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病毒式营销
icon
搜索文档
Cluely硅谷爆火的另一面:功能被狂喷,增长渠道成谜?
虎嗅· 2025-07-10 14:29
公司概况 - Cluely是一款能绕过录制软件检测、在屏幕上显示面试答案的AI辅助工具,定位为"Cheat on everything"(在一切事情上作弊)[1][2][20] - 创始人Roy Lee原为哥伦比亚大学大二学生,因开发该工具通过亚马逊、Meta等公司面试后被举报作弊退学,随后与同学Neel Shanmugam共同创立公司[2][3][4] - 公司近期获得a16z领投的15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1.2亿美元,曾拒绝马斯克10亿美元收购要约[11] 产品与技术 - 核心功能包括实时回复建议、信息总结及隐藏式显示,但实际测试显示存在反应延迟、音频故障等问题[9][13][16] - 产品形态为本地客户端,依赖官网下载,无App或其他分销渠道[38] - 竞品方面,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开发了反Cluely工具Truely,可检测通话对象是否为真人[18] 市场营销策略 - 创始人主张摒弃传统广告投放和SEO,强调通过争议性短视频内容实现病毒传播[6][7] - 具体措施包括开设1万个TikTok矩阵账号,但实际账号粉丝数多在几十至几百区间[49][50] - 营销效果存疑:官网日访问量峰值15万(a16z投资官宣次日),此前日均仅5万,主要流量来源为Twitter(占60%)而非宣称的Instagram/TikTok[39][40][48] 行业反响与争议 - 投资机构a16z看好其"造势突围"策略,但YC CEO Garry Tan等业内人士公开抵制[8][21][22] - 用户反馈两极分化:Reddit上大量咨询使用场景的帖子与功能吐槽并存,主流科技公司疑似封杀该工具[50][52][53] - 舆论批评集中于产品实际效果与道德争议,a16z专访视频获4万浏览但差评率达90%以上[28][29][30][34] 运营数据 - 官网访问量地理分布显示30%流量来自印度,与主攻美国市场的定位存在偏差[43] - 对比竞品ZeroGPT(日均50万访问量),Cluely流量规模显著落后[39] - 主要流量入口为设计类网站land-book,社交媒体导流效果未达预期[46][48]
Cluely:最具争议的 00 后 AI 创业者,用一款 “作弊神器”2 个月实现 600 万美金 ARR
海外独角兽· 2025-07-03 18:12
核心观点 - Cluely是一家以"真实感病毒式传播"为核心的AI初创公司,其产品形态为"屏幕叠加式AI助手平台",通过争议性内容和快速迭代实现爆发式增长 [3][4][8] - 公司创始人Roy Lee擅长利用算法红利和内容量产策略,以2万美元营销成本达到传统公司数百万广告效果 [4][22] - 产品从技术面试作弊工具Interview Coder演变而来,10周内完成从原型到10亿流量的跨越,目前ARR达600万美元 [4][5][26] - 首创"半透明AI覆盖层"交互形态,早于苹果液态玻璃UI设计,目标成为行业标准 [4][28][31] 01 Cluely是什么 - 产品定义为"AI overlay assistant",可在Zoom/Google Meet等场景提供实时答案建议、术语解释和话术提示 [8] - 核心功能包括远程技术面试答案建议、学术考试辅助、销售话术生成和社交互动指导 [10] - 界面采用浅灰色半透明方框设计,响应速度极快且支持自动语义切换风格 [11] - 通过避免DOM插入等技术实现"不被检测",悬浮层无法被录屏记录 [11] - 官网和Discord社区活跃度超过早期Notion和Replit,显示强用户黏性 [9] 02 Roy Lee的戏剧性成长轨迹 - 哈佛录取后被开除,用10周开发出Cluely原型Interview Coder [14][15] - 因在亚马逊面试中使用作弊工具被科技大厂拉黑,事件获得2.5亿曝光 [20][26] - 从哥伦比亚大学辍学创业,父母态度从反对转为全力支持 [15][16] 03 Z时代创始人的流量逻辑 - 提出"内容量产+算法红利"策略,TikTok/Instagram内容在X/LinkedIn产生降维打击效果 [17][18] - 认为X平台传播节奏比Instagram慢两年,争议阈值更高但传播潜力更大 [17][18] - 通过"Interview Coder"事件验证传播能力是稀缺资源 [20] 04 病毒式传播公司的人才观 - 团队仅两类人:顶尖工程师和粉丝超10万的创作者 [12][22] - 60名外包创作者按视频计费,日均产出5秒爆款内容 [22] - 实习生项目视频获百万播放,重构传统营销团队架构 [22] 05 AI时代产品迭代法则 - 用视频"盲测"替代传统MVP,前一天测试次日发布,根据播放量即时调整 [26][27] - 用户行为数据直接指导迭代方向,省去市场调研环节 [26] - 从面试作弊工具到全场景AI覆盖层的升级仅用10周 [25][26] 06 AI竞争护城河与行业变革野心 - "半透明覆盖层"设计被视作未来行业标准,早于苹果液态玻璃UI [28][31] - 计划通过场景拓展加速行业"圈地运动",对抗OpenAI等巨头 [28] - 目标重新定义企业文化标准,主张"完全透明、极度有趣"取代传统专业性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