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范式革命
搜索文档
AI泡沫论再起,但这次不一样 | 小白商业观
搜狐财经· 2025-11-09 16:13
资本市场表现与泡沫担忧 - 全球人工智能概念股在11月出现集体走弱,波及美股、日韩及A股市场,此时英伟达市值触及5万亿美元高位[2] - 当前市场的回调被视为资本市场在极度乐观情绪释放后,对短期估值锚点和盈利兑现速度的重新校准,是一种金融现象而非对产业底层逻辑的证伪[2] - 历史经验表明,革命性技术出现时,资本的狂热、市场喧嚣及对泡沫的担忧是必然上演的剧目,例如17世纪的郁金香狂热和2000年年初的互联网泡沫[2] 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与影响 - 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AI代表一次深刻的生产力范式革命,是通用目的技术,其潜能释放周期和引发的变革广度不能用传统科技股估值模型简单衡量[3] - 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相比,本轮AI革命展现出极为清晰的商业闭环,例如微软Copilot在企业工作流中的渗透,以及AIGC在内容、设计、编程等领域的应用[4] - AI技术正从"可用"迅速走向"好用",其重塑企业核心流程的潜力是真实的,技术成熟度、资本投入规模及商业需求真实性共同决定了此轮浪潮的确定性远高于过往[4] 历史对比与"工业泡沫"概念 -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虽惨烈,但其间铺设的过剩光纤网络、建立的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为后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繁荣奠定了底座[3] -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将AI热潮称为"工业泡沫",认为科技公司研发技术、大修算力中心的投入即便破灭,也能留下有益遗产[4] - 当下资本以天量规模涌入AI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军备竞赛"式的投入将为未来留下海量的算力和先进的模型底座,成为下一轮创新的基础设施[4] 长期视角与产业价值 - 讨论AI泡沫时,真正应担忧的是是否具备穿越周期的认知,而非资本市场的短期回调,资本的天性是高估短期而低估长期[5] - 即便是泡沫,也被视为为新大陆崛起提供必要的"估值"养分,在历史转折点上,对泡沫的过度恐惧可能导致错失下一个时代的代价[5] - 人工智能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其革命性价值在于长期重塑世界的潜力,短期资本市场的波动不应与产业本身的长期价值混为一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