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条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邹平:特色产业筑基 文农旅融合发展绘新卷
中国新闻网· 2025-11-21 14:19
山东邹平:特色产业筑基 文农旅融合发展绘新卷 在邹平白云山脚下的艾草产业园,小小的艾草,长成了富民强村大产业。在产业园的深加工车间,艾草 经过蒸馏提取、揉捻成型等工序,变身艾条、艾草精油、艾草足浴包等20余种产品,附加值提升10倍以 上。 近年来,邹平临池镇充分发挥白云山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将艾草产业作为突破口,通过创新思维、引 进技术、拓宽渠道,形成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此外,艾草产业园还与中小学联合开设艾草文化研学基地,学生们通过实地查看艾草形态,了解艾草功 效,端午期间体验收割、捆扎,制作艾草衍生产品等,让学生们沉浸式感受艾草文化,去年接待研学人 数超3000余人。如今,"艾在临池"不仅通过线上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至日韩等国家,带动周边 1000余户农户增收,成为乡村产业升级的"绿色引擎"。 中新网山东邹平11月21日电 (记者 沙见龙)长山镇的田间大棚、好生街道的民俗小院、白云山的艾草田 垄……在山东邹平,当地乡村摆脱"土里刨食"的传统路径,以特色产业为根、文农旅融合为翼,走出一 条县域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邹平长山镇八方农场的大棚内,不同品种的菊花花开正盛,香气宜人,吸引着游 ...
山东东阿:小艾草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中国经济网· 2025-11-05 13:5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产品线丰富,涵盖艾条、艾柱、智能艾灸床、眼部艾灸仪等100余种产品,覆盖养生保健和日常护理领域[1] - 通过研发智能艾灸床、眼部艾灸仪等产品,实现精准化温控和便捷化操作,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1] - 产品借助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畅销全国160多个城市[1] 产业链与运营模式 - 当地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集艾灸体验馆、民宿、电商运营中心、仓储加工车间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形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体系[2] - 艾草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余万元,并带动3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2] 产业融合与发展战略 - 探索“艾草+”融合发展路径,将艾草深加工与健康诊疗深度融合,提供健康调理、中医康复等全套服务,打响“康养东阿”品牌[2] - 依托生态资源打造艾草养生文化体验、田园观光项目,构建“生态+康养+旅游”的绿色经济模式[3] - 通过让游客参观种植基地、体验制作技艺和享受养生服务,以中医药文化撬动乡村振兴[3]
全艾优选产业园开园暨省国学学会艾草专委会成立
南方农村报· 2025-10-08 16:05
核心事件 - 10月3日,全艾优选罗浮山健康产业园开园,同时广东省国学学会艾草研究与发展专业委员会揭牌成立 [2][3] - 活动在岭南中医药文化发祥地罗浮山举行,各界嘉宾共同见证千年艾文化的当代创新 [3][4] 历史文化与资源禀赋 - 罗浮山艾草传奇始于东晋,葛洪夫妇曾在此济世,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留存了艾灸智慧 [8][9] - 公司依托罗浮山“天然中草药宝库”,以有机标准培育的“黄金艾草”已入选“美丽中国地标农产品” [9][10] - 公司践行葛洪“治已病不如防未病”的养生理念 [10][11] 专业委员会发展路径 - 专委会使命为“传承国学精粹、赋能艾草产业”,明确三维发展路径 [18][19][20] - 路径一:扎根科研,联合高校解读艾草药理,推动种植与药材标准化 [21][22] - 路径二:探索“艾草+”模式,将艾草转化为养生产品与智能医疗设备 [22][23] - 路径三:通过讲座、研学等活动进行文化传播,唤醒公众对艾草文化的认同 [23] - 专委会将从庄子“顺应自然”、王阳明“知行合一”等国学思想中汲取智慧,推动国学融入产业 [25][26] 公司产业链布局 - 全艾优选展示“种植+研发+展销+体验”全产业链模式 [29] - 研发端产品包括艾条、创新洗护品及联合研发的艾灸机器人 [29] - 展销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体验区设有艾草手工制作坊等研学活动 [29][30] - 该模式与惠州生命健康产业规划相契合 [30] 未来发展规划 - 专委会将与公司协作,构建“文化研究+科技转化”模式 [34] - 计划打造“国学传播+体验服务”平台,形成“产业集聚+人才培养”生态 [34][35] - 以此为契机,推动国学赋能大健康产业,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35][36]
产值达128.1亿元,聊城市大健康产业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齐鲁晚报网· 2025-09-07 21:58
核心观点 - 聊城市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转型升级并加快布局大健康产业 形成中药 医疗器械 保健食品 生物药等六大细分领域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格局 2024年产业链规上企业52家 实现产值128.1亿元 [1] 产业发展格局 - 形成中药 医疗器械 保健食品 生物药等六大细分领域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格局 [1] - 构建"三核引领 两带拓展 全域协同"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格局 [3] -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通过港澳平台进入全球市场 [4] 企业培育与市场地位 - 成功培育东阿阿胶和冠县灵芝两个省医养健康特色产业集群 [3] - 阿胶及系列产品年产5000余吨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9% 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其中阿胶块市场占有率45% [3] - 复方阿胶浆稳居OTC滋补类单品第一 [3] - 冠县灵芝产量占全国50% 交易量达60% 年产值近36亿元 [3] - 临清获"中国桑黄之都"称号 桑黄系列产品达50余种 [3] - 东阿阿华玻璃体温计全国市场占有率37% 位列行业第一 [3] - "艾满水城"品牌产品覆盖艾条 艾草精油等100余种 [3] 创新与研发成果 - 建成中草药细胞外囊泡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 攻克10kg级灵芝 桑黄等细胞外囊泡提取技术 [3] - 实现科研成果转让收益680万元 [3] - 依托阿胶研发创新中心 冠县灵芝产业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发健脑补肾口服液 灵芝孢子粉等多元功能性产品 [5] - 在艾草领域筹建专业交易市场并开发多元产品 [5] - 在美妆领域推动外泌体中心与本土企业合作 [5] 政策与要素支持 - 印发《聊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 [3] - 成立"市专家人才联合会大健康专委会" 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 [3] - 落实"一链一行"机制 协调金融机构为9家规上企业授信近2.5亿元 [3] - 动态调整大健康企业培育库 对创新型企业实施"一企一策" [4] - 开展精准招商 通过以商招商 园区招商等模式招引补链强链企业 [4] 重点项目与产业链建设 - "九顶艾深加工及健康诊疗项目"被纳入2024年山东省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 [3] - 加快康复机器人 华润生物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5] - 打通种植 加工 研发 销售全环节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形成集群 [4] - 常态化开展"诊链" "产业会商"等活动深化产学研合作 [4]
网友热议“端午经济”持续升温 传统节日玩出新花样
新华网· 2025-08-12 13:53
龙舟赛事活动 - 重庆武隆区举办第十八届芙蓉江龙舟锦标赛 设置22人龙舟200米和500米直道赛两个项目 吸引21支队伍570余名队员参赛[1] - 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有58支国内外队伍参加 包括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际队伍 国际参与度显著提升[2] - 华南农业大学联合佛山九江镇举办毕业季端午主题活动 包含龙舟文化大讲堂和体验营等沉浸式民俗体验[3] 非遗文化推广 - 长沙望城区举办端午主题活动 设置手工体验区制作艾草龙舟挂件和香囊 游戏区开展钓粽子射五毒等传统游戏[3][4] - 武汉武昌区开展中医药科普实践活动 向居民介绍薄荷艾叶等端午香囊中药草功效 现场示范香囊制作流程[4][5] - 北京花店推出新中式艾草花束 搭配绿铃草麦穗等花材及小扫帚香包等配件 单把艾草售价4元 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旺盛[5][6] 节日消费趋势 - 浙江桐乡市咸鸭蛋工厂日均产量超10万枚 采用水法腌制工艺 从2月开始备货以应对端午销售高峰[7] - 贵州务川县艾草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 计划2025年收购艾草2000吨加工精油2吨 产出艾条艾茶等40余种产品[8] - 端午假期恰逢儿童节 北京文旅局推出1700余场活动 规划7条"自然观察家"主题线路 融合地质科普与民俗体验[9] 文旅经济带动 - 龙舟赛事配套举办灯谜竞猜和美食品尝活动 形成民俗文化体育多元融合的消费场景[2][3] - 线上线下节日氛围推动文创产品销售 香囊手绳等端午主题产品及双蒸酒特调咖啡等特色美食受追捧[3][6] - 旅游市场迎来消费热潮 火车票销售火爆民宿订单上涨 非遗手作体验课预约爆满[8][9]
潍坊峡山:小艾草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
齐鲁晚报· 2025-08-07 16:4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依托峡山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大健康产业 探索休闲健康、养生养老、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 [1] - 公司年加工生产能力达500吨 产品涵盖六大系列三十余种 包括艾条、艾柱、精油、艾香、汽车挂件、枕头等 [1] - 公司产品畅销全国 推动艾灸从产业链构建向品牌缔造迈进 [1] 生态与产业协同 - 峡山区通过"三清一净"专项行动将零散土地变废为宝 环境整治与艾草产业培育融合改善乡村生态 [3] - 利用艾草防虫抗菌特性维护生态平衡 同时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 [3] - 艾草产业发展吸引资源投入生态建设 形成生态与产业良性循环 [5] 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 艾草产业创造显著经济效益 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3] - 产业让农民分享"生态红利" 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进 [3][5] - 公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艾灸普惠民生 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 [5]
实探“中国艾都”:一棵艾草撑起百亿产业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19:20
蕲艾产业概况 - 蕲春县以蕲艾产业为核心,2024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63.06亿元,同比增长27.12% [1] - 蕲艾产业带动全县30万人就业创业,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近三年新增市场主体1500余家 [1][4] - 产业定位为"湖北省重点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和"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蕲艾有效成分含量超其他艾草2至8倍,业内称"世界上只有两种艾,一种是蕲艾,一种是其他艾" [3] - 已培育"蕲黄1号""蕲青1号"等5个新品种,分别针对灸用、食用、药用等场景 [3] - 产品线覆盖1200多款,涵盖日化、医疗、保健等领域,古法工艺艾条售价达普通产品十几倍 [4] - 国灸集团推出智能艾灸机器人"国灸小宝",单价2万元,2024年已售五六百台 [4] 供应链与标准化建设 - 7S蕲艾产地仓平台链接3821家涉艾主体,覆盖8.9万亩种植基地,实现分级定价收购 [5] - 标准化种植使每亩收益翻倍,解决供需错配问题 [5] - 2024年蕲艾产品网络销售额达57亿元,1万余名主播为50多家企业带货 [6] - 物流效率提升使产品12小时可达珠三角,日均快递出港7.4万件,八成是蕲艾产品 [7] 产业链整合与扩张 - 组建蕲艾集团整合资本、生产、渠道资源,建成11万平方米产业园,吸引20余家企业入驻 [8] - 集团拥有8124家服务终端和350万活跃会员,成全国最大艾产品连锁企业 [8] - 发展"中医药+文旅+康养"矩阵,"五一"假期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收入1.67亿元 [9] - AI数智人"哈啰李时珍"上线,对接医疗服务场景 [9] 市场前景 - 国内艾产品需求年均增速超20%,市场扩展至美、英、法等国 [8] - 2024年目标品牌价值160亿元,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8]
扎根乡土探实情,青春力行启新篇
中国食品网· 2025-07-03 16:24
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 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在湖北省广水市观音堂村开展实践活动,首日以走访调研和实地参观为主 [1] - 团队成员走访村民,了解老人身体状况、饮食起居和困难,计划后续开展助老服务 [1] - 通过与孩子们交流,了解学习情况和暑期愿望,为夏令营活动收集灵感 [1] - 村民热情分享生活细节,团队成员感受到乡村的质朴与温暖 [1] 艾草产业调研 - 团队参观当地艾草工厂,观察艾草晾晒和加工成艾条、艾绒等产品的全过程 [2] - 成员亲身体验艾草棒制作,详细了解艾草种植规模、销售渠道和收益情况 [2] - 调研为后续开展直播助农活动奠定基础 [2] 后续计划 - 团队将依托首日调研成果,推进红色文化宣讲、助老敬老、夏令营等实践活动 [4] - 计划用青春与汗水助力观音堂村乡村振兴 [4]
三下乡首日:初到乡村,艾草之行
中国食品网· 2025-07-03 10:03
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 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前往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蔡河镇观音堂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 - 团队成员走访村庄与村民交流 了解农作物种植情况和收成 [1] - 参观当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厂 包括艾草分拣、烘干、粉碎、制绒、成品加工等生产车间 [1] 特色产业发展 - 观音堂村特色产业为艾草加工 产品包括艾绒、艾条、艾枕、艾灸药包等 [1] - 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尝试了艾条制作 [1] - 参观活动为后续开展科技助农、电商培训等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1] 团队工作进展 - 首日走访交流使团队成员对村庄有了初步认识 拉近了与村民距离 [2] - 团队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扎根乡村为发展贡献力量 [2]
端午古韵展新貌 小小艾草“香”了村庄“富”了百姓
央视网· 2025-05-31 14:47
艾草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 艾草最早在《诗经》中有记载,药用价值和应用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 [4] - 端午节有挂艾草、菖蒲的习俗,用于驱邪避疫和除虫,体现乡土智慧 [1][6] - 如皋民谣"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香囊以艾草填充,兼具美观与实用 [8] 艾草的药用价值 - 《本草纲目》记载艾草可"逐一切寒湿"、"治百种病邪",在古代医疗匮乏时作用显著 [10] - 蕲艾需陈放三年,挥发性物质和药用效果达到峰值,符合《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14] 艾草种植与产业发展 - 江苏如皋九华镇龙舌村种植500亩蕲艾,需自然风干三年后进行深加工 [12] - 艾草可开发鲜叶销售、香囊、艾条、艾枕、艾绒被等十多种产品,村民每户年均增收近万元 [15] - 艾草产业带动村庄经济发展,"香"了村庄、"富"了百姓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