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经济学

搜索文档
亚洲最贵乐园来了,吓退上海中产
虎嗅APP· 2025-07-07 08:05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表现 - 上海乐高乐园于7月5日正式开幕 但试运营期间因热门项目"乐高大飞车"故障导致十余名游客悬挂半空30分钟 引发争议 [3][8] - 网友评价两极分化:部分认为项目少且幼稚 另一部分则认为适合亲子打卡 [3][12] - 乐园定位聚焦2-12岁儿童 对成人吸引力不足 被吐槽为"遛娃专属"乐园 [12] 定价策略与市场反应 - 单日门票定价549元(高峰日) 成为亚洲最贵乐高乐园 年卡仅需1399元 显示公司倾向引导用户多次消费 [10][11] - 酒店定价2400元/晚起 但入住规则严苛(16:00入住/11:00退房) 且损坏积木模型赔偿金达2500元起 抑制中产家庭消费意愿 [13] - 预售阶段李佳琦直播间售出3000张门票 但开幕日门票仍可轻松购买 黄牛炒卖热度远低于迪士尼/环球影城 [13][14] 乐高商业模式的独特性 - 产品覆盖儿童与成人群体(AFOL) 18-34岁成年人贡献超50%收入 通过联名IP(星球大战/漫威等)持续扩大受众 [21][25] - 积木设计专利(互锁机制)与心理学研究(儿童成就感需求)构建竞争壁垒 [19][22] - 绝版套装在二级市场收益率超过富时100指数和黄金 形成独特"玩具经济学" [3] 中国主题公园市场竞争格局 - 乐高乐园布局滞后于迪士尼(2016年入沪)和环球影城(2021年入京) 三座在建乐园中仅上海如期开业 成都项目停滞 [7][8] - 中国主题公园二次消费(餐饮/零售)下滑10%-30% 高端消费收缩明显 行业盈利承压 [31][33] - 国际IP扎堆长三角:上海将新增小猪佩奇主题乐园 加剧客流争夺战 [33] 乐高集团战略调整 - 乐园业务曾因多元化战略失误导致核心市场失守 2005年出售给默林娱乐 2019年高价回购 [16] - 新品"无牙仔"积木在二手平台折价200元出售 显示部分玩家转向Labubu等竞品 [4] - 公司试图通过主题乐园延伸"高价但可分期体验"的玩具商业模式 但乐园一次性高门槛投入效果存疑 [13]
亚洲最贵乐园来了,吓退上海中产
盐财经· 2025-07-05 17:46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概况 - 上海乐高乐园于7月5日正式开幕 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乐高乐园 [2] - 试运营期间出现争议 包括游乐设施故障导致十余名游客悬挂30分钟 [4][5] - 网友评价两极分化 部分认为项目少且定位低龄化 另一部分认可其亲子属性 [3][21] 乐园运营与定价策略 - 单日门票高峰价549元 为亚洲最贵 年卡定价1399元 显著低于两次单日票总和 [17][20] - 酒店政策严苛 入住时间限制多 损坏积木模型赔偿起价2500元 [22][24] - 目标客群为2-12岁儿童 成人可玩性不足 被吐槽为"遛娃专属"乐园 [21] 市场竞争与行业背景 - 乐高乐园布局中国较晚 2025年三地项目中仅上海开业 成都停滞 深圳土建未完成 [13][14] - 对比迪士尼(2016年入沪)和环球影城(2021年入京) 乐高话题度与黄牛炒票热度偏低 [10][26][28] - 中国主题公园二次消费(餐饮/零售)下滑10%-30% 消费者趋于保守 [55] 乐高商业模式分析 - 核心产品积木通过联名IP(星球大战/哈利波特等)扩大受众 48.6%市占率稳居中国搭建类玩具第一 [38][49] - 成人用户贡献超50%收入 AFOL(成年粉丝)群体支撑高端产品线 [46] - 乐园业务曾因重资产属性被出售 2019年重新收购回归集团 [3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积木颗粒采用专利互锁机制 兼容性强且拼砌体验佳 [35] - 通过心理学研究设计玩具 满足儿童解决问题与成就感需求 [39][40] - 成人市场开发策略明确 包括"乐高大使"计划与潮玩化定位 [45][46] 中国市场挑战 - 长三角主题公园竞争激烈 未来将新增小猪佩奇乐园等国际IP项目 [58] - 经济环境下行抑制高端消费 乐园需优化衍生品与盈利模式 [55][59] - 品牌粉丝转化为亲子消费力的效果未达预期 门票销售表现平淡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