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投资模型修正
搜索文档
负债端视角:理财将如何深刻改变股债格局?
中泰证券· 2025-11-06 2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以固收+为代表的理财产品扩张将重塑股债投资格局,从机构到居民,逐步向股债均衡调配过渡,理财将重回居民“全资产托管”定位,引发资产端和负债端的深刻变革 [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理财修正投资模型:资产端和负债端的深刻变革 - 理财产品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达98%以上,截至2025年6月末,理财市场个人投资者数量为1.34亿个,远高于公募基金中个人投资者持有净值占比 [12] - 理财产品相对3年期定存超额收益均值为0.99%,2022年以来存款利率快速调降对应理财规模快速扩张 [15] - 理财产品负债端能承受的最大回撤在50BP左右,2022年初56BP回撤对应0.8万亿赎回、2022年底84BP回撤对应5.6万亿赎回 [18] - 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率在0.6%左右,2020年以来理财产品波动率集中分布在0.5%-0.6% [21] 固收+产品放量:负债决定投资,理财重回居民“全资产托管”定位 - 固收+基金、混合类理财成为新增长点,当前正处于由定期存款向货币基金、现金理财,再向固收类产品、固收+产品、权益类产品的渐进式平衡 [24] - 债券类资产票面利率下降、资本利得贡献占比上升,波动率上行,高票息信用债供给占比由2022年的30%-50%下降至当前的不到5% [28] - 其余生息资产中非标类资产规模持续压缩,存款利率下降,2025年中报披露的理财持有非标平均收益率较去年同期下降47BP [32] - 理财配置权益资产有提升空间,25Q3理财穿透后权益资产规模达7209亿元,占总投资资产比重2.10%,位于2021年以来最低点 [35] 产品设计视角:理财权益资产比例有望上升至4%-6% - 静态测算,以2025H1理财资产配置结构为基准,信用下沉+杠杆策略下,年内债券组合年化收益为1.95%,若权益类资产占比逐步提升至4%、6%,2.25%业绩基准所需权益资产贡献分别为9.15%、6.74% [37][40] - 动态视角,用债券类资产、现金、非标、权益构建投资组合回测,4%的宽基权益资产对应2023年以来组合最大回撤0.37%、年化波动率0.72%,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年化收益2.73%;同期不含权益组合最大回撤0.35%、年化波动率0.32%,年化收益1.79% [42][44] 重塑股债投资格局:理财产品哑铃化,固收+放量影响权益机构投资审美 - 考虑定期存款到期+公募基金赎回费新规,2026E、2027E理财规模分别为33.76万亿、35.46万亿,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增量分别为1.74万亿、1.83万亿 [49] - 假设理财权益投资资产规模逐步提升至4%、6%水平,2026E、2027E全年权益市场增量资金来源分别为6167.96亿、8326.01亿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