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矛盾纠纷调处
icon
搜索文档
官方通报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事件
证券时报· 2025-08-03 08:21
事件经过 - 2025年7月22日17时30分许,李某某驾驶白色哈弗SUV与驾驶黑色奔驰SUV的侯某某在防城区江山镇狭窄村道因会车问题发生争议 [3] - 侯某某从车上拿出一本印有"行政执法"字样的证件向李某某亮证,并有随车人员说出李某某的姓氏和住址 [3] - 李某某曾向有关单位反映问题未获满意答复,于7月31日将行车记录仪视频上传互联网 [3] 调查情况 侯某某身份及证件情况 - 奔驰车女司机侯某某,28岁,系钦州市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民营企业)员工,非公职人员 [5] - 所亮证件系其丈夫黎某(防城港市上思县某镇消防救援站二级消防士)的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执法证》 [5] - 侯某某驾驶的奔驰车系2025年1月购买的二手车,购车价17.8万元,首付10万元,贷款7.8万元 [5] 个人信息泄露情况 - 事发时侯某某车上两名搭乘人员为其父亲侯某海及其年幼妹妹 [6] - 侯某海家与李某某父母家相距约800米,双方为未出五服的邻村表亲 [6] - 侯某海认识李某某及其父母,现场告知了侯某某有关李某某的家庭信息 [6] 报警处理情况 - 7月24日15时35分许,李某某到江山边境派出所报警,值班民警查看行车记录仪视频后认为属于一般纠纷 [8] - 7月31日21时10分许,侯某某等3人到派出所报警称车辆信息在互联网泄露后被套牌使用 [8] - 派出所派出1名民警和1名辅警陪同报警人前往李某某家中,但未达成调解 [8] 后续处理 - 防城港市将深刻汲取教训,认真全面整改,对违纪违法和失职失责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11] - 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已对出警民辅警严肃批评教育 [9] - 防城港市公安局已对宣传科科长和接电话辅警苏某某予以严肃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10]
解了“事结”又化“心结”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32
邻里纠纷调解案例 -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北里社区发生因凌晨4点手机闹铃和震楼器使用引发的激烈邻里冲突 李女士因神经衰弱报警 楼上邻居采取报复性闹铃设置 [1] - 民警介入后双方达成和解 李女士停止使用震楼器 楼上邻居取消闹铃并加装家居防护垫 矛盾通过执法调解得到化解 [1] 矛盾调解方法论 - 东花市派出所提出"心结"理论 强调矛盾化解需结合法理与情理 延迟处理会导致矛盾升级为"死结" [2] - 天坛公园设立"祈和驿站"矛调中心 通过环境氛围营造缓和对立情绪 创新采用庭院式调解场景提升解决效率 [2][3] 基层治理机制创新 - 东城公安推行"常驻+轮驻+随驻"多部门协同机制 整合公检法司妇联资源 建立"一事一议"到"类事规律"的标准化处理流程 [3] - 2024年起实施社区民警专职化改革 民警工作模式从"下社区"转为"在社区" 强化源头风险防控与主动发现问题能力 [3] 治理效能提升措施 - 建立"主动发现+多元参与"预防体系 通过驿站建设 社区机制完善和资源整合实现潜在风险源头化解 [3] - 重点培养民警三大核心能力:矛盾发现 情况分析和沟通协调能力 强调琐碎事务的精细化处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