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投资估值
搜索文档
注重文化融合 跳出报表估值 产业资本献策并购整合“道”与“术”
上海证券报· 2025-11-13 01:51
并购市场改革与趋势 -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市场新一轮并购潮轮廓初现,一批创新案例密集落地[1] - “并购六条”发布后的重大资产重组中,科技类并购占比达50%,同比增长287%[4] - 并购目的转变为促进产业发展、打造龙头企业,尤其体现在集成电路等行业[5] 监管政策导向 - 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将继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优化规则体系,落实“并购六条”[1] - 监管方向是提升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打造适配科技创新和外资需求的并购重组制度环境[1] - 旨在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并购市场秩序,支持各类优质并购案例加快落地[1] 跨境并购的关键成功因素 - 跨境并购需熟悉国际惯例、法律法规,学习运用好国际规则是最基本要求[2] - 投资并购的核心是价值创造,通过增加资源储量、扩大产能来提升股东价值[2] - 成功的跨境并购需完成价值发现、价值实现和价值提升三个环节[2] - 文化整合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并购后的企业运营效果,需应对文化冲突,实现双向融入[3] - 整合是系统工程,需从文化、业务、运营多个层面推进,实现国内外业务互动融合[3] 硬科技企业并购的挑战与估值 - 硬科技企业因暂未盈利面临估值难题,存在投资高峰期财务报表“难看”与量产後报表“靓丽”的“时差陷阱”[5] - 评估硬科技企业需跳出报表看企业价值,很难直接从报表看出核心竞争力[5] - 估值应“看懂交易”和“看懂行业”,厘清并购逻辑,并根据行业特性具体分析[6] - 不同产业链环节估值逻辑不同,晶圆代工企业更关注资产规模、资本投入,芯片设计公司更侧重收入成长性、研发投入[6] - 可尝试多元估值方法与国际接轨,境内偏好PE法,境外常用EV/EBITDA法[6] 行业特定并购实践与展望 - 集成电路行业将并购视为必修课,以“龙头牵引,多元共生”为目标推动产业并购[5] - 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在关键环节仍有较长路要走,需通过持续并购整合来推动[5] - 以EDA行业为例,国际巨头每年推进多起并购,国内产业应注重形成良性整合机制,避免短期行为[5] - 跨行业并购应避免急功近利,从产业长远发展角度出发,通过成功案例形成示范效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