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屏障建设
搜索文档
绿染黄河岸 成果惠万家
人民日报· 2025-11-17 06:31
生态建设成果 - 濮阳市构建以黄河、金堤河、马颊河、引黄入冀补淀四大生态廊道为主骨架的生态屏障,在2000多公里的道路河渠旁进行绿化[1] - 建成一道绵延24.5公里、单侧宽近200米的绿色屏障,有效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1] - 村庄绿化面积累计突破10万亩,高标准农田林网护卫200余万亩耕地,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1万公顷[1] 林业经济发展 - 全市已发展经济林15万亩、林下经济26万亩、苗木花卉6万亩,并建成4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 - 2024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176.8亿元[2] - 形成多元化产业模式,如范县辛庄镇的桃树芍药生态农业、台前县田庄村的千亩樱桃林产业链、经开区乜村的非洲菊年产值5000万元产业[2]
三江源的答卷:好生态如何变成好日子?
人民日报· 2025-11-13 15:20
生态保护政策与目标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2]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强青藏高原等地区生态屏障建设 [2] - 玉树州把守护好中华水塔放在突出位置 推进全域禁塑减废专项行动 [5]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建设 - 三江源国家公园面积超19万平方公里 是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2] - 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增加到近5万平方公里 [5] - 长江 黄河 澜沧江干流出青海省境断面的水质在Ⅱ类及以上 [5] 垃圾处理体系创新 - 建立源头分类 转运高效 处理绿色的闭环体系 [5] - 探索跨区域垃圾转运过路费减免机制 解决偏远村落垃圾运得出问题 [5] - 推广绿色处理技术 确保垃圾处理净 [5] - 推出绿色超市积分制度促进垃圾分类 牧民可用积分兑换粮油和日用品 [4][5] 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 - 生态持续向好带动玉珠峰登山爱好者增多 当地积极发展配套服务助群众增收 [7] - 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后草山休养生息 生态畜牧业有序发展 [7] - 玉树牦牛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7] - 昂拉村为村民们代缴医疗 养老保险59万元 并为每名村民分红1600多元 [7]
青海玉树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护好三江源 “一处美”带动“一片富”(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一线见闻)
人民日报· 2025-11-13 06:58
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与规划 - 国家层面将美丽中国建设列为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 加强青藏高原等地区生态屏障建设 [2] - 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面积超19万平方公里 [2] - 玉树州推进全域禁塑减废专项行动 把守护好中华水塔放在突出位置 [5] 垃圾处理与分类体系 - 建立县乡村三级垃圾转运体系 形成源头分类 转运高效 处理绿色的闭环 [5] - 探索跨区域垃圾转运过路费减免机制 解决偏远村落垃圾运得出难题 [5] - 推广绿色处理技术 确保垃圾处理净 [5] - 推出绿色超市积分制度 牧民可通过正确分类垃圾兑换积分以换取粮油和日用品 [4][5] 生态改善成果 - 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增加到近5万平方公里 [5] - 长江 黄河 澜沧江干流出青海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5] 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 - 生态持续向好带动玉珠峰登山旅游发展 当地积极发展配套服务助群众增收 [7] - 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使草山休养生息 生态畜牧业有序发展 玉树牦牛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7] - 生态红利转化为民生福利 昂拉村为村民代缴医疗 养老保险59万元 并为每名村民分红1600多元 [7] - 当地观点认为好生态和好日子密不可分 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相统一是持续目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