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民俗

搜索文档
寻味“舌尖上的端午” 各地节令美食成为中华民俗文化的鲜活注脚
央视网· 2025-06-02 13:49
端午时令美食文化 - 广东河源酿苦瓜选用猪前夹肉、木耳、糯米、米豆、香菇和红苋菜为馅料,通过煎炖工艺突出鲜香与清爽口感,体现客家饮食文化[3][5] - 安徽铜陵手工绿豆糕以绿豆粉、熟面粉、麦芽糖浆、黑芝麻油为原料,经淘洗、煮晒、磨粉、压制工序制成,兼具清热功效与节令特色[7][9] - 湖北老河口馓子采用大豆油炸制,面团经揉醒、搓条、绕圈工艺形成酥脆质地,成为端午餐桌传统配食[12] - 甘肃兰州甜醅子以莜麦为原料,通过煮制、发酵工艺产生酸甜酒香,因古代粽叶稀缺演变为地域性端午替代食品[15] 饮食文化历史内涵 - 绿豆糕在古代被用作清热祛毒的季节性食品,与端午节驱除"五毒"的民俗需求直接关联[10] - 甜醅子既象征农耕丰收,又蕴含驱邪纳吉的传统文化寓意,反映地域资源条件对饮食习俗的塑造[15]
过端午,广东人是认真的!
央视新闻· 2025-05-31 15:10
广东端午文化特色 - 广东河流水网密布,是岭南龙舟文化的重要起源地,每年农历三月至八月各地会接连上演赛龙舟活动[1] - 佛山叠滘龙舟是龙舟界最具技术流的代表,号称"银河系唯一水上F1",船员需驾驶25米龙舟在复杂水道进行漂移急转[2][3] - 广东人视龙舟为真龙,启用前需经过严谨仪式,不同地域龙头造型各异以适应不同水域条件[4] - 传统龙舟村中"老龙"质地坚硬耐蚀,妥善存放可拥有极长使用寿命[5] 广东端午美食 - 端午节必吃龙舟饭,寓意风调雨顺,用糯米、腊肉丁、虾米、香菇等做成,装饭的碗比平常大[7][8] - 肇庆裹蒸粽选用本地冬叶水草包裹成金字塔形,内料以糯米、脱衣绿豆和猪肉为主,需柴火猛火煲七八个小时[9][10] - 潮汕鸳鸯粽让咸甜党握手言和,每个"角"口味不同,包含蛋黄、豆沙、糯米等多种馅料[11] - 端午节必尝岭南果王荔枝,茂名白糖罂是早熟品种,皮薄肉厚纯甜无酸略带蜜味[12] 广东旅游资源 - 中山翠亨村是孙中山出生地,故居祖屋和老树讲述其成长故事,纪念馆还原早年生活场景[13] - 开平碉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惊艳,在田野映衬下更显独特[14][15] - 阳江海陵岛大角湾三面群峰拱护面临浩瀚南海,十里银滩可看落日熔金听涛声依旧[17][18] - 韶关丹霞山有600多座石峰石墙等丹霞地貌,拟人拟物形象逼真犹如红宝石雕塑园[20] - 惠州西湖与杭州西湖齐名但多一份岭南婉约,丰渚园荷花初绽泗洲塔下题刻与菖蒲相映[22] - 清远连州地下河以神秘瑰丽石钟乳和气势恢宏洞穴暗河闻名,堪称天然空调房[25] - 珠海东澳岛南沙湾钻石沙滩绵延数里海水澄澈如琉璃,可潜水探秘珊瑚礁[28] 广东亲子娱乐 -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是孩子自然启蒙地,可穿越非洲草原与长颈鹿斑马"擦肩而过"[33] - 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是了解海洋生物课堂,在鲸鲨馆玻璃穹顶下与魔鬼鱼"共舞"[33] - 深圳观澜湖休闲度假区举办膨胀动物展,动物以膨胀形态巨大身躯跃然眼前[33] - 梅州雁南飞茶田景区可全家学习采茶制茶,在青山绿水间聆听虫鸣鸟叫[33]
端午古韵展新貌 小小艾草“香”了村庄“富”了百姓
央视网· 2025-05-31 14:47
艾草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 艾草最早在《诗经》中有记载,药用价值和应用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 [4] - 端午节有挂艾草、菖蒲的习俗,用于驱邪避疫和除虫,体现乡土智慧 [1][6] - 如皋民谣"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香囊以艾草填充,兼具美观与实用 [8] 艾草的药用价值 - 《本草纲目》记载艾草可"逐一切寒湿"、"治百种病邪",在古代医疗匮乏时作用显著 [10] - 蕲艾需陈放三年,挥发性物质和药用效果达到峰值,符合《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14] 艾草种植与产业发展 - 江苏如皋九华镇龙舌村种植500亩蕲艾,需自然风干三年后进行深加工 [12] - 艾草可开发鲜叶销售、香囊、艾条、艾枕、艾绒被等十多种产品,村民每户年均增收近万元 [15] - 艾草产业带动村庄经济发展,"香"了村庄、"富"了百姓 [15]
端午将至 入境口岸便捷服务和多彩文旅项目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打卡
央视网· 2025-05-29 14:20
旅游行业 - 福建口岸预计端午假期出入境旅客量达7.3万人次 同比增长37% [3] - 厦门边检总站预测假期客流高峰日出入境客流超2.5万人次 [3] - 两岸"小三通"航线预计总客流量超1.8万人次 [3] - 海南美兰、凤凰国际机场口岸入境人员将超1.86万人次 [4] - 云南边检总站预测端午期间云南口岸出入境人数超18万 [7] - 江苏口岸预计验放出入境旅客3.1万人次 同比增长8% [7] 文旅活动 - 福建举办"海上泼水节""龙舟竞渡""龙舟点睛"等端午民俗交流活动 [3] - 南京玄武湖、苏州金鸡湖、徐州潘安湖等地举行龙舟赛和非遗体验 [7] - 新疆昆玉市开展旱地龙舟赛和包粽子活动 [8][11] - 山东青岛创新推出蛤蜊、鲅鱼、扇贝等口味海鲜粽子 [11][13] 政策影响 - 海南59国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持续升级扩容 [4] - 免签入境成为外国人到海南的主要方式 [4] 影视联动 - 电影《燃野少年的天空》《Hold住爱》《冲出亚马逊》带动海南入境游 [4] - 外国游客跟随电影场景游览海口骑楼老街、保亭呀诺达雨林、尖峰岭 [4] 文化体验 - 云南推出云腿粽、鲜花粽等特色粽子吸引外国游客 [7] - 新疆昆玉幼儿园开展旱地龙舟和包粽子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8][11] - 青岛社区居民制作海鲜粽子吸引市民游客品尝 [13]
端午竞技“花式”开赛 浙沪12支队伍上演“龙舟斗牛”
中国新闻网· 2025-05-29 09:12
这种赛制不仅考验划桨速度,更强调团队协作、节奏控制和耐力。 现场,选手们呐喊声与桨板击水声此起彼伏,奏响一曲激情四射的端午"交响曲"。河道中心线成了 双方队员争夺的焦点,队员们齐心协力、奋力划桨,随着口号声,龙舟在水面上左推右拉,气氛紧张而 激烈。 河道两侧,来自浙江和上海两地的观众齐聚一堂,见证这场力量与耐力的终极对决,为参赛龙舟队 加油助威。 经过角逐,最终,独山港镇代表队、张堰镇代表队和吕巷镇代表队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名。除了 龙舟斗牛赛,现场还有水鼓表演、新忆集市等,充分展示平湖传统民俗文化,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端午节 庆氛围。 原标题:端午竞技"花式"开赛 浙沪12支队伍上演"龙舟斗牛" "各队注意,预备!比赛开始!"5月28日上午,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在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杉青港 村水域的河道里,一场"龙舟斗牛赛"激烈开幕。 当日,"粽情端午 杉水共富"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2025"平湖后生杯"浙沪龙舟斗牛赛在该地举行。 此次比赛共有12支队伍参加,分别是来自平湖市当湖街道、钟埭街道、曹桥街道、新埭镇、新仓 镇、独山港镇、广陈镇、林埭镇、乍浦镇的9支队伍,以及来自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廊下镇、张堰镇 的3支队 ...
赛龙舟、包粽子、品民俗……临近端午 各地节日氛围愈发浓厚
央视网· 2025-05-25 15:24
粤港澳大湾区龙舟赛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茅洲河龙舟赛于5月24日鸣枪开桨,是今年大湾区首场省级龙舟赛事 [2][3] - 赛事分为湾区男子组、湾区女子组和深圳组三个组别,共有24支专业队伍参赛 [3] - 江门新会泓达堂陈皮龙舟队、中国香港女子龙舟代表队、燕罗塘下涌江夏黄氏龙舟队分别夺得各组第一名 [3] 浙江桐乡端午民俗活动 - 浙江嘉兴桐乡市在京杭大运河畔举办龙舟竞渡活动,10多艘龙舟参与比赛 [5] - 活动现场配套鱼灯表演、运河鼓舞、舞狮表演等民俗文化项目 [7] - 北塘直街设置宋韵集市、端午长桌宴和互动游戏,吸引游客体验传统端午民俗 [7] 贵州石阡茶香姊妹粽 - 贵州铜仁石阡县新华村村民制作特色茶香姊妹粽,采用新鲜粽叶、本地糯米、板栗等材料 [8][10] - 制作工艺独特:将大小三角粽用同一片粽叶包裹,并用稻草系牢 [10] - 烹制时加入新采苔茶,柴火慢炖两个半小时,茶香与粽香交融 [12] - 姊妹粽成为邻里情谊纽带,村民会分送邻居亲朋共享 [12] 云南昌宁特色粽子 - 云南保山昌宁县推出茶叶粽、碱水粽、火腿粽等特色品种 [13] - 茶叶粽采用古树红茶汤浸泡糯米,蒸煮后茶香四溢 [15] - 碱水粽以粟米秆灰制成碱水浸泡糯米,需大火煮4小时 [17] - 火腿粽融合云南火腿咸香与糯米清甜,风味独特 [17] 昆明粽子市场动态 - 昆明农贸市场进入端午粽子热销期,现包粽子受欢迎 [18] - 市场汇集昆明、红河、西双版纳等地特色粽子,贵州粽子因特色原料吸引消费者 [18] - 新口味粽子受追捧,同时现包现卖的传统方式仍受青睐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