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
搜索文档
政策解读 | 《关于加强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的通知》在广州的实践与探索
国家能源局· 2025-10-18 11:33
政策核心框架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的通知》,系统构建了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的顶层设计和全链条管理体系 [3] - 核心在于构建权责清晰的"用户-电网-政府"三方责任体系,涵盖相关电力用户、电网企业及其调度机构、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和地方各级电力管理部门 [4] - 体系覆盖从源头管控、运行管理到监督管理的全流程,旨在形成"用户主体责任、电网专业支撑、政府监督管理"的协同治理新格局 [4] 广州实践经验 - 广州供电局构建"政企协同、规范引领"机制,支撑地方政府出台《广州市重要电力用户管理办法》等法规,厘清多方职责 [6] - 建立"规划引导、系统治理"模式,将用户侧涉网安全要求融入《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年均完成10余家110千伏及以上大用户的接入系统审查 [7] - 精准定位2888户专变存在低压脱扣治理空间,并于今年9月全部完成治理,上半年366单新增专变业扩报装项目全部落实低压脱扣装置配置规范 [7][8] - 打造"监测-评估-治理"标准化流程,累计安装1327个电能质量监测点,用户侧1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重要敏感用户覆盖率达76.8% [9] - 近两年共排查治理23家谐波电流注入超标用户,近五年为南沙政务中心、广州金融大厦等100余家大用户开展涉网性能、谐波及安全风险评估 [9] 未来发展方向 - 广州供电局将以全力打造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的"广州模式"为目标,深化政企协同,健全"市-区-所"三级联动机制 [10] - 强化技术赋能,加快技术产品创新研发与成果孵化推广,推动风险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警、自动识别、协同处置"转变 [10] - 推动标准引领,提炼广州在低压脱扣治理、电压暂降防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力争成为地方标准或行业规范 [10] - 在南沙示范区建成覆盖全、标准严、韧性强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全国贡献"广州方案"和"广州经验" [10][11]
政策解读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10-18 11:33
政策背景与意义 - 因用户侧原因导致的电网故障停电事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涉网安全管理向用户侧延伸具有紧迫性[3] - 《通知》是全国首次专门针对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工作出台的系统性政策文件,标志着管理方式从零散化、个性化向系统化、规范化转变[3] - 该政策旨在构建"责任清晰、管控有力、运行规范、监管到位"的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体系,对提升电力系统整体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3] 管理范围与责任划分 - 首次明确由省级电力管理部门组织电网企业按年度形成"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范围的电力用户清单"[3] - 将局部地区负荷占比高、电能质量敏感、重要行业、源荷混合、负荷聚合类、高风险越级跳闸等用户纳入重点管理[3] - 明确电力用户为责任主体,电网企业及其调度机构负责专业管理,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和省级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形成"用户自律、电网指导、政府监管"的立体式责任体系[4] 源头管控措施 - 要求电网企业通过签订供用电合同、并网调度协议等方式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严格开展接入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审查[5] - 将用户侧涉网安全风险作为并网验收重点内容,督促用户规范开展涉网设备选型、严格全过程质量管控、提升设备载流安全裕度、及时更换改造老旧设备[5] - 特别强调要指导用户按标准规范合理配置涉网继电保护和低压脱扣装置,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敏感设备的电压暂降抗扰能力[5] - 推动梳理相关行业涉电标准与电力行业标准之间的差异,并推动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建立相互协同的技术标准体系[6] 运行管理要求 - 要求相关电力用户将装置模型、关键运行信息等接入电网调度系统,建立完善设备运维管理等制度,满足电网运行"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要求[7] - 电网企业要避免粗放式管理,实行"一户一档"深入评估风险、定期更新风险台账、督促用户落实反事故措施[7] - 特别强调用户要持续优化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强化供应链安全及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监督[8] - 对并网自备电厂提出要纳入调度机构统一管理、遵守技术规范、落实二次系统全过程技术监督,并要求投入电力系统稳定器等必要功能[8] 监督管理机制 - 省级电力管理部门要按年度核查用户涉网安全管理要求落实情况,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依规处理,对严重影响系统运行安全的可依法采取停电等措施[9] - 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要将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纳入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体系[9] - 开展电力用户低压脱扣配置专项排查,指导用户采取退出不必要装置、合理设置定值、优化安装位置等措施[10]
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
中国能源报· 2025-10-16 17:29
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加强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以应对因用户侧原因导致的电网故障停电事件数量上升趋势,防范电力安全事故发生 [1][4] 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 - 高度重视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将其视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和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4] - 科学界定管理范围,省级电力管理部门需组织电网企业按年度梳理形成重点电力用户清单,包括局部地区负荷占比高的大用户、电能质量敏感型用户等重要类型 [5] - 严格履行安全责任,明确相关电力用户为责任主体,电网企业及其调度机构负责专业管理,能源局派出机构和地方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5] 用户侧涉网安全源头管控 - 加强并网接入管理,电网企业需严格开展接入系统安全可靠性审查,并在采购、监造、安装、调试等环节严格质量管控,开展谐波评估和治理 [6] - 将用户侧涉网安全风险作为并网验收重点内容,通过签订合同与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1][7] - 合理配置继电保护和低压脱扣装置,对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的用户要求按双重化原则配置纵联差动保护 [8] - 推动标准制修订,电网企业需梳理标准规范清单,协调消除行业间标准差异带来的涉网安全问题 [8] 用户侧涉网安全运行管理 - 提升信息采集和调控能力,要求相关电力用户将电气接线、装置模型及关键运行信息接入电网调度系统,满足“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要求 [9] - 加强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电网企业需通过“一户一档”等方式深入评估风险,督促用户落实反事故措施并定期更新安全风险台账 [10] -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相关电力用户需持续优化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电网企业则加强技术监督并定期发布问题清单 [11] - 强化自备电厂统一调度管理,要求并网自备电厂纳入调度机构统一管理,落实二次系统全过程技术监督和必要的安全稳定功能 [12] 用户侧涉网安全监督管理 - 严格监督检查,地方各级电力管理部门需按年度核查涉网安全管理要求落实情况,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者依法依规采取停电等措施 [13] - 开展电力用户低压脱扣配置专项排查,指导用户采取退出不必要装置、合理设置定值等措施,避免装置误动和停电范围扩大 [13]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10-16 17:11
政策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以加强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 旨在提升用户侧风险管控能力 推进源网荷储安全共治 防范电力安全事故 [2][3] - 政策背景是用户侧原因导致的电网故障停电事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用户侧涉网安全风险逐步向电网侧传导 [4] 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总体要求 - 高度重视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 将其视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和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4] - 科学界定管理范围 省级电力管理部门需组织电网企业按年度梳理形成用户清单 重点包括局部地区负荷占比高的大用户、电能质量敏感型用户等重要用户类型 [5] - 严格履行安全责任 相关电力用户为责任主体 电网企业负责专业管理 能源局派出机构和地方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6] 用户侧涉网安全源头管控 - 加强并网接入管理 电网企业需明确并网各阶段安全要求 严格审查接入系统可靠性 督促用户规范设备选型与质量管控 并将安全风险作为并网验收重点 [7][8] - 合理配置继电保护和低压脱扣装置 指导用户按标准配置保护装置 对220千伏及以上用户要求双重化配置纵联差动保护 并提高敏感设备电压暂降抗扰力 [9] - 推动标准制修订 电网企业需梳理标准规范 报告标准差异造成的安全问题 省级电力管理部门协调推动问题解决 [10] 用户侧涉网安全运行管理 - 提升信息采集和调控能力 电网企业需提升对用户的"可观可测"能力 用户需将关键信息接入调度系统 满足"可调可控"要求 运行人员需持证上岗 [11] - 加强运行安全风险管控 电网企业需避免粗放式管理 通过"一户一档"深入评估风险 督促用户落实反事故措施 地方管理部门需督促用户制定预案并开展演练 [12] -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用户需优化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 电网企业需加强技术监督并定期发布问题清单 [13] - 强化自备电厂统一调度管理 并网自备电厂应纳入调度机构统一管理 落实技术监督和涉网试验 投入必要安全功能并满足调峰调频要求 [14] 用户侧涉网安全监督管理 - 严格监督检查 地方电力管理部门需按年度核查用户落实情况 对拒不整改或危害供电安全的用户依法依规处理 包括采取停电等措施 [15][16] - 开展电力用户低压脱扣配置专项排查 指导用户通过退出不必要装置、合理设置定值等措施 避免装置误动和停电范围扩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