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药研发与生产
icon
搜索文档
新光药业(300519.SZ):暂不涉及生物药(抗体类、重组蛋白类或融合蛋白类)的研发与生产
格隆汇· 2025-10-24 15:39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化学药、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研发管线澄清 - 公司目前暂不涉及生物药(包括抗体类、重组蛋白类或融合蛋白类)的研发与生产 [1]
药明生物(02269) - 内幕消息 - 二零二五年中期业绩简报
2025-08-19 19:24
业绩数据 - 2025年中期收益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16] - 经调整EBITDA为4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经调整纯利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16] - 毛利率从39.1%提升至42.7%,增加360基点[16] - 基本每股盈利0.5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8%[16] - 2025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2756.6百万人民币[38]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6.1%,持续经营业务增长20.2%,毛利率同比提升360个基点,收益增长预期由12%-15%提升至14%-16%[116] 用户数据 - 综合项目数742个,同比增长16.4%;商业化项目数从16个增至24个,同比增长50%;新增项目数86个[16][21] - 约50%项目来自海外客户,部分项目有销售提成[52] - 自2018年至2025上半年,客户被收购后签署的合同总额达27.57亿美元,约60%合同来自跨国大药企[55][56]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底有600+项目能收取潜在细胞株提成[50] - 2025年预计完成25个PPQ,PPQ批次生产成功率98%+[58][60] - 2025年PPQ项目排期同比增长56%,2026年PPQ项目排期已达27个[116] - 人均收益有望实现可持续增长[88] - 2025年下半年自由现金流预计显著增长[4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DaVinci是行业领先的云端安全平台,BioFoundry有400 +标准化流程,InSilico有30 +模型应用,Plan效率提升20%、生产力提升40%[85] - 一次性生物反应器(SUTs)可减少最高达70%的用水量、降低约30%的电力消耗,并削减约25%的二氧化碳排放[93] - WuXiHigh™2.0平台蛋白浓度高达230mg/mL,最高可将粘度降低90%[10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上半年超一半新签项目来自美国,中国地区贡献积极[21][23] - 2025上半年各地区收入分布:中国同比-8.5%,占收入13.0%;北美同比+20.1%,占收入60.5%;欧洲同比+5.7%,占收入19.8%;其他同比+136.1%,占收入6.7%[3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不断升级药明合联专有技术平台,把握行业前沿趋势[90] - 数字化解决方案加速科学发展,包括DaVinci、BioFoundry等平台[84][85] - 公司的计划与排产基于数据与分析驱动,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85] 运营相关 - 未完成订单总额达203亿美元,未完成服务订单约114亿美元,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达90亿美元,三年内未完成订单约42亿美元[26] - 员工总数12552人,研发团队科学家4362人,关键人才保留率98.8%[16] - 公司有3个RDM中心、5个研究服务中心、8个药物开发中心和8个商业化生产中心[61][63] - 公司员工12000+,IND申报年项目承接能力150个,BLA申报年项目承接能力12个[61] - 监管机构检查44次100%通过,许可批准次数为81次(以厂房计115次),药品上市批准前检查(PLI)通过率100%[16][76][78]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共收到88份报告(总计139次客户审计),每次客户审计的主要发现为0.67项[83] - 在2个国家的5个生产基地共生产339批,总体成功率达97%,自2022年以来成功率达98%[96] - 2025年上半年WBS毛利率提升1百分点,有128+改善项目[107] - EcoVadis铂金奖牌全球排名1%(2023 - 2025)[111] 项目结构 - 2025上半年新项目中,双抗&多抗占比28%,抗体偶联药物占比43%,双抗&多抗和抗体偶联药物占新签项目超70%[29] - 抗体偶联药物项目数同比增长34.7%至225个[3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有资金约人民币125亿元,资本负债比率5.6%[48] - 2025上半年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19亿元,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约为人民币53亿元[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银行贷款约为人民币27亿元,银行授信额度约人民币60亿元[48] 研发成功率 - 临床研发成功率行业基准值为10%,首次获批率平均概率为14%,跨度在8%至23%之间[52] 生产情况 - MFG6.2完成首次工程批和PPQ生产,MFG7完成第二个12000L规模PPQ生产,爱尔兰基地首个产品通过EMA批准商业化生产等[69] - 放大的生产批次中,4,000L占比2%、6,000L占比29%、8,000L占比5%、10,000L占比4%、12,000L占比59%、16,000L占比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