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投资并购

搜索文档
“硬科技”并购有何关键?北方华创、国科天成、华泰联合证券等联合分享
券商中国· 2025-03-31 17:02
硬科技投资并购的底层逻辑 - 并购是推动半导体等硬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手段 可加速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 帮助企业追赶全球领先水平 [1] - 并购成功的核心要素包括标的技术合作成熟度 团队稳定性以及创新能力 [1] - 民营产业化路径在国内并购逻辑中效率最高 尤其是拥有上市公司平台的企业 具备资源整合 融资能力和支付便利性优势 [1][8] - 财务投资人角度并购仍面临挑战 但未来可能逐步成熟并形成突破 [1][8] 中关村战新基金 - 规模100亿元的中关村战新基金正式对外发布 [2] 北方华创并购战略 - 北方华创拟通过受让股份取得对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控制权 [3]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排名中 北方华创从第八跃升至第六 但与第五名相差60亿—70亿美元规模 [3] - 半导体装备产业是技术 资金和人才高度密集的产业 需通过并购加快产品布局 [3] - 北方华创肩负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安全自主可控发展的责任 需向更先进制程延展 [3] - 公司规划在"十五五"期间向更高台阶迈进 市值需进一步提升 [3] 国科天成并购策略 - 国科天成主要从事光电核心探测器及半导体工艺研发生产 2024年8月上市 [4] - 并购与内生式发展相辅相成 重点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企业 [4][5] - 并购标的需满足四个维度:技术合作成熟度 团队契合度 创新研发能力 团队稳定性 [5] 新紫光集团整合 - 新紫光集团由原紫光集团更名而来 2022年起开展深度重组 [6] - 深度整合后行业覆盖范围缩小至半导体 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三大领域 [6] - 强调在大制造 大研发 大市场三方面统筹 成立三个总部推动工作 [6] - 调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实行股权激励 鼓励内部创业 [6] 并购重组市场现状 - A股市场并购重组热潮中 实际落地项目数量仍太少 [7] - 财务投资人与产业投资人关注重点不同 财务投资人转型并购基金面临运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的困境 [8] - 并购基金退出周期长 不确定性高 模式尚未成熟 [8]
“硬科技”并购有何关键?北方华创、国科天成、华泰联合证券等最新分享
证券时报· 2025-03-31 12:20
文章核心观点 - 并购是推动半导体等“硬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手段,能加速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提升企业竞争力,不同企业在并购中有不同考量和策略,财务投资人并购目前面临挑战但未来可能突破 [1] 分组1:论坛总体情况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硬科技投资与发展”平行论坛上,嘉宾就“硬科技投资并购的底层逻辑”展开对话 [1] - 规模100亿元的中关村战新基金正式对外发布 [1] 分组2:北方华创观点 - 北方华创拟受让股份取得芯源微控制权 [3] - 从产业发展规律看,北方华创虽排名上升但与全球前五企业在规模和产品布局上仍有较大差距,并购整合是加快产品布局的有效手段 [3] - 北方华创作为市属和行业龙头企业,肩负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安全自主可控发展的责任,半导体装备需向更先进制程延展 [3] - 北方华创作为上市公司,为产业发展希望提升市值,“十五五”期间规划向更高台阶迈进 [4] 分组3:国科天成观点 - 国科天成主营业务是光电核心探测器及相关技术研发生产,2024年8月上市 [5] - 外延式增长与内生式发展相辅相成,国科天成通过上下游合作找并购标的,优先选优秀团队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 [5] - 国科天成关注并购标的四个维度,即技术合作成熟度、团队契合度、创新研发能力和团队稳定性 [6] 分组4:新紫光集团观点 - 新紫光集团2024年由原紫光集团更名而来,2022年起开展大量深度重组 [7] - 深度整合后,行业覆盖范围缩小到半导体、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于行业三大领域,强调在大制造、大研发、大市场方面统筹 [7] - 集团成立三个总部推动工作,调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行股权激励,鼓励内部创业 [7] 分组5:华泰联合证券观点 - 当前A股市场掀起并购重组热潮,实际落地项目太少,不用担心垄断问题 [9] - 财务投资人和产业投资人、国资和民营投资人关注重点不同,财务投资人转型并购基金存在困境,模式目前不成熟但未来可能突破 [9] - 国内并购逻辑中民营产业化路径效率最高,有上市公司平台的主体优势显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