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私人部门指标
icon
搜索文档
纽约联储前官员:过早降息风险在于重燃通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09:43
美联储政策行动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3.75%–4% [1] - 美联储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标志着自2022年启动的量化紧缩周期阶段性结束 [1] 对降息风险的评估 - 过早降息最大的风险是重新引发尚未明确回落至2%目标的通胀压力 [1][2] - 在劳动力市场紧张(失业率为4.3%)和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财政刺激(“大而美法案”)叠加下,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削弱近期在抗通胀方面取得的进展 [2] - 当前降息可能释放出美联储更重视短期增长而非锚定长期通胀预期的信号,若通胀重新加速,可能迫使未来采取更激进的紧缩政策 [2] 对降息幅度及经济影响的看法 - 考虑到潜在需求强劲、财政支出注入、就业及消费数据强劲,即便是25个基点的温和降息也可能产生过度刺激而非力度不足的效果 [3] - 倾向于不支持降息或超过25个基点的降息,只有在经济出现明确且持续恶化时才应考虑进一步宽松 [1][3] - 将当前美联储认为通胀基本正常(除关税影响外)的立场与疫情初期“通胀是暂时的”承诺相类比,认为必须对此保持谨慎 [3] 对数据可靠性的看法 - 在政府数据有限的情况下,私人部门指标(如信用卡交易数据、采购经理指数)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但其范围相对较窄且更易出现波动和修订 [3][4] - 私人数据应结合背景谨慎解读,尤其是在制定高度依赖数据可靠性的政策时 [4] - 美联储的“褐皮书”报告结合私人数据,能为美联储提供较全面的实时现实反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