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监督效能提升
icon
搜索文档
深化贯通协调 提升监督效能
监督机制优化 - 建立"线上+线下"沟通体系,线上通过政务协同系统搭建跨部门工作群实时共享监督动态,线下每季度召开由纪委监委牵头的联席会议研究跨领域监督难题 [2] - 制定跨领域问题线索移送管理办法,统一移送范围、要件和时限,搭建线上移送通道实现审计疑点数据与纪委监委系统实时对接 [2] - 出台巡审联动工作规程,明确巡察与审计同步进驻、资源共享机制,审计部门提前提供风险清单,巡察发现财务异常由审计延伸核查 [2] 数据与专业资源整合 - 建立监督数据共享清单整合审计、财政、统计等部门数据,涵盖资金流向、项目审批等关键领域,搭建"智慧监督"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实时碰撞 [3] - 从审计、财政、统计等部门抽调专业骨干与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监督组,建立跨领域专家库对专业技术案件进行"会诊" [3] - 推行纪检监察干部与专业部门人员双向交流,选派干部跟班学习并邀请业务骨干参与办案 [3] 专项监督协同模式 - 针对惠民资金、工程建设等领域建立四方联动机制,形成"审计查证—财政核策—行业研判—纪委追责"闭环链条 [4] - 对重大复杂案件实行"一案一专班",组建纪检监察干部、审计师、会计师联合攻坚组综合运用专业手段突破问题 [4][5] - 在审计组、巡察组中设立纪检监察联络员实时沟通监督重点,运用智能监督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异常情况 [5] 监督成果转化 - 针对专项监督发现的制度漏洞推动建立村级财务公开管理、惠民资金动态监管等长效机制 [5] - 建立整改成效"回头看"机制监督审计整改和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将典型案件转化为警示教育资源开展岗位风险排查 [5]
片区协作提升基层监督效能
片区协作机制 - 按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综合科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的组织架构,将全区6个乡镇(街道)、10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及相关科室划分为6个片区,实现监督执纪执法从"单兵作战"向"系统集成"转型 [1] - 实行片长负责制,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担任片长,全面统筹指导协调片区内工作,统一调度人员力量 [1] - 灵活运用"室组地""室组""组组"等多种联动监督方式,通过联合学习、监督、办信办案、调研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1] 制度执行与协作流程 - 制定片区联动协作工作机制,遵循"对口指导,协作配合"原则,由纪检监察室牵头指导,派驻组发挥"探头"作用,乡镇纪(工)委提供组织协调保障 [2] - 协作片区根据任务轻重、信访件复杂程度及办案力量强弱研判是否启动协作机制,对复杂案件按"一事一申请""一案一授权"原则经片长同意后启动 [2] 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 - 建立新进干部"双导师"培养模式:班子成员担任思政导师季度谈心,11名业务骨干担任业务导师定制指导计划 [3] - 推行实战练兵模式,通过以老带新、联合办案、联动监督等方式建立"以案代训、以干促学"机制,抽调新进干部参与重要案件查办 [3] - 制定《片区协作考评方案》将协作表现纳入评优依据,构建"洛地廉声"讲堂、专题培训等常态化培训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