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icon
搜索文档
吴桂英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长沙晚报· 2025-08-01 10:41
会议听取了长沙市关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的落实情况汇报,强调要细化举措、压茬推进,深化 整改落实,健全长效机制,持续督导督促,确保整改成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会议听取关于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积极作为、精准施策,补齐短板、举一反三,切实打好移动源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深化改善生态环境 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稳定向好。要强化"管行业必须管环保"意识,压实企 业主体责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7月31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 会主席冯德莱恩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精神,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有关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 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主持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积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进一步深化长沙与欧洲各国的交 流交往,加强重点领域经贸合作,放大友城资源效应,办好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等人文交流活动。要抢 抓"一带 ...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人民日报· 2025-08-01 07:01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安吉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 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和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这一重 大理念在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上不断深化拓展,逐步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 性论断,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努力建设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重要的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 原则,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 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理念破除了过去环境与经济两者之间僵化对立的错误认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 新路径。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 ...
徐曙海在调研推进大运河保护治理工作时强调 坚持问题导向 强化系统治理 全面推进运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镇江日报· 2025-07-31 06:53
丹徒区辛丰镇大叶沟是苏南运河的支流。徐曙海走上东西联桥,察看河流水量水质、沿线环境等状 况,认真查阅周边水系图,与相关负责同志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片区水系分布、问题排查梳理、工程措 施落实等情况。徐曙海要求,要加强协同联动,强化溯源分析,不断完善治理方案,加快推进工程建 设、建章立制等工作,切实提升片区水环境质量。 在调研中,徐曙海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相关部门和沿线地区大运河保护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抓好大运河流域生态环境保 护,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做到工作任务心中有数,认真对照国家、省和市工作要求,明晰目标任务、找 准短板弱项、理清工作思路,知责担责、知重负重,坚决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要做到工作措施细致 到位,坚持问题导向,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按时整改销号,同 时坚持举一反三、系统治理,统筹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支流支浜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岸线清理整治 等,持续改善大运河水环境质量。要做到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坚持河岸同治、流域共治,层层传导压 力,层层压实责任,明确责任、到底到边、见事见人抓好落实,努力形成流域内各 ...
深刻把握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内涵意蕴——深入学习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经济日报· 2025-07-29 08:08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发展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重大制度创新 经过十年发展已形成成熟规范体系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成果 [1] -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以党内法规形式固化督察理论和实践经验 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1] 督察制度的政治属性 - 督察制度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推动从"部门负责"向"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转变 [2] - 《条例》强化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能力 通过责任制提升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力 [2] 民生导向与群众参与 - 督察聚焦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扰民等民生问题 十年来累计受理群众信访举报34万多件 [3] - 《条例》将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纳入督察内容 保障公众知情权 参与权和监督权 [3] 系统化治理与区域协调 - 督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 [4] - 《条例》明确聚焦京津冀 长江经济带等区域重大战略 建立流域省域联防联治机制 [4] 法治化建设与制度权威 - 督察制度贯穿"依法施治"理念 十年来从试行方案发展为《条例》三级制度体系 [5][6] - 《条例》将党内法规和政策落实情况纳入督察重点 推动督察在法治轨道运行 [6] 制度创新与技术应用 - 督察实行中央与省级两级机制 运用专项督察 警示片等手段增强震慑力 [7] - 采用大数据 遥感监测等数字技术提升问题发现效率 优化督察工作质效 [7]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30
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首次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正式提出,系统回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 - 思想形成经历长期实践积累,从地方工作期间提出"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理念,到浙江时期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3] - 党的十八大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将"美丽中国"列为现代化强国目标,党的二十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4][5][6]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 - 2013-2023年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数十项改革方案,建立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体系[4][15] - 实现四大历史性转变:从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全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18] -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速度创历史纪录,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形成[4][18] 生态文明核心理念 - "两山理论"成为核心发展观,阐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3][13] - 提出"生命共同体"系统思想,要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4][14] - 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整体布局,明确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13][20] 生态文明建设方法论 - 处理五大关系: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双碳"承诺与自主行动[19][20] - 运用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构建全社会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5][16][21] - 坚持全球视野,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16][21] 生态文明战略部署 - 美丽中国建设聚焦六大任务: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双碳"目标落实、生态安全底线、保障体系建设[21] - 通过《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6][21] - 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绿色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6][13]
开展7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 让生态文明理念开花结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黄秋霞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7月28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 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生态环境部扎实推进生 态保护与修复监管,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自2017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 7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共命名了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 创新基地。 "这些地区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排头兵'和'先行者',让生态文明理念生根发芽、开花结 果。"张玉军说,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示范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普遍在省内名列前 茅,将近一半的"两山"基地生态状况达到"优"级;绿色发展持续领跑,创建地区率先推动从能耗"双 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在各省大都是领先水平;"两山"转化路径更 宽,引导各地依托生态优势开展实践探索,凝练形成"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金"三种转化路径, 以及生态补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金融等七种转化模式;制度创新走出新路,鼓励地方在生态 文明制度体系上进行探索,如"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文献
四川日报· 2025-07-28 04:43
出版背景 - 为推进系统性改革提供统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导引,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根本指导 [1][4] - 出版发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构建生态文明软实力的需要,也是引领国际社会理解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思想"宝典" [1][4] 主要内容 - 整理收录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共79篇报告、讲话、演讲、指示、批示等 [1][5] - 从理念确立到制度安排、从战略布局到国际合作,形成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 [1][5] - 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重要理念 [6] - 收录党和国家在治理与实践层面的重要部署,如强化法治思维和制度建设 [6] - 高度重视全球生态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7] 重要意义 -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21世纪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 [1][9] -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目标提供具体行动指南,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 - 为在生态领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指南,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11] - 为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共行提供根本指南 [12] - 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 [13] - 展现出美丽世界建设的中国担当和中国智慧 [13] 学习方法 - 认真通读《文选》的篇章内容是学习领会其精神要义的基础性工作 [14] - 针对核心内容进行重点思考,注重牵"牛鼻子" [15] - 及时跟进最新动态,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 [15] - 坚持问题导向,在真抓实干中学深入、学透彻 [16]
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人民网· 2025-07-25 15:21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加强 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生态文明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交流与合作,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 文明文选》第一卷的重要时点,7月23日至24日,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生态文明学科研讨会在湖 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召开,研讨会主题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 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龚维斌,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行政 学院)校长(院长)何良军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赵斌主 持开幕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王满传作会议总结。 本次研讨会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办,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 协办,湖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王焰新院士、桂建芳院士,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 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全国省级、副 省级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态文明论题的论文入选作者,以及媒体代表约140人参加会议。与会者围 绕会议主题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蓝佛安最新署名文章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3:16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大意义 -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推动地区间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重要路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举措 [3] - 健全该机制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通过经济补偿平衡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利益,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4] - 以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为重点推进机制建设,可打造生态共同体,实现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 [4][5] - 机制建设为全球跨界流域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我国作为国际大江大河发源地,通过制度性公共产品输出治理经验 [5]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成效 - 全国已有24个省份建立30个跨省流域补偿机制,江苏、福建等省实现省内重点流域全覆盖 [6] - 新安江、潮白河等流域水质多年稳定达Ⅱ类,黄山市形成以旅游、精致农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 [7] -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等法规出台,补偿标准与方式持续完善,形成多层级共治格局 [6] 机制建设基本原则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穿工作全过程 [8] - 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补偿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满足群众优美生态需求 [9] - 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打破条块分割治理模式,推动跨区域协同 [9] - 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手段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10] 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印发《意见》,明确在长江、黄河干流建立统一补偿机制,2035年实现重点流域全覆盖 [11][12] - 中央财政对机制运行高效省份给予资金奖励,2027年目标为省内重点流域补偿机制基本全覆盖 [13] - 拓展补偿形式:缺水地区纳入水量考核,稳定地区增加水生态指标;推动财政补偿向市场化补偿转型 [14] - 强化基础研究:开展流域生态技术研究,完善监测体系,加强科研成果交流 [14]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以有这四个维度,快来记笔记!
中国环境报· 2025-07-14 07:2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2] -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自然观、生态观,尤其是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来源之一 [2] -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另一个重要理论来源和基础 [2] - 国内外环境科学发展及其研究成果也应看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 [2]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新时代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凝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深邃的理论思考及漫长的实践探索 [4] -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认知和执政实践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政治重要性不断提升 [4]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习近平同志主政地方实践中孕育形成发展,从梁家河插队时期到浙江主政时期长达25年的实践奠定了重要基础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蕴含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7] - "十个坚持"可以分解为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三大部分 [7] - 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方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9] -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时代基本方略、新发展理念、三大攻坚战等国家战略中均有体现 [11] -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体系上更为完备,在传播上也更为广泛 [11]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因为所有地球人共有一个地球家园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