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赋能养老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 银龄生活“未来已来”
新华财经· 2025-10-30 21:56
新华财经北京10月30日电(欧阳迪娜、孙广见)10月29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四川经济研究中心承办、成都银发经济产业联盟协办的银 发产业论坛在成都温江召开,作为"2025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成都老年健康发展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围绕银龄生活产品与方案创新、资本 赋能、联盟助力等热点领域进行深入探讨,来自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的嘉宾从各自实践出发,提供方案、阐发观点、凝聚共识,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 发展。 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潘海平在致辞中表示,银发浪潮既是时代考验,更是发展新机,既是社会责任,更是广阔蓝海。当前各地银发产业蓬勃发展,智慧养 老点亮晚年生活,康复辅具提升晚年生活,老年文旅丰富精神世界,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完善。 科技+养老,银龄生活焕发全新可能 从智家康养到资本助力硬科技赛道,科技将怎样改变银龄生活?年会分论坛上,嘉宾围绕科技赋能勾勒出多元的智慧养老图景。 彭州在活动现场紧扣银发经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聚焦"睡眠+疗愈"细分赛道,发布15项疗愈机会清单,推出六大乐活线路,每条线路都融入适老巧思,意 在让银龄生活健康有趣。彭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婷 ...
“苏适养老”引领产业创新融合新风向
江南时报· 2025-10-30 13:09
来自南京御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穿上防摔服,模拟老人跌倒的场景,在摔倒的一瞬间,防摔 服背部、臀部的气囊立刻弹出,像"隐形的手"托住身体,头部气囊及时展开,缓冲了头部的冲击。 老年人多患有骨质疏松症,跌倒时极易发生骨折。老人摔倒后,年均护理费用可能增加约2.8万元。南 京御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刘斌介绍,"御风智能防摔服"脱胎于载人飞行器防护装置和 无人机降落伞,内置高精度运动传感器,可在跌倒发生的毫秒内识别危险姿态,在瞬间启动气囊弹出机 制,大大降低骨折等严重伤害的风险。针对记忆力减退的长辈,防摔服还配置定位芯片,子女通过手机 就能查看老人位置,万一发生意外,还能自动发送求救信息。 江苏是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和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截至2024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 口2175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25.5%,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江苏国际养老服务博览会自2012年创办 以来,已成长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养老服务专业展会。本届老博会的成功举办,不 仅为国内外养老服务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合作交流平台,更全方位展示了"苏适养老"服务品牌的深厚内涵 与创新活力。 "整体方案中 ...
西湖区首家酷炫又时尚的 银发Mall来了
每日商报· 2025-10-10 10:41
近日,由西湖城投集团打造的西湖区首家综合性康养生活方式体验中心银发西溪Mall正式试营业。 这里的布局涵盖卧室、客厅、餐厅、厨房、卫浴等核心生活场景。语音控制的"小智管家"可以轻松 开关灯光,厨房台面具备智能升降功能,卫浴区安装了感应扶手和抗菌材质设施……这些设计不仅适用 于新建住宅,也可通过嵌入式改造适配普通家庭,让"适老"不再是大动干戈的工程。 银发西溪Mall的打造标志着西湖区养老模式正从"传统照料"向"科技赋能"转型。"我们希望通过科 技,不仅延长生命的长度,更拓展生命的宽度与广度,有AI更有爱。"银发西溪Mall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里不仅是聚焦"银发族"生活服务的创新空间,更是一座融合AI、物联网、智能硬件等前沿科技 的"未来养老体验场"。项目集康养生活、文娱社交、智能体验、健康管理、商业服务等于一体,布局了 6大特色场景,13个功能板块,超100项服务、1000款产品可体验、购买。 在一楼的科技4S体验馆,陪伴型机器人、脑波助眠器、智能助行外骨骼等智能设备一应俱全。其 中,西湖康养集团即将首发的第一代康养机器人备受关注。 不同于早期以陪伴为主的机型,这款机器人实现了"紧急响应+生活服务"双功能—— ...
阳光人寿浙江分公司:以责任与温度传递保险力量
齐鲁晚报· 2025-08-15 07:27
公司服务升级举措 - 公司通过主动上门服务解决客户保单变更难题 包括驱车几十公里协助客户获取关键证明并在客户住所完成手续 [2] - 公司在柜面提供细节关怀服务 包括提供饮用水 防暑包 老花镜和爱心座椅等设施 [2] - 公司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展金融安全宣传活动 面向中外客商讲解反洗钱 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防范知识 [4] - 公司针对外籍客商提供英文版宣传材料并使用简单英语沟通 跨越语言障碍传递金融安全理念 [4][6] - 公司组织爱心助农活动 通过认购鲜桃和参与采摘支持农户增收和乡村振兴 [5] - 公司在桃园开展金融知识微课堂 结合农业场景向农户传授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识别技巧 [7] - 公司与社区党支部签署党建共建协议 计划建设智慧养老服务站配备智能终端和健康监测设备 [9][11] - 公司通过科技赋能养老 为农村老年群体提供在线问诊和健康管理等便捷服务 [11] 行业价值体现 - 保险行业通过理赔金支持帮助客户渡过难关 体现雪中送炭和长期守护的价值 [2] - 行业服务从传统柜台延伸至田间地头 社区乡村和市场等多元化场景 [1][2][4] - 行业通过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升公众风险防范能力 尤其在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领域 [4][7] - 行业探索保险与社区共建模式 推动科技赋能养老和缩小城乡差距的创新实践 [9][11]
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提请一审 积极构建首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北京商报· 2025-07-24 21:17
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立法进展 - 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 [2]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514万人占比23.5%预计2030年占比将超过30%达到重度老龄化水平 [2] - 《条例》定位于北京市养老服务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规系统总结固化北京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等经验做法 [2] 条例框架与四方责任 - 《条例(草案)》共设9章68条涵盖养老服务规划和设施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服务等 [3] - 创新提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有责家庭"有机结合的发展方针 [3] - 政府强化基本养老保障完善政策体系市场突出机制作用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 [3] - 社会创新互助养老模式鼓励组织参与家庭明确子女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义务 [4] 首都特色服务体系 - 以"老老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 [5] - 完善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现资源纵向贯通 [5][6] - 重点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突出助餐医养结合等服务强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 [6] - 推进京津冀区域协作健全异地就医结算等制度支持康养产业发展 [6] 分层供给与产业促进 - 兜底保障特殊群体普惠服务扩大覆盖面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品质化需求 [7] - 分类发展养老机构确保不同收入群体获取相应服务 [7] - 加强产业促进和科技赋能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智慧养老等产业发展 [7] - 保留传统服务方式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7]
沉浸体验未来养老,北京老博会将在十月举办“智”敬银发族
新京报· 2025-07-19 19:19
展会概况 -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将于10月29日至3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举办,主题为"智享银龄颐养四方" [1] - 展会展览面积扩容至1万平方米,设置旅居康养、智慧养老科技、适老化设施及老年用品等六大展区,预计吸引200余家参展企业 [1] - 展会突出科技引领、场景化体验、全产业链覆盖三大特色 [1] 同期活动 - 开幕式当天将举办主旨论坛探讨养老服务改革新方向 [1] - 科技养老、旅居养老、老龄金融等专业委员会将分别开展专题论坛,发布行业标准与新产品 [1] - 展会期间正值重阳节,将同步开展银龄市集、健康讲座、非遗体验等惠民活动 [1] 旅居康养板块 - 通过整合京津冀及周边资源,构建"多元展示促消费、资源融合创特色、品牌聚焦提品质"的立体化服务体系 [2] - 北京拥有514万老年人口,康养旅居市场潜力巨大,展会将推出沙漠疗养、滨海度假等特色线路 [2] - "灰发人"(55岁至75岁)参会比重占客流的三分之二,既有消费能力也有决策能力,展会更关注其需求 [2] 智慧养老与康复辅具 - 智慧养老体验区将通过沉浸式场景还原展示AI健康监测、智能家居等技术 [3] - 康复辅具展区集中展示智能爬楼机、AI助听器等创新产品,并设置适老化样板间 [3] - "银龄生活市集"提供健康义诊、传统美食等体验,融合科技与人文关怀 [3] 展会服务举措 - 五大提升吸引力举措:无障碍参观通道、银发健康讲座、非遗文化体验、政策咨询专场、亲子互动区域 [3] - 特别设计"慢病管理""财富管理"等五大公益讲座,邀请权威专家现场授课 [3]
谁替走失老人找回“回家的钥匙”?拼多多(PDD.US)公益实践打开新思路
智通财经网· 2025-05-27 19:58
老龄化社会与阿尔茨海默病现状 -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近1700万人,患病率近年上升[4] - 全国每年走失老人约50万,相当于每天1370人[4] - 青岛某派出所辖区过去一年平均每月发生8起老人走失案件[5] "回家的钥匙"公益项目技术方案 - 项目由拼多多与《法治在线》联合发起,已覆盖武汉、郑州、青岛三城[1][3] - 采用内置北斗芯片的防走失钥匙扣,定位误差控制在10米内[6] - 首创"家人定位+路人扫码"双模守护系统,路人扫码可联系社区民警[6] - 已累计向5000多个家庭发放钥匙扣,小程序日均5%用户使用实时定位功能[10] 项目实施效果 - 武汉案例:75岁患者使用钥匙扣后解决此前缝电话、定位手环无效的问题[9] - 郑州案例:85岁患者走失至30公里外县城,民警通过钥匙扣定位快速找回[10] - 项目缩短60%平均寻找时间,减少80%警力投入(需核实原文数据)[12] 社会协同机制 - 形成"公安+媒体+企业"三方协作模式,派出所负责钥匙扣登记发放[8][12] - 拼多多承担技术桥梁角色,搭建社会关爱数字基础设施[12] - 项目同时降低家庭看护压力(减少亲友搜寻)和公共资源消耗(精简警力)[12] 行业意义与扩展潜力 - 科技赋能解决老龄化社会"技术性难题"的示范案例[9] - 模式具备可复制性,未来可推广至更多城市和领域[12] - 项目兼顾人身安全保障与病患尊严守护,提升社会适老化水平[3][12]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 马上消费以智慧养老与金融教育守护“夕阳红”
公司战略与核心观点 - 公司积极探索“科技+养老”与“科技+金融教育”的融合路径,通过智能硬件研发与社区志愿服务构建覆盖老年群体生活与权益保障的全方位服务体系[1] - 公司以科技为手段、以人文为内核,展现金融机构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彰显“金融为民”的责任担当,致力于守护老年人尊严与权益[5] 智慧养老产品创新 - 公司与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联合成立“智慧养老研发基地”,并推出基于情感大模型研发的养老陪护机器人[2] - 该机器人具备五大核心功能模块:智能情感陪护、数字素养提升、健康安全守护、娱乐休闲服务和生活辅助管理[2] - 机器人可作为“24小时在线的金融教育志愿者”,实时提供反诈提醒和金融政策解读等服务,现场演示获得100余位老年观众积极反响[2] 社区金融教育实践 - 公司联合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金融教育嵌入社区场景,通过折页发放、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金融知识[3] - 活动内容涵盖金融维权渠道、消费者权益、非法金融中介行为及常见诈骗手段,志愿者使用方言和比喻使复杂知识通俗化[3] - 活动不仅进行知识传递,还联合社区提供免费理发、磨刀、量血压等便民服务,并为特殊群体送上暖心礼包[3] 服务模式与网络构建 - 公司通过“软硬结合”策略打造立体化服务网络,情感陪护机器人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知识渗透,社区活动增强老年群体信任感与参与感[4] - 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策略旨在解决老年人“不会用智能设备”和“难辨金融风险”的痛点,形成“预防-响应-支持”的全周期保护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