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性驱动需求

搜索文档
还是摩根大通“有创意”!小米Yu7是中国电车版“Labubu”
华尔街见闻· 2025-07-01 09:51
小米Yu7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产品定位超越交通工具,具有"有趣的大玩具"属性,吸引20-40岁年轻及中年买家 [1][2][4] - 前卫设计、科技感内饰及独特车身颜色(如绿色、珍珠粉、银灰色)构成核心吸引力 [2][4] - 女性购买力显著,预计30-40%买家为女性,影响男性购车决策 [5] 稀缺性驱动需求模式 - 产能瓶颈导致交付等待6-8个月,形成类似潮玩品牌Labubu的稀缺效应 [1][4][5] - 黄牛市场活跃,闲鱼平台订单转让溢价达1万-2万元(官方定金5000元) [6][8] - 预订量达30万台,但30-40%为可取消订单或Su7转化订单 [6] 竞争格局与行业影响 - 差异化避开与蔚来、小鹏、理想的直接竞争,主要冲击外资品牌份额 [1][4][9] - 特斯拉Model Y品牌光环消退,内饰设计落后且FSD功能需额外支付6万元 [10] - 小鹏G7目标客群为男性科技爱好者,理想i8/蔚来L90主打家庭用户,市场区隔明显 [10]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趋势 - 中国品牌乘用车份额从2023年57%升至2024年70%,预计未来几年突破80% [1][9] - 小米2026年交付量预期60-70万台,相当于比亚迪两个月销量,对传统龙头冲击有限 [10] - 理想汽车、吉利汽车和跃进汽车等中国品牌短期或受益于盈利预期上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