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唱会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烟火气中显特色 规范发展待破局释放消费活力 特色市集“火”力全开
搜狐财经· 2025-08-02 03:15
从繁华都市的核心商圈,到宁静古镇的街头巷尾;从热门景区的打卡点,到城市公园的休闲角落……在消费升级与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交织的背景下,特色市 集正席卷全国,成为一道独特且充满活力的风景线。 政策助力促进消费 近年来,为推动特色市集持续健康发展,各地政府纷纷出台配套政策,从规划布局、管理服务、经营主体培育到就业带动、资金支持等多维度发力,为特色 市集发展保驾护航。 暑期作为旅游与消费旺季,亲子家庭与大学生群体的出游热情高涨,更是为特色市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但特色市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同质 化严重、运营管理粗放、服务体验不佳等诸多问题。 近年来,为推动特色市集持续健康发展,各地政府纷纷出台配套政策,为特色市集发展保驾护航。图为四川成都举办的某特色市集吸引周边市民和游客逛街 消费。 种类丰富亮点纷呈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差异化消费需求的持续攀升,特色市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其种类横跨文化、艺术、美食、科技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满 足不同消费者的喜好。 文化艺术类市集成为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展现现代艺术魅力的前沿阵地。7月19日,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第二届大学生暑期文化市集暨满城籍准大学生家 乡文化体验活 ...
上半年游客总花费突破5600亿元
广西日报· 2025-07-31 09:49
旅游市场表现 - 广西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总人次同比增长10.7%,游客总花费(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2.4%,超5600亿元,文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1] - 入境旅游快速恢复,上半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90.44万人次,入境过夜游客总花费3.3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5.1%、77.5% [2] - 区外游客吸引力显著增强,接待区外游客人次同比增长33.9%,600家监测景区区外游客量同比增长27.0% [2] 政策与活动推动 - 广西开展"广西旅游年"活动,推出景区"一票3日使用制"、文化惠民卡、演艺消费专属卡等12项政策,联动22项主题活动 [1] - "演唱会经济"持续火爆,上半年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29场,实现票房收入4.39亿元,带动关联消费超30亿元 [1] - 广西文化惠平台上售票的全区剧场营业性演出累计超1000场次,同比增长35% [1] 夜间经济与消费场景创新 - 开展"活力夜广西"嘉年华活动,推出官方IP形象"喵小桂",夜间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2] - "非遗华彩贺新春"系列活动举办春节非遗实践活动620场,485.5万人次参与,带动非遗产品销售3093.75万元 [2] - "一键游广西"智慧文旅平台归集数据超19亿条,"三姐伴游"文旅智能体提供定制化智慧伴游服务 [2] 消费环境优化 - 广西重拳整治"不合理低价游"等旅游市场顽疾,上半年全区旅游投诉较2024年同期下降13.5% [2] - 旅行社、导游类投诉分别下降23.0%、38.5%,消费环境持续改善 [2] 未来发展方向 - 广西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消费场景创新与服务升级,助力文旅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3]
达州税务部门主动作为 精准服务演唱会经济全链条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7-30 17:20
演唱会经济带动消费 - 7月达州两场演唱会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热潮,税务部门通过靶向服务和政策红利激活产业联动活力[1] - 渠县文峰悠筑酒店作为明星指定下榻酒店,入住率迎来小高峰,税务部门提前3天上门辅导电子发票开具和涉税风险提示[3] - 渠县龙嬉谷景区推出夏日限定套餐,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超5000人,享受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3] 文旅产业联动效应 - 达州体育中心演唱会吸引25600余名观众,主办方达州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获得税务部门专项辅导处理复杂涉税核算[5] - 四囍土灶火锅店演唱会当天满座率100%,翻台率超1.5次,通过"税务服务直通车"解决开票系统问题[6] - 演唱会期间渠县住宿业销售收入同比增2.66%,餐饮业增33.98%,旅游业增12.87%[7] - 巴山大峡谷等景区接待量同比增40%,持票游客可享受多个4A景区免首道门票优惠[6][7] 税务服务长效机制 - 渠县税务局建立"景区企业服务台账",定期跟踪景区运营并提供"一对一"政策辅导[8] - 通川区税务局"流动税宣服务队"持续为住宿、餐饮、购物等重点区域商户提供靶向服务[8] - 税务部门将专项服务转化为长效机制,包括发票管理、政策辅导和合规运营指导[8]
一把钞票换一次「脱序」:一个东亚人一生中的三个小时|深氪
36氪· 2025-07-27 17:33
演唱会行业趋势 - 演唱会观众群体从年轻人扩展至老年人、未成年人、大厂员工及宝妈等"非典型观众",呈现多元化特征 [10][45][54] - 80后成为付费意愿最强的年龄段,30%愿意为单场演唱会支付3001-5000元,因其独生子女背景及重视个体体验 [59][60] - 2023-2025年票务平台大麦营收从2.28亿飙升至20.57亿元,三年增长近十倍,反映行业爆发式增长 [14] 演唱会经济效应 - 太原2024年举办32场演唱会带动41亿元消费,门票收入仅占25%,其余75%为住宿、餐饮等衍生消费 [78] - 演唱会消费拉动比为1:4.8,即每1元门票带动周边消费4.8元,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79] - 城市通过加开歌迷专列、免费公交、景区优惠等措施打造"演唱会经济生态",太原场配套服务获观众高度评价 [64][66] 粉丝消费行为 - 粉丝为抢票平均单场投入2-3万元,通过多代拍"赛马"提高成功率,黄牛票溢价可达原价3倍以上 [21][22][32] - 衍生消费覆盖手机(三星演唱会神器售价超1万元)、服饰(应援色采购)、毛绒玩具(五月天IP商品天猫销量前三)等品类 [20][69][74][75] - 品牌借势营销,如西单商场设五迷专属优惠、老酸奶印艺人形象,形成"演唱会+零售"联动模式 [71][73] 市场结构变化 - 黄牛市场呈现层级分化,一级代理加价幅度达100%(如2000元票加至4000元),末端代理利润率不足5% [31][32][33] - 刘德华等老牌艺人取代"周王陶林"成为黄牛新宠,60岁以上观众愿高价购买前排座位 [55][56][58] - 票务平台虽营收增长但面临用户不满,演唱会现场出现集体呼吁平台"倒闭"的现象 [15]
一把钞票换一次「脱序」:一个东亚人一生中的三个小时|深氪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27 17:10
演唱会市场趋势 - 演唱会观众群体多元化,老年人、未成年人、大厂员工等"非典型观众"占比显著提升 [8][36][44] - 80后观众付费意愿最强,36-45岁人群中30%愿意支付3001-5000元观看演唱会 [58][59] - 老牌艺人如刘德华演唱会门票溢价空间大,黄牛转手利润率可达40% [54][55] 票务市场动态 - 大麦平台2023-2025财年营收从2.28亿飙升至20.57亿元,三年增长十倍 [10] - 黄牛票分级加价明显,原价2000元票经四级转手后溢价达4700元 [27][28] - 代拍服务形成产业链,单场演唱会粉丝需准备2-3万元用于"赛马式"抢票 [17][18] 粉丝经济表现 - 五月天衍生IP"魔魔胡胡胡萝卜"位列天猫毛绒玩具畅销榜第三 [68] - 粉丝为单场演唱会平均消费超万元,包括1万元专业拍摄设备投入 [16][17] - 太原市政府通过配套服务拉动消费,32场演唱会创造41亿元综合收入 [76] 城市经济效应 - 演唱会消费拉动比达1:4.8,每1元门票带动4.8元周边消费 [77] - 太原等城市推出"歌迷专列"、公交免费等政策打造演唱会经济 [63][65] - 西单商圈借势营销,商家通过"五迷专属优惠"提升客流量 [69][74] 产业链延伸 - 手机厂商推出演唱会专用机型,配备长焦镜头售价超万元 [16][73] - 酒旅平台推出"门票+机票/酒店"捆绑套餐实现协同销售 [73] - 艺人周边商品销售火爆,周深OC形象店铺单日成交破千万 [68]
从“承接地”到“必选地”,济南要成“爱乐之城”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6:3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贝艺 当陶喆的《爱,很简单》在济南奥体中心响起,全场数万人的合唱不仅是一场音乐狂欢,更成为城市文化、消费活力的生动写照。 回顾过去的7月,短短3周内,MC法老、许嵩、陶喆3位不同风格的音乐大咖接连登陆济南,从引进演出、激活消费,到以音乐为媒塑造 城市形象,济南演唱会何以能"曲终人不散"?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演唱会在全国各地火热开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灯塔专业版发布的《竞逐升级、多元发展——2024大型营业性演 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以下简称"2024大演报告")指出,2024年大型演唱会增速最为突出,票房破260亿,同比增长78.1%;观演人次 超2900万,同比增长45%,成为演出市场最吸睛的消费品类。 再看济南,"月月有演唱会"似乎已成为常态。回看2025年的"演出日历":2月,刀郎为济南演唱会市场点燃"第一把火",3月单依纯,4月 李健,6月李宗盛、房东的猫,7月大咖更是"无缝衔接"——MC法老、许嵩、陶喆依次登场……所有场次门票几乎在开售瞬间便被抢购一 空,每场上座率也近乎爆满。 而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济南演唱会市场也正显现出质与量的双重提升。记者发现,除了明星"不断档",今年来, ...
200场活动背后的广东夜经济账本:夜消费成增长新动能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22:19
广东夜经济发展现状 - 2025年广东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启动 主题为"粤夜粤美" [1] - 2024年1-5月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万亿元 同比增长3.7% 增速自3月起持续上扬 [1] - 7-9月将开展六大夜间主题消费活动超200场 包括夜市、夜食、夜购、夜娱、夜游、夜秀 [3] 深港跨境夜间消费 - 2024年上半年深圳皇岗口岸夜间客流同比增长18% 其中内地居民增25% 港澳居民增14% [4] - 深圳夜间消费人群中香港居民占比达24% 同比扩大6个百分点 18-35岁香港居民占北上消费群体七成以上 [6] - 香港启德体育园启用后吸引超60万人次 其中五成为内地和海外观众 [6] - 5月25日皇岗口岸单日查验出入境人员达7万人次 是设计流量的2.3倍 高峰时段延至凌晨2:30 [6]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湛江奥体夜市日均人流量突破3万人次 166家固定摊档平均日营业额达1000元 [7] - 广州琶醍"国际碳水事务所"主题活动带动园区商家营收同比增长约10% [7] - 正佳广场打造8米高机械艺术装置"神牛犇犇" 推出"海底夜宿""夜探雨林"等创新项目 [7] - 清远将推出"15分钟夜经济消费地图" 组织景区、餐饮、商圈等推出优惠促销 [9] 政策支持与市场创新 - 广州认定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 包括北京路、天河路等核心商圈 [10] - 先行区政策包括:大型活动审批时限压缩80% 外摆区域按年度备案 试点取消餐饮场所凌晨2点后营业限制 [10] - 设立"夜经济创业基金" 提供启动资金、免费摊位及创业导师支持 [12] - 推出"夏日优行计划"投放出行券包 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精准补贴"模式激发消费 [12]
今年上半年,济南演出场所共推出各类营业性演出600余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2:12
演出经济 - 济南市上半年演出场所推出营业性演出600余场 包括刀郎 单依纯 李健 李宗盛 许嵩等大型演唱会 [1][4] - 刀郎演唱会期间全市酒店订单环比增长67% 景区门票增长75% 接送机订单增长31% [1][4] - 文旅局联合携程上线"门票+住宿+景区"组合产品 重点景区推出免票 打折优惠 [4] - 联合公交公司推出演唱会公交直达服务 解决外地歌迷交通问题 [4] - 策划"泉城好戏 济南首届戏剧季"活动 上演20多部剧目 开辟"艺术+商圈"融合路径 [4] - 引进《天工开物》等爆款剧目 打造《秀宴》餐饮消费新场景 [4] - 融创文旅城推出《梦回西楼》国风实景秀 天下第一泉景区升级《明湖夜梦 画中游》画船演艺 [4] 文旅项目建设 - 九曲黄河万里情 泉城名士坊等在建项目预计年内建成运营 [3] - 崔寨片区酒店中心项目一期 鹊华公园齐风坊等项目开工建设 [3] - 济南开埠博物馆 鲜花港萌宠乐园 不觉晓露营综合体等项目竣工运营 [3] - 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等项目投入试运营 [3] 交旅融合 - 文旅局与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签订"航空+文旅"协议 推出航旅优惠产品 240小时过境免签服务 [5] - 推动济南国际机场与天下第一泉 明水古城等景区联动 推出航旅产品优惠 [5] - 策划"齐鲁1号"旅游专列济南主题线路 配套景区 住宿优惠 [5] - 艺术演出 非遗手作登上火车展示展销 [5] - 开通旅游直通车直达野生动物世界 灵岩寺等近郊景点 服务老年人 学生等群体 [5]
演唱会如何曲终人不散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7
演唱会经济对城市文旅的拉动效应 - 大连市通过"周周都有演唱会"的安排打造"跟着演唱会游美丽大连"城市文旅IP 旨在启动暑期文旅消费热潮 [1] - 演唱会经济联动票务 交通 住宿 餐饮 文旅等产业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消费拉动比达1:4 8 即门票消费1元带动周边消费4 8元 [1] - 演唱会被称为"行走的GDP" 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为城市注入消费新活力 [1] 城市文旅IP的深化策略 - 需借助特色文旅资源推出"票根福利" 乐迷凭演唱会凭证享受景区门票 美食 住宿等优惠 激活"演唱会+消费"新动能 [2] - 各部门需联动保障服务 交通部门增加临时线路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 公安部门实施临时交通管控 [2] - 演唱会结束后需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考验城市核心竞争力 [1] 产业环境优化方向 - 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住宿 餐饮 娱乐 交通等产业服务水平 [3] - 演唱会联动城市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 对地方政府承载力和接待能力形成考验 [1]
【城市观潮】 演唱会经济的魅力
证券时报· 2025-07-23 03:15
澳门演唱会经济发展 - 澳门通过频繁举办多元化演唱会成功吸引大湾区游客 过夜客人均消费为即日旅客的4倍 显著带动当地各行业及赌企收入增长 [1] - 信德集团董事长何超琼定位澳门为"中国南部演唱会之都" 耗时7年与张艺谋合作打造美高梅剧院驻场演出《澳门2049》 强调创作自由度是关键合作条件 [1] - 《澳门2049》融合八种中华非遗与尖端科技(机械人 仿生飞行器) 制作成本高昂 最低票价仅288元 具备大众消费吸引力 [2] 香港演唱会行业改进方向 - 澳门场地收费弹性及审批人性化优于香港 香港拟调整红馆定位从体育优先转为娱乐表演为主 [3] - 演唱会可推动香港成为高科技应用示范地 涉及三维投影 虚拟实境等技术 如蔡国强澳门作品探索AI与艺术结合 [3] - 15-34岁人群占演唱会主力客群60% 香港通过演唱会可激活年轻游客经济 带动社区消费 [3] 演唱会经济溢出效应 - 演唱会产业链创造多环节就业机会(策划 场馆维护 交通 基建) 有效提升人力资源需求 [4] - 活用公共设施举办演唱会可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为政府创造额外收益 [4] - 启德体育园(5万座位)启用弥补香港大型场地缺口 业界期待其推动演唱会经济与创意产业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