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供给端二次进化
搜索文档
占据全球90%产能的我国稀土产业,如何实现供给端的“二次进化”?
新浪财经· 2025-09-19 17:2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稀土产业在全球供给端占据主导地位,冶炼分离产能占比69%,精加工产能占比90%以上,且中期内优势地位稳固 [1][4] - 行业正经历供给端“二次进化”,政策管控趋严推动产能整合,同时技术研发创新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1][6][12] - 稀土产业处于高景气周期,短期价格走强与长期需求增长及供给约束形成共振,有望迎来盈利增长与估值扩张的双击机会 [1][13] 稀土产业的全球地位与优势 - 中国稀土储量约为4400万吨,占全球探明储量的40%-50% [1] - 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高达2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9% [4] - 中国稀土冶炼分离及精深加工产能优势显著,预计2025年中国稀土永磁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1.62% [4] - 产业优势源于技术领先的分离工艺、一体化协同系统、成熟工业集群及低成本电力资源(如内蒙古、四川电价低于0.3–0.4元/kWh) [6] 供给端政策与管控 - 2025年8月《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将进口矿、独居石精矿纳入冶炼分离配额体系,提升国家把控力 [1][6] - 政策推动供给集中度提升,中小企业利用进口矿物进行冶炼分离不再可行,产能加速向龙头集中 [6] - 稀土开采配额增速放缓,2024年轻稀土开采配额增速缩减至6.36%,而2016-2023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29% [9] 技术研发与创新进展 - 国内首条稀土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投产,首款产品稀土永磁轴向磁通电机厚度仅6毫米,体积较同类产品减少60%,重量降低80% [12] - 该电机功率为3瓦,额定转速每分钟4500—5500转,最大扭矩约15毫牛·米,最高效率超过70% [12] - 包钢股份实现稀土耐磨钢8至60毫米规格全覆盖批量生产,研发创新正成为行业新的护城河 [12] 行业景气度与投资逻辑 - 行业处于商品价格走强、企业业绩走阔的高景气周期 [1] - 短期驱动因素包括价格走旺及2025年第三季度行业有望延续景气扩张 [13] - 长期驱动因素包括稀土配额趋紧、全球先进制造业成长贡献需求增量,以及国际经贸环境下的战略价值彰显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