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炒鞋热潮
icon
搜索文档
炒鞋热退散,得物的 “潮流帝国” 还稳得住吗?
凤凰网财经· 2025-05-07 21:02
核心观点 - 潮流电商独角兽得物凭借球鞋鉴定起家,抓住年轻消费群体心智,估值一度达700亿元,但面临品类扩张与信任体系的双重挑战 [1][3][10] - 公司商业模式从C2B2C球鞋交易转向全品类混合平台,球鞋销售占比降至30%以下,核心优势在于高价值用户群的高客单价与低退货率 [11][12] - 小红书成为主要竞争对手,双方争夺同一批年轻用户,得物需依靠鉴定信任体系构建护城河 [14][15] - 鉴定体系是核心竞争力但存在运营压力,需平衡专业形象与规模化风险控制 [16][17][18] 行业发展轨迹 - 2017-2018年球鞋市场爆发,发售价千元球鞋二级市场溢价3-5倍,催生得物C2B2C鉴定交易模式 [4][6] - 造假技术升级推动平台鉴定需求,通过"防伪四件套"建立信任体系,2021年后球鞋泡沫破裂导致品类红利消退 [7][8] - 潮流更迭加速,十年前BAPE、Evisu等品牌已式微,公司必须从单一球鞋平台转向全品类扩张 [7][10] 商业模式转型 - SKU从球鞋扩展至奢侈品、美妆、3C数码等数十品类,引入品牌商与经销商,模式趋近天猫 [11] - 用户消费特征为高客单价、高转化率、低退货率,形成与主流电商的差异化优势 [12] - 消费行为呈现"延迟满足"特性,决策路径清晰但转化稳定,不同于直播电商的冲动消费 [12] 竞争格局 - 与小红书用户重叠度加剧,后者电商化进程构成直接威胁 [14] - 核心护城河在于鉴定信任体系,但需应对社交媒体时代的信任维护成本上升 [15][19] - 鉴定体系本质是风险成本控制游戏,通过专业形象塑造降低用户复检意愿 [18][19] 运营数据 - 2023年创始人以1.58亿元购置上海豪宅,同期公司裁员5%约500人 [1] - 非公开财务数据显示多项业务指标曾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1] - 平台现存争议包括鉴定结果不一致等问题,但客服响应体系较为完善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