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种业

搜索文档
探访“中国玉米之乡”:鲜食玉米年销4亿穗
证券时报· 2025-06-10 01:55
鲜食玉米产业发展 - 公主岭市鲜食玉米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种植面积达10万亩,企业10家,年产值10亿元 [3] - 率鲜达公司2024年鲜食玉米产能2000万穗,新生产线投产后将达5000万穗,计划2028年扩至2亿穗 [2] - 鲜食玉米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及22个国家和地区,年销量4亿穗 [3] - 率鲜达产品包括有机玉米段、有机玉米穗等400多个组合,日均线上发货量1700-1800单 [2] 玉米精深加工转型 - 健亿农业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粗粮面条、自热锅等产品,月出口量50吨至日韩 [4] - 公司研发全国首创玉米面条自热锅及免煮意大利面,主打零添加健康食材 [5] - 中粮生化能源年加工玉米超60万吨,产品包括淀粉、果葡糖浆等,供应雀巢、蒙牛等企业 [5] - 公主岭市已形成以中粮为龙头的玉米化工产业集群,生产玉米淀粉、油等几十种产品 [5] 现代种业集群建设 - 鸿翔种业在建全国最大玉米种子基地,年加工能力将超1亿斤,转移3万亩制种面积回公主岭 [7] - 公主岭市持证种子企业55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4家,年销售玉米种子9000万斤、水稻种子3500万斤 [8] - 与吉林省农科院等机构合作,自主繁育玉米品种600余个,形成"公主岭种子"品牌 [8] - 2025年目标制种面积扩至10万亩,推动云天化等种子繁育加工基地项目 [8] 产业链升级与创新 - 长春国家农高区推动玉米全产业链升级,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至11.8亿元 [11] - 农高区与15家科研院校合作51项科研项目,集成25个玉米新品种技术 [11] - 目标通过技术协同延伸产业链,实现玉米产业总产值300亿元 [12] - 当前瓶颈包括企业创新不足、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 [10]
推动现代种业发展,济南多措并举引进种业人才
齐鲁晚报网· 2025-06-05 13:09
济南市人才政策 - 济南市近期出台数字经济、青年科技、银龄、种业四个细分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专项政策措施 [1] 种业人才发展措施 - 种业人才是推动现代种业发展的关键动能 济南将围绕种业产业需求推动企业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 [3] - 济南将以创建创新创业平台为重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省级科创平台和企业科研中心建设 [3] -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布局建设现代种业产业园包括百亩科创港、千亩农创城、万亩示范区 [3] - 在钢城区布局建设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聚焦动物保护、保种繁育、家畜育种、产业聚集 [3] 种业创新生态构建 - 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生态提高种业人才承载能力 [3] - 鼓励种业科技创新带头人组建育种创新联合体加强育种攻关 [3] - 加快实施种业"揭榜挂帅"项目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 种业人才认定范围扩大 - 首次将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副首席科学家和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人纳入人才分类认定范围 [3] - 对在济南市域内作出较大贡献的其他种业人才可采用"一事一议"方式经专家举荐、行业推荐进行认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