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纪检工作
icon
搜索文档
发挥督察利剑作用离不开纪律监督
中国环境报· 2025-07-31 08:23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完善 -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正式印发 标志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1] - 条例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纪律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为省级生态环境监察派出机构开展纪检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1] 纪检工作推进方向 - 强化政治引领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将"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原则 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 [1] - 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清单》明确现场检查 数据核查 问题定性 问责建议等高风险环节防控措施 [2] - 纪检人员全程参与督察工作 通过列席会议 抽查档案 走访群众等方式动态监督 建立督察工作廉政档案 [2] - 开展警示教育 与党纪学习 业务培训结合 培养从政治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常态化学习强化廉政底线意识 [3] - 明确职责定位 紧扣政治监督主线 重点监督干部职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要求情况 [4] - 强化队伍建设 选派熟悉生态环境保护 纪检监察业务干部参与纪检工作 必要时联合审计 法律等专业人员加强监督 [4] 监督执行机制 - 监督回避制度 交叉复核制度落实落地 防范"人情督察""选择性督察"等问题 [2] - 畅通举报渠道 对问题线索快速核查及时反馈 建立与派出单位纪委监委 地方纪检监察机关联动机制 [2] - 推动"一案双查"机制落实落地 做到问题线索闭环管理 定期向派出单位汇报监督情况 [2] - 紧盯企业举报线索处理 整改验收 问责建议等督察过程重点廉政风险点开展监督 防止权钱交易 隐瞒包庇 干预执法等违纪行为 [4] 队伍建设措施 - 建立派出机构纪检工作人员定期轮岗工作制度 防范监督权力固化风险 [4] - 按需吸纳环境科学 法律 工程 大数据分析等领域人才 结合纪检员专项培训强化后备队伍建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