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枢纽
icon
搜索文档
大湾区“枢纽洗牌” “京九第一镇”如何出招?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23:34
常平经济地位变化 - 1995年常平登顶东莞镇街经济榜首 三十年后退居全市第七 GDP被松山湖、长安等千亿俱乐部成员超越 [1] - 广九铁路曾是常平崛起的关键优势 但大湾区高铁网络发展导致交通枢纽地位相对弱化 [1] - 虎门高铁站节假日日均客流突破3万人次 东莞南站崛起形成区域枢纽对常平产生虹吸效应 [1] 区域竞争格局 - 松山湖科学城链接深港创新资源 滨海湾新区获人工智能政策赋能 水乡集聚新能源产业龙头 [2] - 长安镇拥有OPPO、vivo等电子信息产业生态 松山湖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吸引科研团队 [4] - 虎门等镇街凭借多张产业名片位列全国百强镇榜单 [2] 交通枢纽升级战略 - 常平谋划将常平站、东莞东站改造为高铁始发站 通过TOD项目开发争夺区域发展资源 [2] - 常平站"香港城"项目已启动 东莞东站TOD加速推进 目标将过境流量转化为停留经济 [2] - 计划通过"高铁+产业"模式推动物流枢纽升级为要素配置枢纽 [2] 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 需推动纺织服装、玩具等传统产业向品牌时尚、潮玩文创转型 [4] - 布局低空经济、仓储物流新赛道 促进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融合 [4] - 通过链式招商激活494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力 [4] 城市功能重构规划 - TOD开发需超越物理空间更新 常平站"香港城"拟复刻香港商贸基因打造站城一体活力区 [4] - 新城市中心规划发展轴、生态轴、景观轴 与广深科技走廊形成功能互补 [4] - 目标实现从交通枢纽到生态枢纽的定位跃迁 成为大湾区创新节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