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转型

搜索文档
珍酒李渡不再是中国第四大酱酒品牌了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9.6% [2][3][4] - 归母净利润5.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3.5% [2][4] - 经调整净利润6.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9.8% [2][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4年同期5.75亿元转为-3.22亿元,同比骤降156.1% [3][5] - 每股基本盈利0.174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4.4% [3] 产品结构分析 - 高端产品营收同比下滑47.3%,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67.7% [7] - 次高端产品营收下滑41.6%,毛利率微升2.4个百分点至65.7% [7] - 中端及以下产品营收下滑30.9%,毛利率上升2.6个百分点至46.8% [7] - 整体毛利率从58.8%微升至59.0% [7] 品牌表现 - 珍酒品牌营收14.92亿元,同比下滑44.8%,营收占比从65.4%降至59.7% [8][10] - 李渡品牌营收6.11亿元,同比下滑9.4%,平均售价从492.0千元/吨暴跌至348.9千元/吨 [9][10] - 湘窖品牌营收2.77亿元,同比下滑38.7% [10][11] - 开口笑品牌营收0.81亿元,同比暴跌63.9% [10][11] 渠道状况 - 总经销商数量减少516家至7119家,同比下降6.8% [12] - 零售商数量减少499家至2835家,体验店减少72家至1025家 [12] - 预收款余额14.3亿元,同比减少20.1% [12] - 终端铺货率从68.3%降至52.7% [12] 资产与库存 - 存货规模从2024年末75.03亿元增至80.17亿元,新增5.14亿元库存 [5][6] - 银行及手头现金从62.02亿元降至52.87亿元 [6] - 全球发售所得款中86.7%(21.63亿港元)未动用 [13] 战略调整 - 删除"中国第四大酱香型白酒品牌"市场地位表述 [8] - 推出"万商联盟模式",但仅128家经销商加入,占比1.8% [12] - 体验店数量减少72家,全国化进程停滞 [9][12]
洋河股份2025年业绩双降:白酒行业转型期的阵痛与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8-21 19:52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 营收同比下降35.32%至147.96亿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45.34%至43.44亿元 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 [1] - 公司面临行业周期性调整和自身战略转型的双重挑战 高端化受阻且大众市场失守 渠道体系脆弱 全国化布局遭遇瓶颈 [1][6][18] 财务表现 - 营收同比下降35.32%至147.96亿元 主要受白酒销售市场行情影响 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下降 [1][3] - 净利润同比下降45.34%至43.44亿元 受成本上升和费用增加双重挤压 营业成本增加且销售管理费用投入加大 [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9.85%至6.16亿元 因销售回款放缓和预收货款下降 [5] - 毛利率和净利率下滑 反映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3] 业务运营 - 产量同比下滑51.63% 库存量下降34% 但存货周转天数仍高达944.88天 [8] - 终止与257家经销商合作 重点转向省内及长三角市场 省外营收同比下降42.68% 经销商数量净减少268家 [8][18] - 合同负债从年初103.44亿元降至58.78亿元 显示经销商打款意愿严重下滑 [12] 产品与市场 - 高端产品梦之蓝系列收入下滑39.2% 价格倒挂严重 M9官方指导价1999元但补贴价跌至741元 [9][18] - 普通酒营收同比下降27.24% 光瓶酒战略毛利率仅59% 低于中高端酒80%以上水平 [13] - 经典产品海之蓝、天之蓝面临消费代际更迭挑战 Z世代消费者占比从2020年5%升至2025年22% [11] - 线上直销渠道营收占比仅1.49% 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5] 行业环境 - 白酒行业整体景气度下降 次高端价格带(300-800元)市场规模同比萎缩28% [3][18] - 行业集中度和分化趋势凸显 茅台营收增长9.16% 净利润增长8.89% 山西汾酒通过光瓶酒战略实现大众市场突围 [16][20] - 消费者转向理性消费 对品质、口感、文化内涵及性价比要求提高 年轻消费群体推动消费场景多元化 [18]
卖不动的白酒,占领山姆们的货架
虎嗅· 2025-08-12 16:13
白酒行业渠道变革 - 传统商超式微 山姆、盒马、胖东来等网红商超成为白酒品牌新战场 [1] - 商超卖酒进入第三阶段:从销售贴牌产品转向商超自营性价比产品 [24] - 白酒品牌与网红超市联名推出差异化产品以打破价格同质化困境 [30][31] 名酒品牌渠道策略调整 - 五粮液52度五粮春1L装以399.9元价格在山姆试饮台推广 [10][13] - 酒鬼酒与胖东来合作推出200元/瓶酒鬼·自由爱 上市即遭抢购并实施限购 [5][27] - 山姆投放原价飞天茅台达12万瓶(1月6.6万瓶/3月3万瓶/4月2.4万瓶)作为引流商品 [21] 网红商超白酒销售表现 - 山姆白酒SKU超80个 涵盖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头部品牌 其中茅台29款/五粮液15款 [16] - 山姆APP热销榜:114.9元将军汾月销超1万件 142.9元圆习酒/999.9元五粮液/99.9元绿脖西凤月销均超5000件 [17] - 盒马与郎酒合作后销售额从1000万级增长至5000万级 与汾阳王合作清香壹号半年销售额破2000万元 [28] 产品定价与成本结构 - 酒鬼·自由爱定价200元/瓶 综合成本168.26元 毛利率15.87% 远低于传统高端白酒80%以上毛利率 [26] - 川酒集团与盒马合作推出三款光瓶酒:99元酱香壹号/29.9元52度浓香壹号/27.9元42度浓香壹号 [4][29] 行业价格体系变化 - 飞天茅台行情价从2024年1月近2700元持续走低至8月不足2000元 [33] - 价格倒挂现象覆盖60%企业 800-1500元价格带倒挂最严重 100-300元价格带动销最佳 [35][36] - T9品牌主力产品近5年降价幅度:茅台-36.15%/习酒-39.82%/洋河-23.16%/郎酒-21.79% [38] 酒企战略重点转移 - 泸州老窖将推动开瓶饮用列为2025年经营重点 通过数字化营销体系推动开瓶行动 [40] - 洋河股份强化开瓶政策 重点培育消费者习惯并推动海之蓝动销 [41] - 行业从压货思维转向注重动销与开瓶 每月收集开瓶量/入库量等数据作为考核依据 [43] 消费者结构变化 - 1985-1994年出生的普通白领和职场新人成为企业寻找细分市场的重要突破口 [43] -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上升 百元价位段产品销售速度最快 宴饮和公务消费场景发生巨大变化 [35][37]
茅台镇华领国酒业被拍卖:娃哈哈曾控股,或与华林集团有关联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16:55
如果不是受近期娃哈哈舆论风波影响,曾经被娃哈哈创立并控股的华领国酒业,其被拍卖的消费也不会 引起太大关注。 22日,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留意到一则司法拍卖消息,"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上坪村 房产(共计10处房产)和地上建筑物及房产内扣押物品(厂区房产内机器设备等动产)"于7月19日以 1.08亿元底价成交,竞得方是开封经开聚创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系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全资孙 公司。 透过资产评估报告,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本次被处置拍卖的资产系属于茅台镇华领国酒业有限公司 (下称华领国酒业),包含厂房、酿酒设备等,评估价值约1.3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华领国酒业曾被 娃哈哈旗下全资子公司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控股。 被拍卖的资产原本属于华领国酒业,该公司曾由娃哈哈出资设立并控股。 资料显示,华领国酒业成立于2013年11月,原名为领酱国酒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也是娃哈哈跨界投资 白酒留下的"印记"。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2013年11月系娃哈哈第二次"杀入"白酒领域的重要时间段(第一次是1994年在 重庆涪陵创办关帝酒厂,已关停),时任娃哈哈董事长的宗庆后在一场发布会上宣布,就进军白酒业 ...
半年报预警白酒“失速之年”:中秋旺季不再来?行业告别击鼓传花
华夏时报· 2025-07-15 22:41
行业现状 - 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刻价值重构,从依赖渠道囤货的"躺赚"模式转向深耕消费者需求的新路径 [1] - 消费场景萎缩、渠道库存压力陡增、价格体系承压三大难题倒逼行业转型 [1] - 2025年上半年白酒市场呈现深度调整态势:高端酒批价持续下探,库存周期延长,行业集中度攀升 [3] 业绩表现 - 顺鑫农业上半年净利润1.55亿-1.95亿元,同比暴跌53.85%-63.32% [2] - 酒鬼酒上半年净利润800万-1200万元,同比下滑90.08%-93.39%,营业收入5.6亿元左右,同比下降43% [2] - 金种子酒上半年亏损6000万-9000万元,新品馥合香系列未达规模效应 [2] 渠道与库存 - 经销商库存压力大,选择快速处理库存而非等待传统旺季涨价行情 [3] - 81.3%经销商认为2025下半年核心是维持现金流,仅12.5%关注利润 [5] - 经销商为周转现金流低价偷偷出货,零售市场无法消化高库存 [5] 消费趋势 - 餐饮收入增速回落至0.9%,直接影响白酒销售 [4] - 消费场景向家庭自饮和百元光瓶酒下沉 [3] - 节日效应减弱,价格涨不上去,消费回归理性 [4] 企业转型 - 贵州茅台加速从"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转变,推动商品与服务并重 [6] - 泸州老窖推出38度国窖1573并研发28度新品,开发冰饮、调配等新饮方式 [7] - 酒鬼酒开拓新渠道,与胖东来合作推出"酒鬼酒·自由爱"新品 [7] 未来展望 - 中秋前酒类市场承压,预计呈现"温和修复"态势 [5] - 行业分化加剧,头部企业稳健增长,区域中小酒企普遍承压 [8] - 低度化、年轻化及国际化成为酒企新突围方向 [8]
飞天茅台价格探底回升?消费新趋势引领白酒行业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6-28 20:03
中国白酒行业转型 - 行业正从"量价齐升"模式转向注重需求探索和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 [1] - 飞天茅台终端价格企稳在2000元以上 线下高端超市售价2599-2698元 专卖店零售价2100元 大宗购买可优惠至2000元/瓶 [1] - 线上平台低价属于引流策略 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需 [1] 茅台价格与需求分析 - 价格调整受行业周期性和消费降级影响 但作为社交/收藏优选的基本属性未变 需求依然强劲 [1] - 中秋、春节等传统旺季临近 消费需求有望释放并对价格形成支撑 [1] 消费场景变迁 - 传统商务宴请地位稳固 但家庭日常消费、朋友聚会等新场景崛起 [2] - 白酒主力消费群体年轻化 更倾向轻松愉快的消费氛围 [5] - 艾媒数据显示 家庭聚会(35%)、朋友相聚(32%)、商务宴请(28%)为前三大消费场景 喜宴/寿宴(25%)和个人小酌(20%)紧随其后 [2] 茅台战略转型 - 从"商务宴请符号"转型为"生活化载体" 激活真实消费需求 [5] - 推出生肖纪念酒、飞天文化酒等特别款 构建"品饮+收藏+文化认同"新场景 [5] - 在机场/城市核心区建立文化体验馆 提供沉浸式体验 [5] - 与阿里巴巴、京东合作 利用大数据触达新一代高净值消费者 [6] 行业变革方向 - 头部企业通过场景革命、年轻化破圈、文化价值深挖与数字化赋能开拓新市场 [6] - 茅台产品矩阵丰富带动购买频率提升 消费者在"爱自己"理念下增加消费 [5]
白酒挤泡沫,压垮经销商
凤凰网财经· 2025-06-23 21:35
行业现状 - 白酒批发市场被称为"白酒界宇宙中心",但当前商场萧条,商户开门时间延迟,物流车装不满发车 [2][3] - 经销商退掉仓库,只做"快进快出"生意,连接单都不积极,行业低迷前所未见 [4][5] - 2025年上半年白酒市场出现"多层崩塌",500元甚至300元以内的大众酒大面积价格倒挂 [7] - 数据显示价格倒挂严重程度:100-300元价格带占比35%,300-500元占比30%,500-800元占比31%,800-1500元占比21%,1500元以上占比10% [8] 价格动态 - 今年618期间,500ml飞天茅台"到手价"跌破2000元警戒线至1968元,五粮液"普五"一度跌破800元/瓶 [6] - 金王子酒从原价1100元/件跌至1000元以下,且持续下跌,早上995元下午跌至993元 [14] - 飞天茅台出厂价1169元/瓶,指导价1499元,二手市场曾炒至3000元以上,但如今2000元防线已崩塌 [36][37] - 龙年茅台从3500元进货价跌至3000元以下,蛇年茅台已跌至2000元区间 [43] 经销商困境 - 经销商年销售额从两三千万元缩水至1000万元,年收入暴跌超九成 [44] - 中小经销商利润率从5-8个点降至1-2个点 [44] - 疫情后白酒产量下降但上市酒企库存积压越来越多 [26] - 经销商被酒厂持续压货,从50万增至60万,否则不续约 [18][23] 市场变化 - 茅台干部大会提出"要树立强烈的市场导向",高端白酒正从"黄牛"转向"刚需" [45] - 申购茅台生肖酒人数从1000多人降至不到300人,创下新低 [38] - 原价茅台变得容易购买,去年需一年完成三瓶申购任务,今年四月已提前完成 [39] - 白酒行业从7000亿规模的造富神话诞生地变成泡沫出清的洗牌场 [8] 消费趋势 - 年轻人饮酒选择多样化,龙井精酿、威士忌酸、混调梅子酒等受欢迎 [47] - 好酒具有"人传人"效应,10人喝茅台8人会成回头客,但年轻人很少有机会喝到真正好酒 [52] - 市场上充斥"假好酒"会劝退年轻人,五粮液和国窖1573年产量仅2万吨,难以形成风气 [52] - 酒企营销手段老化,仍在沿用20年前的开盖扫码领红包活动 [54] 企业状况 - 酒企管理层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决策层老化 [56] - 茅台推出冰淇淋、与瑞幸联名酱香拿铁属创新之举,但多数企业营销敷衍了事 [57] - 目前只有高端酒(如飞天茅台)和口粮酒(如牛栏山、二锅头)能让经销商挣钱 [58] - 2024年上市酒企业绩漂亮,但可能是以卷死经销商为代价 [61] 行业转型 - 部分经销商开始自创品牌运营,每月利润可达两三万,比卖传统名酒更轻松 [60] - 经销商拓宽销路,门店电商两手抓,同行转卖以减少亏损 [63] - 禁酒令后行业不再围绕少数商务需求转,被认为更健康,当前关键是"活着"熬过周期 [63]
别让“勾兑陈年酱香酒”祸害行业生态
新京报· 2025-06-23 14:22
在2023年时,仁怀市人民政府就已出台《仁怀市酱香型白酒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生产经营者 对标签标识和广告宣传的真实性负责,严禁虚假标注年份、伪造生产日期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饶是如此,这些弄虚作假的行为依然猖獗,记者走访中就发现,这些"行业潜规则"并非个案。一个颇为 讽刺的事实是,记者的暗访并没有多少阻力,不少酒厂对于自己造假的手段侃侃而谈,似乎并没有多 少"地下""隐蔽"的 意识。这也在客观上说明,这种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酒厂自身也是见怪不怪了。 毫无疑问,这种市场乱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种勾兑,其实就是一种造假行为。用虚假宣传迷惑消费 者,用廉价酒精勾兑所谓陈酿,这是对消费者权益赤裸裸的侵犯。 据央视6月22日报道,在一些地方,部分商家为了牟取利益,用食用酒精勾兑,冒充纯粮酿造酒售卖。 个别商家虚构白酒的窖藏历史,以次充好,用"陈酿""老酒"等模糊概念误导消费者。 报道中提到,记者走访的贵州省仁怀市,个别酒厂就从外地采购酒精勾兑酒,当地灌装再调色,摇身一 变成"陈年酱香酒"。一些经销商甚至也完全不避讳,称自己的产品中含有50%的酒精酒,属于低端白 酒,但市场销量却十分可观,"诀窍"在于包装和宣传。 ...
茅台价格 “跳水”, 有回收商称:“快亏出一辆奔驰。”
搜狐财经· 2025-06-22 12:17
价格走势 - 25年飞天茅台原箱批发价6月19日报1980元/瓶,单日下跌20元,散瓶报1930元/瓶,单日下跌20元 [2] - 散装酒价格6月11日跌破2000元后持续下行 [2] 影响因素 - 商务宴请占白酒消费场景42.22%,消费场景减少直接影响高端白酒需求 [2] - 电商大促期间美团闪购推出上万瓶1499元限时抢购,京东投放10万瓶1499元产品,拼多多补贴价低至1840元/瓶 [3] - 线上低价策略导致线上线下价差扩大,冲击传统价格体系 [3] 市场反应 - 消费者可能因降价囤货或产生观望心态 [3] - 经销商遭遇近年来最深调整,部分开始低价甩货 [3] - 茅台经销商联谊会实施"稳市稳价"措施,限制电商/跨省供货并加强巡查 [3] - 回收商库存积压严重,武汉有回收商称亏损达"一辆奔驰"级别 [4]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面临高库存、增速放缓、动销疲软问题 [4] - 公司采取年轻化与国际化双轨策略应对市场变化 [4] 长期趋势 - 价格波动反映行业转型机遇,品牌通过年轻化与国际布局重塑价值 [5] - 高端白酒或进入回归消费本质的调整阶段 [5]
茅台,可能真的要崩了!
搜狐财经· 2025-06-18 11:06
茅台市场地位与象征意义 - 茅台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无可撼动,超越普通酒类消费品,成为身份象征和财富代表 [1] - 茅台曾被视作理财界"香饽饽",年收益率高达10%~12%,远超许多理财产品 [3] 近期价格下跌情况 - 自5月中旬以来,飞天茅台市场交易价持续下滑,原箱报价2020元/瓶,散瓶报价1970元/瓶 [5] - 电商平台价格战加剧,拼多多百亿补贴将茅台价格拉低至1840元/瓶 [6] - 有观点认为价格可能跌破1900元,消费者预期年内能喝上1499元的平价茅台 [5] 价格下跌原因分析 - 经济下行压力导致消费市场收缩,商务宴请与礼品市场受冲击,普通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9] - 政策层面禁酒令抑制公务消费,对白酒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9] - 行业供需失衡,头部企业盲目扩产导致供应过剩,库存压力增大 [11] - 线上电商冲击促使经销商低价抛售,市场价格体系陷入混乱 [11] 公司转型尝试与效果 - 推出酱香拿铁、茅台冰淇淋、酒心巧克力等创新产品,试图吸引年轻消费者 [13] - 打造i茅台平台,但转型尝试未达预期,茅台冰淇淋事业部解散,酱香拿铁热潮退却 [13] 行业面临的挑战 - 年轻人对白酒兴趣减弱,认为白酒与传统"爹味"文化关联,与价值观不符 [15] - 白酒高酒精度数口感令年轻人生畏,低度酒产品尝试效果不理想 [15] - 茅台价格下跌反映整个白酒行业在消费观念和市场需求变化下的困境 [15][17] 未来发展建议 - 需平衡高端市场与年轻消费者需求,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 [19] - 加强品牌与年轻消费者沟通互动,探索新商业模式和销售渠道 [19] - 价格下跌是市场环境、政策因素、行业竞争多重作用结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