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造假

搜索文档
央视曝光白酒造假黑幕:12家企业涉案查封8105件
齐鲁晚报· 2025-06-25 10:36
行业造假行为曝光 - 贵州仁怀市多家酒企制售假年份酱酒 涉及食用酒精勾兑酒标注为12年坤沙洞藏酒 实际酒精占比超50% [3][4] - 企业使用调色剂伪造年份 滴入焦糖色素使透明酒体瞬间呈深琥珀色 年份标注完全依赖着色剂量 [4] - 造假产业链闭环运作 勾兑酒配备正规机构检测报告 通过添加粮食发酵副产物干扰检测指标 使酒精成分被识别为天然发酵物 [6] 价格欺诈与销售乱象 - 产品扫码价虚标40倍 成本298元/箱的产品外包装扫码价标至2388元 [5] - 批发商销售百元级三十年陈酿实为碎沙酒贴标 直播主播以40元特惠价兜售调色版假贵州大曲 宣称20年老酒基酒占比80% [5] - 郑州百荣世贸商城商户批量供应定制年份标签 30元碎沙酒贴窖藏1988卖298元 [8] 监管行动与查处结果 - 贵州省三级联动查封仁怀6家生产商 5家经销商 1家包材商成品酒8105件 [7] - 抽检46批次基酒显示12家样本含酒精成分 [7] - 仁怀市紧急启动专项整顿 矛头直指执行漏洞 2023版《酱香型白酒管理办法》明令禁止酒精添加 但虚标年份仅罚2万元震慑不足 [7] 行业影响与经济数据 - 真坤沙酒需5斤粮出1斤酒 粮食成本超30元 勾兑酒成本压至10元内 暴利超400% [9] - 劣币驱逐良币致2025年一季度酱酒产量跌7.2% 经销商库存积压达18个月 [9] - 假酒年销售额突破60亿 有企业年售超20万箱问题酒 [6][9]
茅台镇老酒造假骗局:酒精勾兑、检测报告造假,成本几十标价近千元,或面刑事处罚
搜狐财经· 2025-06-23 18:34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柴鑫洋 据了解,坤沙酒由于其酿造周期长、工艺复杂且出酒率低,酒质和价格均明显高于低价纯粮酒和酒精 酒。 编辑|李文贤 近日,央视财经曝光了直播间"年份老酒"的造假乱象。高端酱香老酒竟是酒精勾兑,以次充好成为行业 潜规则。 商家为牟取暴利,将食用酒精勾兑的劣质串酒通过伪造年份标识、检测报告等欺诈手段包装为"高端年 份老酒",最终以数十倍溢价流入市场。 北京红飒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启瑞指出,销售"假酒"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将面临刑事处罚。 搜狐酒业发展研究院专家欧阳千里提示酱香老酒感官鉴别要点:酒体应呈微黄色泽,忌肉眼可见泛绿或 泛黄;香气醇和优雅,忌刺鼻酸臭等异杂味;回味微酸微涩微苦,忌刺鼻难以下咽。且空杯留香持久。 "挂羊头卖狗肉",酒精酒冒充坤沙酒 目前白酒市场中,违规售卖酒精勾兑酒的乱象尚存。 据央视财经报道,市面售卖的窖藏老酒、洞藏老酒、酒糟酒、老坛酒等产品基本是一样的套路:用做旧 的酒坛装价格便宜、主要成分是酒精的串酒,再以年份酒的名义出售。 据了解,部分商家为牟取暴利,常将低价的碎沙酒甚至酒精酒冒充坤沙酒售卖,这已成为行业内的潜规 则。 坤沙酒、碎沙酒、串酒有什么区别? 资料显示, ...
别让“勾兑陈年酱香酒”祸害行业生态
新京报· 2025-06-23 14:22
在2023年时,仁怀市人民政府就已出台《仁怀市酱香型白酒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生产经营者 对标签标识和广告宣传的真实性负责,严禁虚假标注年份、伪造生产日期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饶是如此,这些弄虚作假的行为依然猖獗,记者走访中就发现,这些"行业潜规则"并非个案。一个颇为 讽刺的事实是,记者的暗访并没有多少阻力,不少酒厂对于自己造假的手段侃侃而谈,似乎并没有多 少"地下""隐蔽"的 意识。这也在客观上说明,这种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酒厂自身也是见怪不怪了。 毫无疑问,这种市场乱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种勾兑,其实就是一种造假行为。用虚假宣传迷惑消费 者,用廉价酒精勾兑所谓陈酿,这是对消费者权益赤裸裸的侵犯。 据央视6月22日报道,在一些地方,部分商家为了牟取利益,用食用酒精勾兑,冒充纯粮酿造酒售卖。 个别商家虚构白酒的窖藏历史,以次充好,用"陈酿""老酒"等模糊概念误导消费者。 报道中提到,记者走访的贵州省仁怀市,个别酒厂就从外地采购酒精勾兑酒,当地灌装再调色,摇身一 变成"陈年酱香酒"。一些经销商甚至也完全不避讳,称自己的产品中含有50%的酒精酒,属于低端白 酒,但市场销量却十分可观,"诀窍"在于包装和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