此外,官 方推出的演唱会限定周边产品,如应援手环、主题徽章等,在开售首日即售罄,部分二手平台溢价超3倍,展现出粉丝强大的消费潜力。 文旅融合催生新业态 此次演唱会的成功,不仅在于明星个人影响力,更得益于上海文旅产业的深度协同。为承接流量红利,上海市文旅局联合多家企业推出"演唱会+旅游"套票 产品,将门票与东方明珠观光、黄浦江游船等特色项目捆绑销售,吸引大量粉丝延长停留时间。据统计,演唱会期间,上海本地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 30%,其中"夜游黄浦江""城市观光巴士"等夜间经济项目成为新热点。 易烊千玺演唱会引爆上海文旅消费,城市经济与文化活力双提升 "追星经济"激活城市消费链 作为国内顶流艺人,易烊千玺的演唱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据主办方透露,上海站门票开售即秒罄,其中外地观众占比达65%。这一群体不仅为演 唱会本身贡献票房,更带 ...
从“承接地”到“必选地”,济南要成“爱乐之城”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6:3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贝艺 当陶喆的《爱,很简单》在济南奥体中心响起,全场数万人的合唱不仅是一场音乐狂欢,更成为城市文化、消费活力的生动写照。 回顾过去的7月,短短3周内,MC法老、许嵩、陶喆3位不同风格的音乐大咖接连登陆济南,从引进演出、激活消费,到以音乐为媒塑造 城市形象,济南演唱会何以能"曲终人不散"?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演唱会在全国各地火热开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灯塔专业版发布的《竞逐升级、多元发展——2024大型营业性演 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以下简称"2024大演报告")指出,2024年大型演唱会增速最为突出,票房破260亿,同比增长78.1%;观演人次 超2900万,同比增长45%,成为演出市场最吸睛的消费品类。 再看济南,"月月有演唱会"似乎已成为常态。回看2025年的"演出日历":2月,刀郎为济南演唱会市场点燃"第一把火",3月单依纯,4月 李健,6月李宗盛、房东的猫,7月大咖更是"无缝衔接"——MC法老、许嵩、陶喆依次登场……所有场次门票几乎在开售瞬间便被抢购一 空,每场上座率也近乎爆满。 而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济南演唱会市场也正显现出质与量的双重提升。记者发现,除了明星"不断档",今年来, ...
演唱会如何曲终人不散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7
演唱会经济对城市文旅的拉动效应 - 大连市通过"周周都有演唱会"的安排打造"跟着演唱会游美丽大连"城市文旅IP 旨在启动暑期文旅消费热潮 [1] - 演唱会经济联动票务 交通 住宿 餐饮 文旅等产业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消费拉动比达1:4 8 即门票消费1元带动周边消费4 8元 [1] - 演唱会被称为"行走的GDP" 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为城市注入消费新活力 [1] 城市文旅IP的深化策略 - 需借助特色文旅资源推出"票根福利" 乐迷凭演唱会凭证享受景区门票 美食 住宿等优惠 激活"演唱会+消费"新动能 [2] - 各部门需联动保障服务 交通部门增加临时线路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 公安部门实施临时交通管控 [2] - 演唱会结束后需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考验城市核心竞争力 [1] 产业环境优化方向 - 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住宿 餐饮 娱乐 交通等产业服务水平 [3] - 演唱会联动城市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 对地方政府承载力和接待能力形成考验 [1]
“演唱会经济”带动文娱旅游消费持续升温
证券日报· 2025-07-23 01:06
演唱会经济发展现状 - 演唱会经济蓬勃发展,"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成为旅行新风尚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四成 [1] - 演唱会经济被称为"行走的GDP",撬动城市消费涵盖住宿、餐饮、交通、旅游、购物、娱乐等多个领域 [1] 演唱会经济对文旅产业的带动作用 - 演唱会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衍生出一系列消费需求 [1] - 演唱会带动周边文创产品消费,如印有演唱会主题或明星形象的T恤、钥匙链等,推动文旅产业腾飞 [2] - 消费者看一场演唱会的总支出大约是门票的4倍,包括酒店住宿、景点打卡以及餐饮消费 [2] 地方政府推动演唱会经济的举措 - 四川聚焦演艺产业等十大重点领域,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式协同、集群发展 [3] - 四川提出打造演艺赛事产业发展高地,引进高水平演艺赛事活动,支持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和影视节 [3] - 地方政府需构建系统性政策支持体系,通过财政激励、税收优惠、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等措施推动演唱会经济发展 [3] 演唱会经济的未来发展建议 - 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演唱会+旅游"融合产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演艺的有机结合 [3] - 提升交通接驳、住宿接待、餐饮服务等配套保障能力,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3] - 通过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助力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消费动力,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市场美誉度 [3]
浙江上半年新型消费动能加快释放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00:14
消费市场表现 - 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去年下半年加快1.8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1.3个百分点 [1] - 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7.6%,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2% [1] - 6月份金饰品、银饰品、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0.1%、1.2%、10.7% [1] 新型消费模式 - 悦己消费、情绪消费、文娱消费持续增长,品质型消费增速加快 [1] - 网游、网剧、网文等文化"新三样"激发消费新增长点,例如《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观展突破20万人次,越剧《我的大观园》场场爆满 [2] 演艺与体育赛事 - 上半年浙江举办数十场大型演唱会,观众超150万人次,带动票房收入和综合消费 [2] - "浙BA"和"百县大战"预选赛推动"体育+消费"活动 [2] 绿色消费 - 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5.7%,节能家电零售额增长79.5% [2] 假日经济 - "五一"和"端午"假期浙江全域旅游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3.7%和8.3%,带动文体休闲、交通出行等服务消费 [2]
中国游客涌入马来西亚:一场跨国演唱会的经济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21:16
文化娱乐活动对中国赴马游客的吸引力 - 2025年上半年马来西亚已举办44场大型演唱会,7月至9月还将有32场演出陆续登场 [1] - 2023年周杰伦演唱会马来西亚站观众4.5万人次,2024年同比增长37.8%达6.2万人次 [1] - 邓紫棋马来西亚演唱会单场超6.5万人次,创华语女歌手当地纪录 [2] - 小红书"马来西亚演唱会"话题获2374.5万次浏览和19.6万条讨论 [2] 中马互免签证政策的影响 - 7月17日中马互免签证协定全面实施,1-4月马来西亚入境游客1340万人次同比增长21% [1] - 免签政策发布当天马来西亚旅游搜索热度增长163% [7] - 截至4月16日国内往返马来西亚航班量1.48万班次,同比增长62%,较2019年增长21% [8] 中国游客消费行为特征 - 中国游客形成"音乐+旅游"新型消费模式,结合演唱会与当地景点游览 [3] - 部分游客采用"周末特种兵式旅行"赴吉隆坡观演 [3] - 跨境观演交通成本低于国内一线城市同类演出,性价比推动二次旅游意愿 [3] - 游客热衷打卡明星同款餐厅及网红景点,商家主动通过中文社交媒体引流 [6] 马来西亚旅游业市场表现 - 1-4月中国游客达140万人次,成为第三大客源国 [1] - 2024年中国过夜游客328.7万人次,较2023年增加181万人次 [7] - 旅游局预计2025年中国游客可达500万人次 [6] - 吉隆坡位居暑期出境游目的地城市TOP1,亚庇首次跻身TOP7 [4] 行业基础设施与服务优化 - 吉隆坡Axiata Arena等场馆承接大型演唱会能力提升 [1] - 当地商家普及支付宝/微信支付,中文服务覆盖率显著提高 [7] - 马来西亚旅游局在华深入二三线城市(成都/青岛/郑州)推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