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恢复
icon
搜索文档
在埃及荒漠中浇灌发展绿洲(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11
在奥韦纳特水井项目旁,自动喷灌机给苜蓿浇水。 2024年5月,中曼埃及公司参与的奥韦纳特水井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5年内完成3000口水井施工, 灌溉面积将达到3000平方公里。奥韦纳特水井项目经理赵宝江向记者介绍,项目现有9支打井队,约有 190名中埃员工轮班作业,钻机24小时运转,截至今年9月中旬已完成141口水井的施工。其中,项目一 期完成125口水井施工,所提供的灌溉水源支持当地种植了小麦、苜蓿、玉米等农作物。 "埃及未来"项目奥韦纳特片区埃方代表艾哈迈德·哈桑表示,中企承建的水井项目为当地农田开发提供 了水源,提升了农业灌溉能力,为埃及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提供了助力。"我们希望继续深化与中国企业 的合作,让更多荒漠变成良田。" "帮助当地民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约1300公里,奥韦纳特地区沙漠深处呈现两种色彩:一种是无垠的黄——延伸到地平 线的撒哈拉沙漠;另一种是灵动的绿——井水浇灌出郁郁葱葱的农田。近9年来,中国中曼集团在埃及 累计打水井680余口,井水灌溉使荒漠变为良田,不仅为埃及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也为当地民众带来实 实在在的福祉。 "让更多荒漠变成良田" 在中曼石油埃及分公司(以下 ...
新疆若羌巧治流沙 台特玛湖焕然新生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15:26
生态治理成效 - 台特玛湖核心区水域面积已稳定恢复,采用"双河道、多时段、长历时、小流量"输水模式实现生态补给[2] - 塔里木河下游植被覆盖面积从2000年830平方公里增至2023年1790平方公里,增幅达116%[4] - 流域内植物种类从7种增至26种,水鸟、黄羊等野生动物重新出现[4] 治沙技术创新 - 实施"间隔治沙"模式,通过草方格与高立式沙障组合降低风速并固定流沙,治理效率提升且成本降低[5] - 在5200亩试验区采用"工程+生物+沙产业"模式,种植梭梭、黑枸杞等经济作物实现治沙与经济效益双赢[7][8] - 试验区按株距1米、行距2米、留空8米标准种植,草方格与作物形成立体防护体系[10] 区域经济带动 - 治沙工程显著改善环境质量,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游客数量增加[7] - 沙生经济作物如酸枣、沙棘、黑枸杞的种植为居民创造新的收入来源[7][8] - 台特玛湖成为阻隔塔克拉玛干与库姆塔格沙漠合拢的重要生态屏障[10]
数千只濒危鸟类为何重返黄土高原
环球时报· 2025-06-02 15:21
生态恢复工程成效 - 中国通过"退耕还林"方案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到2016年已将超过3万平方公里的雨养农田转变为森林或草地,10年内植被覆盖率增加25% [1] - 黄土高原林草植被覆盖率从1999年的31.6%提高到2020年的67%,2000年以后当地植被指数增长率高于全国整体水平 [1] - 侵蚀大幅减少,植物生产力发生积极变化,实现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 [1] 生物多样性恢复 - 大批鸟类重返黄土高原,2024年数据显示当地记录2852只动物,代表69种不同物种 [2] - 人工重新造林吸引筑巢物种,逐步重新稳定当地生态系统,鸟类实现可持续性定居 [2] - 2023年40只人工圈养繁殖的朱鹮被放归黄土高原,这种曾濒临灭绝的物种成为中国物种保护的象征 [2] 生态系统功能改善 - 鸟类回归在稳定高原生态系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有助于植物种子传播,加速植被自然再生 [2] - 当地改进单一种植方式,提高植物种类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复原能力 [2] - 生态平衡正在恢复,鸟类种群回归是重要体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