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地带

搜索文档
打击0公里二手车,曝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
猿大侠· 2025-07-21 13:05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指出三四千家二手车平台销售零公里车是行业毒瘤 [1] - 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登记日期≤3个月且里程数≤50公里的车辆占比达12.7%,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0% [1] - 零公里二手车在汽车出口领域被部分车商利用政策差异以二手车名义出口新车,规避进出口管制和高额关税 [1] 行业操作与制造商行为 - 部分汽车制造商因产能过剩将未售出新车自行注册为零公里二手车,以美化销售数据并快速回笼资金 [1] -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导致工厂闲置问题,制造商通过此方式维持产能使用率 [1] 消费者风险 - 零公里二手车价格低廉但多数无法享受厂商提供的完整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质保 [3] - 核心部件故障时消费者需承担高额维修费用 [3] 监管与行业应对措施 - 商务部计划强化全流程监管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3] - 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政策以阻断套利空间 [3]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推动建立二手车出口唯一编码制度,奇瑞、比亚迪等企业已启动经销商违规上牌追责机制 [3]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反对无底线价格战,支持企业正常参与市场竞争 [3]
华为整治的“违规招聘”,背后是一个隐秘的产业
创业邦· 2025-03-13 11:17
华为招聘事件分析 - 华为内部通报72名正式员工及19名OD员工在招聘中存在徇私舞弊行为,涉及出卖公司信息资产获利 [2] - 事件背后存在替考产业链,部分HR、员工与外部机构合作形成"花钱进华为OD岗"的灰色交易 [4][5] 行业普遍存在的岗位痛点 - 大公司面临高培训成本、高流失率的岗位如客服、审核、剪辑、程序员等,新人需数周至数月培训 [9][10] - 全球客服岗位年流失率超1/3,企业陷入招人-培训-流失的循环 [11] 外包化培训模式的商业逻辑 - 培训机构通过获取企业官方资料,提供针对性入职前培训,提升候选人录取概率 [16][17] - 模式实现三方共赢:企业降低培训成本、求职者提升技能、机构获得收入 [23][24][25][26] - 机构利用大厂品牌吸引力,可能双向收费(企业代理费+求职者培训费) [21] 模式异化与风险 - 竞争促使部分机构承诺"包过",进而通过利益输送、替考等违规手段操作 [32][34][35] - 此类行为涉及贪腐与信息泄露,华为对36名违规者采取除名、辞退、降职等严厉处罚 [39][40] 企业管理启示 - 组织需设立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如贪腐),违规必须严惩以维护规则敬畏 [42][46] - 商业承诺的确定性本质是概率提升,100%保证可能涉及违法操作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