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点板块短线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网上很知名的投资高手为何不去做基金经理?
集思录· 2025-08-05 22:22
私募行业现状与挑战 - 私募行业门槛较低 核心能力在于募资而非投资管理 能募集几千万资金即可获得行业入场券 [1] - 私募产品存在天然缺陷:100万起投门槛+不保本条款 在经济下行期募资难度显著提升 [1] - "卖铲子"商业模式优于自主投资 通过提供工具/服务可规避业绩证伪风险 形成可持续盈利模式 [1] 顶级投资者的路径选择 - 真正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投资者倾向于自营而非管理外部资金 典型案例包括巴菲特38岁解散合伙基金 西蒙斯清退外部投资者转为内部资金管理 [2] - 公募转私募现象普遍 反向流动(私奔公)罕见 反映自主投资对顶尖选手的吸引力 [2] - 管理外部资金面临多重约束:LP频繁干预 信息披露压力 净值波动引发的赎回压力 显著影响策略执行 [3][4] 基金经理职业困境 - 公募基金经理面临"猪队友效应":散户申购赎回行为与市场周期反向 导致被动追涨杀跌 明星基金经理限购为应对此问题的策略 [4] - 基金行业本质是营销驱动而非业绩驱动 长期统计显示即使年化15%的产品 多数投资者实际亏损 [8] - 公募收入限制削弱吸引力 真实投资高手通过自营可实现十年五倍收益(5000万级别) 远超受薪基金经理收入 [10] 策略与规模矛盾 - 小资金有效策略在大规模管理时失效 私募清盘主因在于策略容量限制与规模不匹配 [7] - 基金经理面临策略约束:回撤限制 工具限制 排名压力等使小资金可行策略无法移植 [5] - 牛市募资-熊市建仓的周期性困境导致行业存在天然运营悖论 [11] 行业人才结构 - 99%所谓"知名投资高手"存在业绩美化 仅0.1%具备持续盈利能力且通常选择财务自由而非从业 [5] - 真实投资能力需经15年以上市场检验 从数万起步至8位数资产的实战派极少选择机构就业 [10] - 公募基金经理存在学历壁垒(清北复交硕博) 私募则需真实业绩验证 多数从业者经市场拷打后认清能力边界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