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陈晨星:女性以独特智慧与魄力,成为推动资本、技术与产业共振的关键变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8: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金融赋能民营经济的政策举措接连出台,首部民营 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更是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5月16日,"创业投资与民营经济绽放女性力量"闭门沙龙在北京成功举办。在欢迎致辞环节,21世纪经 济报道执行总编辑陈晨星指出,最近几年,全球经济格局经历深刻变革,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浪潮 中,中国民营经济的韧性、活力与创造力令世界瞩目。而在这场变革中,女性力量正以独特的智慧与魄 力,成为推动资本、技术与产业共振的关键变量。 "今天的闭门沙龙,我们汇聚了智库专家、股权投资、科技独角兽行业等多元领域的杰出女性代表,重 点围绕两大主题展开探讨。"陈晨星说。 一是,中美经贸会谈目前取得实质性进展与宏观经济变局下,如何把握民营经济的突围机遇。二是,女 性决策者的差异化视角,如何为投资策略与创业创新注入新动能。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大家在"低头 赶路"的同时,也能"抬头看天"。 随后,陈晨星介绍了《21世纪经济报道·创投版》的发展情况。她表示,《创投版》自2010年创立以 来,对股权投资行业的成长路径一直保持密切关注,对资本 ...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
证券日报网· 2025-05-18 19:28
外资布局与投资策略的双向驱动 - 中国市场保持开放姿态,欢迎外商来华投资,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政策不会因中美关税问题而改变 [2] - 中国资本市场企业估值相对较低,具备超大规模市场、丰富人力资本储备和制度型开放等独特优势 [2] - 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国外机构投资者可为国内市场注入长期资本,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3] - 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可分散创新投资高风险,鼓励社会资本流向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3] - 国际资本参与伴随成熟治理理念与监管标准,倒逼国内企业完善治理结构,提升市场稳定性与竞争力 [3] - 企业需苦练"内功",加强科技创新、降低成本、扩大"朋友圈",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3] - 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双轮驱动是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的重要策略 [3] 国内循环的深层改革与内需激活 - 国内大循环面临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效能未达预期、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结构性堵点 [5] - 打破地方本位主义、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首要任务,需消除人员、资本、数据、技术等要素流动壁垒 [5] - 若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未达预期,需在2025年三季度至四季度适时加码以提振信心、激发内需 [5] - 民营经济需规范涉企执法、推动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型,以稳定预期、释放活力 [5] - 短期挑战为内需不足,表现为居民消费能力、意愿和场景有待提升,需通过就业优先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等措施提振消费 [6] - 中长期挑战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需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