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并购

搜索文档
活动报名倒计时 | 关税战背景下中国企业并购的机遇和挑战
Refinitiv路孚特· 2025-07-03 17:56
全球贸易格局与跨境并购 - 自2025年以来全球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革 关税战与地缘政治因素正深刻影响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 [1] - 海外优质资产并购中 政策合规、融资成本及交易结构等问题已成为跨境并购核心议题 [1] - 具备产业协同、技术互补及市场拓展潜力的跨境并购项目仍受广泛关注 [1] LSEG北京研讨会信息 - 活动日期为2025年7月10日15:00-17:30 地点在LSEG北京办公室东方广场东一区18层 [2] - 议程包含中国并购市场上半年回顾、中资企业出海观察、跨境并购新机遇等主题分享 [2] - 活动提供精致小食饮品 食物成分信息将现场标注以避免过敏 [3] 演讲嘉宾背景 - 贺佳拥有22年投行经验 现任银河证券投行委并购组负责人 曾任高盛中国及中金公司高管 [4] - 刘维明为经济学家 研究方向包括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 被称为"最具前瞻性的金融家" [5] - 刘成伟擅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跨境并购 其微信公众号ListCo在资本市场领域有广泛读者 [6] - 冯凯为LSEG高级投行数据经理 负责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并购数据及财务顾问排行榜 [7] - 凌聿丰拥有20年金融信息解决方案经验 擅长将复杂金融数据转化为市场洞察 [8] LSEG投行解决方案 - LSEG Workspace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帮助投行快速获取资讯并保持竞争优势 [11] - 解决方案支持多设备同步 包括台式机、移动设备和平板电脑 [13] - 系统具备自适应人工智能搜索功能 可快速呈现公司基本面、并购交易等核心数据 [14] - 用户可定制主页 通过键盘快捷键获取价格、新闻等重要信息 [15] - 解决方案支持全球内容访问 帮助投行人员随时随地掌握市场动态 [16]
2025年A股上市公司跨境并购流程及审核要点
梧桐树下V· 2025-07-01 18:39
中企跨境并购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中企国际化能力提升 海外投资需求显著增长 [1] - 跨境并购成为高效海外市场拓展方式 呈现新特点与趋势 [1] - 交易涉及复杂资金运作 审批流程及法律规则是关键难点 [1] A股跨境并购重组市场动态 - 未提供具体数据 但强调需关注政策变化及行业分布趋势 [2][24] 证券监管体系与跨境交易方式 - 中国证券监管体系对跨境交易实施分层管理 [6][8] - 上市公司跨境交易主流模式包括联合并购基金 债券融资及现金交易 [23][24] 现金交易分类及流程 - **非重大资产重组**:流程简化 无需证监会核准 [10] - **重大资产重组(非借壳上市)**:需满足资产总额/营收/净资产任一指标超上市公司对应项50% 触发证监会审核 [12][24] 境内外合规监管审查 境内监管 - **发改部门**:敏感项目需国家批准 非敏感项目3亿美元以下由省级备案 [16] - **商务部门**:敏感行业/地区项目需核准 其他实行中央/地方分级备案 [16] - **外汇银行**:所有境外投资均需办理外汇登记 [16] 境外监管 - **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普遍 控股权变更可能触发牌照审查 [18] - **反垄断审查**: - 美国标准:被收购方在美资产或营业额超1 195亿美元需申报 [18] - 奥地利标准:全球合并营业额超3亿欧元且奥地利境内超3 000万欧元需申报 [18] - **国家安全审查**: - 澳大利亚:政府背景投资者持股≥20%或收购澳企≥10%股权需审批 敏感行业无豁免 [18] - 主要经济体均设专门审查机构(如美国CFIUS 德国联邦经济事务部) [18] 跨境并购案例与课程内容 - 典型案例包括大叶股份收购AL-KO 紫光股份收购新华三 英飞特收购欧司朗数字系统 [25] - 课程涵盖市场动态 交易模式解析 法律审核要点等实务内容 主讲人为德恒律所合伙人杨敏律师 [25]
知名机构,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5:55
(原标题:知名机构,发声!) 并购退出方式正在蓄势 在此次研讨会上,安永华北区战略与交易咨询主管合伙人朱盎以最新市场数据,阐述了近年中国股权投 资市场退出的分布特征,包括方式、行业、地区等方面。 近年来,受资本市场IPO监管的影响,IPO估值下降以及投资机构对流动性需求的增加,投资机构也在 寻求更多元化的退出路径。在对比了美国股权投资市场中并购退出的现状及相关成因后,朱盎表示,中 国控制权并购市场趋于活跃,并购退出方式正在蓄势,但整合过程将是长期的。 【导读】香港公司治理公会、安永、奋迅·贝克麦坚时等详解港股基金退出与并购秘籍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 2024年1月至今,香港恒生指数最高涨幅达65.43%。在此背景下,作为重要的资本运作平台,在基金投 资退出与企业并购领域,港股市场的作用愈发凸显。 6月24日,"港股市场的进与退:基金投资退出路径与并购实务"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安永大楼成功举办,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基金报、安永(中国)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奋迅·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及思 治企业咨询联合主办。 围绕港股市场基金退出策略与并购实务,香港公司治理公会、安永、奋迅·贝克麦坚时等机构与会者进 行了深度探讨。 ...
知名机构,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5:03
港股市场基金退出与并购专题研讨会 - 2024年1月至今香港恒生指数最高涨幅达65 43% 凸显港股作为资本运作平台的重要性 [2] - 研讨会聚焦基金退出路径与并购实务 由安永 奋迅·贝克麦坚时等机构联合主办 [2] - 香港正成为内地企业资产重组 收购兼并及基金退出的核心国际市场 [2] 并购退出趋势 - 受IPO监管趋严及估值下降影响 投资机构转向多元化退出路径 控制权并购市场活跃度提升 [7] - 美国市场并购退出经验显示 中国并购退出方式处于蓄势阶段 但整合周期较长 [7] - 并购需关注财务尽调风险 交易结构设计及交割后财务事项 [7] 港股基金退出关键问题 - Pre-IPO投资需明确回购权 否决权等特殊股东权利在上市前后的适用边界及终止时点 [11] - 香港联交所对不同类型投资人设置差异化锁定期 投票权委托安排可能影响减持义务 [11] - 2025年港股IPO升温背景下 Pre-IPO投资人参与基石投资需关注限制条件及豁免路径 [11] 跨境并购法律焦点 - 法律尽调需优先评估贸易合规风险 包括经济制裁 供应链安全及数据跨境传输限制 [15] - 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反垄断审查趋严 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频率增加 [15] - 香港上市公司并购需遵守收购合规要求 董事职责及监管规则指引 [15] 港股并购估值与税务 - 香港交易所2024年6月更新估值披露指引 细化代价基准与业务估值要求 [17][18] - 常见估值方法需结合上市规则 明确披露时点 程度及监管重点 [20] - 人民币/美元基金架构税务处理差异大 需关注7号公告对间接股权转让的税基认定 [21]
北京IB活动邀请 | 线下研讨会:关税战背景下中国企业并购的机遇和挑战
Refinitiv路孚特· 2025-06-24 14:39
活动背景 自2025年以来,全球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关税战与地缘政治因素正深刻影响中国企业的"走出 去"战略。尤其在海外优质资产的并购过程中,政策合规、融资成本及交易结构等问题,已成为企业跨 境并购的核心议题。 尽管挑战重重,机遇仍在。具备产业协同、技术互补及市场拓展潜力的跨境并购项目,依然受到广泛 关注与青睐。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将在北京举办线下研讨会,届时,与会者将共同探讨中 国企业在2025年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潜在机遇,并深入交流科技在投行业务中的应用经验与独 特优势。 活动信息 日期: 2025年7月10日 时间: 15:00 - 17:00 地点: LSEG 北京办公室 | 东城区,东方广场东一区18层 活动议程 14:30 - 15:30 签到 15:00 - 15:20 主题分享:中国并购市场上半年回顾 15:20 - 15:40 主题分享:全球关税冲突中的资本嗅觉 15:40 - 15:50 茶歇 15:50 - 16:10 主题分享:上市公司跨境并购新机遇 16:10 - 16:30 圆桌讨论 16:30-17:00 活 动结束 茶歇&讨论交流 演讲嘉宾 刘成伟 律所合伙人 ...
跨境并购案例频现A股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6-21 02:38
◎记者唐燕飞 据国信证券统计,电子、汽车、有色金属行业年内各披露了10项跨境并购项目,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并列 第一。民营企业成为跨境并购的主力军,共发起了64起跨境并购,占比高达75%。 5月30日,至正股份披露《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 告书(草案)(修订稿)》,拟收购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99.97%股权,置出至正股份全资子公 司上海至正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标的公司系全球前五的半导体引线框架供应 商。"引线框架为芯片的重要载体。国内高端封装材料和国外厂商相比产能相对较小。通过本次交易, 至正股份有望补足境内半导体材料的短板。"一名业内人士表示。 深化技术储备,也是科技企业开展并购的出发点之一。6月14日,东山精密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香港超 毅拟收购索尔思光电100%股份,以及公司认购其可转债,合计投资不超过59.35亿元。3月7日,欧圣电 气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收购一家德国清洁设备制造商100%股权,交易金额不超过1750万欧元。 "新兴产业是典型的硬科技产业,具有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技术壁垒高等特点。在此背景下,中 国企业通过跨境并购整 ...
佳禾智能拟10亿元收购德国拜亚动力,品牌溢价转化为利润待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09:41
公告显示,目前佳禾智能主要以ODM模式与终端品牌商开展业务合作,逐步拓展自主品牌业务、提升 业务附加值是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之一。BDKG依托深厚的品牌底蕴,自主研发、制造和销售品牌产 品,在全球高端专业音频产品领域取得较高认可度。 南方财经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东莞上市公司佳禾智能近日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佳禾国际计划以1.22亿欧元(约合10亿元人民币)初步 对价,收购德国知名音频设备品牌拜亚动力(beyerdynamic)全部股份及相关股东借款。最终交易金额 将根据交割日财务数据确定。目前,佳禾智能已启动审计、评估及境外投资审批程序。 拜亚动力成立于1924年,是全球专业耳机市场的领先品牌。BDKG定位于高端音频领域,销售网络覆盖 欧洲、美国、中国等全球主要市场。凭借卓越的音频技术、精湛的德国制造工艺和持续的创新能力, BDKG在全球专业耳机市场享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并多次获得国际设计和音频奖项等。财报数据显示, 2024年BDKG实现营业收入8445.1万欧元,同比+16.57%;净利润854.3万欧元,实现扭亏为盈。 佳禾智能董事会认为,此次交易将显著提升公司自主品牌收入及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 ...
Goheal:收购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控股权,要闯过哪几道“隐性门槛”?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53
在资本市场的棋盘上,控股权并购绝非只是"出价最高者得"。尤其是在香港资本市场这个既开放又高度监管的舞台上,想收下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不仅 要能拍出好价,更要闯过一道道"隐形门槛"——门里是资源和主动权,门外则是监管、合规与高悬的问责机制。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作为专注跨境并购的操盘者,我们发现,许多投资者对港股并购仍停留在"先谈价格、再走流程"的阶段性思维中,殊不知,真 正决定交易能否落地的,不是估值模型的精美程度,而是你是否了解这几道隐形关卡背后的监管逻辑与实操策略。 第一道门槛,是"红线在前"的法规陷阱 "持股超过30%必须发起全面要约收购"——这是很多收购方眼中港交所最"硬核"的一条监管红线。 举个例子,一家中资企业在港股市场通过连续增持,持股比例从28%跃升至31%,立刻就被要求向剩余全部股东发起全面收购,要么买下所有人,要么退一 步海阔天空。而这个"一步"的成本,可能会让收购计划从盈利变成巨亏。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在实际案例中就多次协助客户设计股权比例"游走 区",通过协议安排、投票权委托等方式,避免"踩线"带来的成本失控。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此外,别以为买下控股权就能马上 ...
Goheal:行业风云变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如何改变行业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4-30 16:55
行业并购重组趋势 - 行业格局重塑呈现跨越式跃迁,并购重组成为资源洗牌、技术跃迁和竞争格局重塑的关键手段 [1][3] - 新"国九条"政策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尤其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4] - 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2024年并购交易金额比历史均值暴涨50%以上 [4] 政策驱动与行业集中度 - 科创板企业并购效率显著提升,小额快速审核通道使重组从立项到落地仅需四个月 [4] - 国有资本在"三个集中"战略下主导横向并购,军工、能源等行业CR5从五成跃升至七成以上 [4] - 央企和地方国企通过并购加速行业整合,头部企业市占率快速提升 [4] 技术并购与产业重构 - 人工智能领域85%的并购案例聚焦算法、算力等底层模块的补齐与加强 [5] - 头部AI企业通过并购垂直应用公司实现全链条布局,市占率从18%跃升至34% [5] - 传统制造业27%的并购涉及半导体、新能源等高附加值领域,推动产业链升级 [5] 马太效应与竞争格局 - 计算机行业TOP10企业通过并购新增专利数量占全行业82%,中小企业技术代差扩大 [6] - 半导体领域超四成并购标的为未盈利的研发期企业,通过"资本输血型并购"押注未来技术 [6] 跨境并购与全球化布局 -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金额同比增长68%,集中在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等领域 [7] - 跨境并购通过收购欧洲技术企业绕开贸易壁垒并提升全球市场话语权 [7] 行业未来展望 - 并购重组通过政策驱动、技术重构和全球化布局改写资源流动与竞争逻辑 [8] - 行业可能走向头部企业主导的寡头化,或受新技术革命与地缘政治影响重新洗牌 [10] 公司背景 -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专注于全球并购控股,业务涵盖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并购重组及资本运作 [10]
上市公司+PE,买了一辆自行车
投中网· 2025-03-18 21:45
跨境并购交易 - 由观砚投资联合中路股份收购高端自行车品牌Factor Bikes约53%股份,交易金额3816万美元(约2.76亿元人民币)[3] - 交易通过老股收购和增资结合完成,观砚投资以1989.58万美元收购29.55%股权并增资300万美元,中路股份以1326.39万美元收购19.70%股权并增资200万美元[4] - 交易完成后观砚投资持股约32%,中路股份持股约21%,管理层持股约25%,环法冠军Chris Froome持股约9%[4] Factor Bikes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7年,由阿斯顿马丁与Bf1 systems合作研发,专注高端公路自行车[4] - 产品以高性能、空气动力学设计和碳纤维工艺著称,定价8000-10000美元起,2019-2024年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超40%[4] - 市场覆盖欧洲、北美和亚洲,在中国仍属小众但通过电影《破风》提升知名度[4] 投资逻辑与行业趋势 - 观砚投资看好骑行从通勤转向户外运动的长期趋势,预计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高端公路自行车市场[5] - 中国高端公路车市场年增速达50%-70%[6] - 奢侈品行业结构性变化:传统奢侈品萎缩(2024年中国市场下降18%-20%),但高端户外增长显著(始祖鸟中国增速超53%,Lululemon中国净营收增40%)[6][7] 跨境并购策略 - 投资机构采用"海外优秀品牌+中国市场"模式,案例包括众为资本收购Frette、红杉收购Ami和Marshall等[8] - 当前一级市场投资向两端分化:VC/FA孵化和跨境并购,后者虽门槛高但可能成为新出路[8] 交易方背景 - 中路股份为"永久"自行车母公司,拟通过合作获取国际顶级碳纤维自行车技术并推动品牌出海[4] - 观砚投资核心团队来自摩根士丹利亚洲PE基金,代表案例包括KAPPA、百丽、飞鹤乳业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