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种高端智能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海伦哲: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8:1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3亿元,同比增长53.86% [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67.11万元,同比增长71.43% [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46.58万元,同比改善34.09% [34] - 基本每股收益0.0888元/股,同比增长71.43% [34] - 综合毛利率30.94%,同比下降1.82个百分点 [34] 主营业务发展 - 高空作业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10%,毛利率37.91% [34] - 电源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98%,毛利率29.29% [34] - 抢修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2.52%,毛利率32.33% [34] - 军品和消防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6.59%,毛利率16.62% [34] - 电力市场机器人绝缘车订单超过100台,迎来爆发性增长 [24] 研发创新 - 完成大高度输电绝缘车GKJH40产品开发 [23] - 开发全地形绝缘平台和双斗带电作业机器人 [23] - 国内首款小型轻量化电源车实现批量交付 [23] - 应急排水车完成全系列产品布局 [23] - 拥有授权有效专利318项,其中发明专利129项 [30] 行业分析 - 特种车辆行业具有多品种、中小批量特点 [3] - 产品技术壁垒高,价值较高 [4] - 市场需求季节性明显 [4] - 向轻量化、智能化、多功能方向发展 [4] - 高空作业车向大高度、通用化发展 [4] 公司战略 - 坚持"技术领先型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27] - 稳固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 [3] - 深耕特种车辆、特种机器人和军工领域 [3] - 2023-2025年目标"经营业绩翻两番" [3] - 打造特种智能装备制造领军企业 [3] 子公司情况 - 全资子公司格拉曼拥有百年历史,是消防车行业骨干企业 [6] - 格拉曼消防机器人国内市场位居前列 [6] - 格拉曼坚持"军品优先,军民融合"策略 [7] - 上半年完成上海良基100%股权出售,产生约2200万元投资收益 [25] - 格拉曼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2亿元,净利润38.92万元 [37]
海伦哲(300201) - 300201海伦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7:38
租赁业务 - 2025 年租赁年会原定 100 台销售目标,实际达成超 200 台订单,远超预期 [2] - 截至 2025 年 4 月末租赁行业销售已达到 2024 年全年的 2/3 [2] 军工业务 - 今年军工市场将明显好于去年,全资子公司上海格拉曼正积极准备数个军品项目投标工作 [2] 业绩情况 - 一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二季度订单充足、生产饱满,实际业绩情况待关注相关公告 [3]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2.24 亿元,同比增长 8.64%,扣非归母净利润 2.04 亿元,同比增长 48.17%,较 2022 年度增长 209.13% [7]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3.46 亿元,同比增长 54.80%,扣非后净利润 2850 万元,同比增长 40.66% [7][11] 资产处置 - 上海良基公司 4 月 8 日完成全部工商变更,已收到第二笔款项,预计二季度确认股权转让投资收益 2000 万元左右 [3] - 惠州连硕项目作为闲置资产在拟处置范围内,正抓紧办理消防验收、产权证书等事项并寻找买家 [3] 业绩目标与规划 - 制定 2025 年综合预算计划,有信心迈向 2025 年净利润 3.92 亿目标 [4] - 主营业务参考《2024 年年度报告》中 2025 年重点工作内容;投资收益推进上海良基股权出售和惠州连硕相关事项;业绩追偿已提起诉讼并聘请律师团队跟进 [4][5] 股东与增持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公司股东人数为 49,633 户 [6] - 上海顶航慧恒未完成增持不会导致公司受处罚,公司多次督促提醒其完成增持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 顶航慧恒明确表示将继续增持公司股票 [5] 行业与发展 - 公司以特种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为中心,双轮驱动发展,深耕特种车辆、特种机器人和军工等领域,行业特点和趋势详见《2024 年年度报告》 [8] 法律诉讼 - 起诉杨娅等人业绩追偿案件未收到法院通知或判决,已聘请律师团队跟进,有进展将公告 [8] 并购意向 - 湖南华汛项目有进展将披露,公司持续围绕三大主业上下游产业链寻求并购标的 [9] 产品情况 - 上海格拉曼 2024 年研制高空无人机消防车,已投放市场且当年签单,预计今年有一定量订单,第二款将于今年下半年投放市场 [10] 股价与股东背景 - 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会积极进行市值管理,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11] - 股东香港美通为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东,主要从事投资业务,不参与生产经营管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