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深度神经网络

搜索文档
电动化及智能化专家交流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动化及智能化汽车行业 - **公司**:特斯拉、小米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极氪、问界、智界、比亚迪、吉利银河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特斯拉 - **Robotaxi**:首次试运营虽有问题但整体体验良好,采用端到端深度神经网络,技术范式可扩展且成本低;对海外订单促进不明显,中国市场影响难追溯;前景看好,预计半年内进入至少五个州并在德州扩展 [1][2][7] - **完全无人交付**:难度高于Robotaxi,因高速场景要求高且需AI自主应对所有问题,短期内难大规模铺开 [4] - **廉价车型项目**:开发思路转变,转移至Model 3/Y平台,形态与Model Y相似但略小,发布延迟 [13] - **六座版Model Y**:中国市场首发,加长轴距增大空间,进入中高端全尺寸SUV市场,预计2025年第三至四季度在中国推出 [13] - **内华达州铁锂电池工厂**:已投产,第一年产能7GWh,提升供应链自给自足能力 [14] - **FSD系统**:具备全球化泛化能力,已进入多国,欧洲下半年预计进入更多国家,中国市场本土工作量少 [16] 小米汽车 - **小米SU7**:产品定义与主流差异不大,优势是搭载骁龙8 Gen 3芯片,成本低性能高;深化“人车家战略”,整合米家生态链配件,或成标准制定者;吸引为造型和运动感牺牲空间的用户,稳态销量预计2万辆/月 [1][5][6][10][11] - **第三款车型**:稳态销量预计2.5万辆/月,开发难度相对较低;全尺寸增程SUV市场表现不确定 [11][12] 理想汽车 - **理想L6**:锚定家庭用户,优先空间和舒适性;纯电版预计与增程版同价,定价略低于极氪007 [10][17] - **理想M8**:采用与M9相似造型语言,均价目标40万元左右,占据30 - 40万元价格区间市场空白 [20] 小鹏汽车 - **G系列车型**:G6和G9销量尚可但G6未达预期;G7产品均衡但难脱颖而出,图灵芯片算力强于多数竞品但逊于特斯拉,智能化优势未完全转化为智驾能力 [22][25] - **智能化战略**:重新聚焦智能化,加大AI投入,预计7 - 8月推出新AI模型,目标智驾能力与华为相当,拉动销售 [24] - **智驾新模型**:下半年首先应用于G7车型,其他车型不一定同步升级 [26] 其他公司 - **极氪007**:竞争对手有理想L6和智界R7,智界R7竞争力取决于华为与奇瑞协同效应 [18] - **问界M7**:改款后定价预计与M8一致,实际成交价预计30万元或更高;对理想L系列车型有全方位冲击 [19][2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斯拉Robotaxi业务在美国面临地方性法规、路政管理、出租车协会等挑战,应对策略是利用本土政府关系和法务经验,谨慎避免事故 [15] - 国内电动车市场下半年高价位车型销量占比回升不确定,20万元以内低端市场竞争更激烈 [21] - 小鹏G7市场表现预计面临挑战,需从同级别车型和部分燃油车市场争取份额,不确定能否实现5000 - 10000辆稳定销量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