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研人才评价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摒弃“以帽取人”的科研评价机制
人民日报· 2025-10-24 20:51
"'帽子'一步赶不上,步步跟不上""有'帽子'的和没'帽子'的,科研资源差距可大了"……在一线采访 时,记者不时会听到科研工作者为各种"帽子"分心和焦虑的话语。大力排除这种干扰,对于优化科研环 境至关重要。 科学突破,源自锐意创新的精神,扎根于鼓励创新的土壤。"帽子"本是对科研水平、实绩的认可。 期待建立起更科学的科研人才评价体系,推动营造资源流动高效、人才竞争公平、创新活力迸发的健康 生态,让每一个有志向的科研人员都能守住初心,让每一份资源都能推动有价值的科学研究。 扭转这一局面,先要为"帽子热"降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帽子"治理写入其中,提 出"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彰显遏制科研"逐帽风"的决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员会取消了"杰青""优青"等说法,体现了淡化"帽子"的鲜明态度。各部门各地方也不断优化考核机制, 减少对人才称号的过度依赖。 【责任编辑:杨鑫宇】 立,则要针对不同岗位和学科特点,建立以创新价值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与资源分配体 系。对基础研究、应用型研究,需要建立更精细的效果评价和长期跟踪机制。对于高校院所的教师,也 可以分为科研型、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型,形 ...
摒弃“以帽取人”,进一步创造良好科研环境
齐鲁晚报· 2025-10-24 16:08
原标题: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人民时评) 破,就要摒弃"以帽取人"的科研评价机制,让"帽子"从科研资源分配的入场券回归学术荣誉本质 立,则要针对不同岗位和学科特点,建立以创新价值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与资源分配体系 科学突破,源自锐意创新的精神,扎根于鼓励创新的土壤 "'帽子'一步赶不上,步步跟不上""有'帽子'的和没'帽子'的,科研资源差距可大了"……在一线采访时, 记者不时会听到科研工作者为各种"帽子"分心和焦虑的话语。大力排除这种干扰,对于优化科研环境至 关重要。 破旧立新,不仅意味着评价标准从"一刀切"走向多样化,更重要的是确保新规则兼具科学性、可操作性 与公平性。比如,扩大同行评议的权重,应配套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明确遴选标准、回避原则、评分指 标等。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则要清晰界定何为重大创新、前沿突破或实质贡献,为评审者提供一把精 准的标尺,尽可能避免个人好恶和人情影响。以更具公信力的新规则擦亮以实绩论英雄的底色,营造良 好科研生态方能水到渠成。 科学突破,源自锐意创新的精神,扎根于鼓励创新的土壤。"帽子"本是对科研水平、实绩的认可。期待 建立起更科学的科研人才评价体系,推动营造资源流动高 ...
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10-24 05:58
破,就要摒弃"以帽取人"的科研评价机制,让"帽子"从科研资源分配的入场券回归学术荣誉本质 立,则要针对不同岗位和学科特点,建立以创新价值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与资源分配体系 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需要破立并举、标本兼治。 破,就要摒弃"以帽取人"的科研评价机制,让"帽子"从科研资源分配的入场券回归学术荣誉本质。比 如,清华大学设立"笃实专项",不看"帽子",一人一策,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在这一项目的支持 下,天文系副教授蔡峥得以将时间用在"刀刃"上,在国际首次发现宇宙早期循环冷气体流。让更多人从 争"帽子"的焦虑中解脱出来,才能更好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立,则要针对不同岗位和学科特点,建立以创新价值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与资源分配体系。对 基础研究、应用型研究,需要建立更精细的效果评价和长期跟踪机制。对于高校院所的教师,也可以分 为科研型、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型,形成各有侧重的评价考核机制。 破旧立新,不仅意味着评价标准从"一刀切"走向多样化,更重要的是确保新规则兼具科学性、可操作性 与公平性。比如,扩大同行评议的权重,应配套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明确遴选标准、回避原则、评分指 标等。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