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期健康险续保问题
icon
搜索文档
无法“续保”的短期健康险,先抛弃脆皮打工人
36氪· 2025-09-24 08:10
短期健康险产品特征 - 产品保费低廉,每年保费为300-600元,相当于每月1-2杯奶茶的开销,但能提供数百万元的住院保障 [10] - 保障内容广泛,覆盖一般医疗、重大疾病医疗、质子重离子医疗、疾病治疗津贴等十几项内容 [10] - 投保流程简便,无需体检,仅需3分钟勾选健康告知,投保年龄区间从出生30天至70岁,亚健康人群也可轻松购买 [13] - 部分高端产品如中间带新燕宝2024的Birkin包,年保费为15999元,提供最高600万保额,可在和睦家等高端私立医院就诊,12次门诊100%赔付 [7][9] 消费者画像与市场趋势 - 95后成为线上购险率最高群体,2024年线上购险率达84%,超越85后 [18] - 57%的消费者在购险时更关注性价比,促使短期健康险成为年轻人新宠 [18] - 职场白领健康问题突出,82.6%上班族日均睡眠不足8小时,长期久坐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率提高3倍多,颈椎病发病率提升60% [12]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策略 - 产品设计存在万元左右免赔额,将日常小病小痛排除在保障之外 [18] - 当投保人健康状况恶化或患病风险提升时,保险公司会以提高保费或拒绝续保的方式筛选掉高风险投保人 [18] - 核赔时若发现投保人存在未告知的健康信息,保险公司会直接援引《保险法》第十六条解除合同或拒绝续保 [23] 行业监管与法律环境 - 根据2021年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不能保证续保,条款中必须明确表述为“不保证续保” [21] - 近三年来裁判文书网关于短期医疗险续保的纠纷中,没有一例消费者胜诉案例,法院基本支持保险公司 [22] - 保险公司拒绝续保的常见理由包括“健康状况变化”和“未如实告知”,但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界限模糊,消费者维权困难 [23] 典型案例分析 - 消费者魏乔为孩子投保短期健康险后,孩子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在申请续保时被保险公司以首次健康告知未如实告知过敏性鼻炎为由拒绝,尽管该病史在首次续保时已被保险公司确认 [1][14][16] - 保险律师周平表示,每月都会接触到短期健康险续保问题的咨询,即便被查出4mm不到的结节也会被拒绝续保 [6] - 消费者维权过程耗时耗力,从立案到一审需3-6个月,若进入二审还需追加3个月,高昂成本让多数人望而却步 [23]
无法续保的短期健康险,先抛弃脆皮打工人
虎嗅· 2025-09-23 22:04
短期健康险产品特性 - 产品年保费在300元至600元之间,相当于每月1至2杯奶茶的开销,但可提供数百万元的住院医疗保障 [15] - 高端医疗险产品年保费达15999元,提供最高600万元保额,覆盖私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例如12次门诊100%赔付,之后按50%赔付 [12] - 保障内容通常覆盖一般医疗、重大疾病医疗、质子重离子医疗、疾病治疗津贴等十几项 [15] 消费者画像与市场趋势 - 2024年95后线上购险率达84%,首次超越85后成为线上购险率最高群体 [28] - 57%的消费者在购险时更关注性价比,促使短期健康险成为年轻人新宠 [28] - 消费者投保短期健康险主要动机为缓解健康焦虑,并将其视为应对医疗资源紧张的确定性保障 [11][15][18] 行业运营与风险管控 - 保险公司在核赔或续保时会对健康状况恶化的投保人采取提高保费或拒绝续保的方式,以降低理赔风险 [19][29] - 行业普遍设计万元左右的免赔额,将日常小病小痛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 [29] - 保险公司常援引《保险法》第十六条,以“健康状况变化”和“未如实告知”为由解除合同或拒绝续保 [37][38] 监管框架与法律环境 - 根据2021年银保监会规定,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不能保证续保,条款中需明确表述“不保证续保” [34] - 在短期健康险拒绝续保的纠纷中,法院基本支持保险公司,近三年来相关纠纷没有胜诉案例 [36] - 维权过程时间成本高,从立案到一审需3至6个月,若进入二审还需追加3个月 [39] 产品设计与消费者认知差异 - 产品通过低额保费和灵活周期吸引年轻健康人群,形成保险公司偏好的“低风险池” [28] - 消费者普遍不清楚“不保证续保”条款的潜在影响,易在健康告知环节出现轻微未告知行为 [19][39] - 高端医疗险产品名称具有营销吸引力,例如对标奢侈品的“Birkin包”,使消费者产生高性价比感知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