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策略构建
icon
搜索文档
量化角度看可转债(九):机构持仓及策略构建
长江证券· 2025-05-15 07:30
报告核心观点 - 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月报分析可转债主要持有人和交易结构,根据债券持有人公告刻画大股东增减持事件,增持偏正向作用,减持无明显负向影响,在公募基金持仓信息基础上构建低配低波组合,策略年化收益20.12%,超额基准11.70%,超额胜率60.23%,信息比1.40 [3] 机构概览 投资者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沪市可转债主要持有者为公募基金、企业年金、保险机构、一般机构和证券自营,持有面值分别为1518亿元、816亿元、405亿元、403亿元和298亿元,五者合计占比78% [14] - 截至2025年3月,沪市可转债主要交易参与者是自然人投资者、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一般机构和QFII/RQFII,月交易金额分别为5815亿元、3220亿元、743亿元、387亿元和370亿元,五者合计占比92% [14] - 自然人投资者、私募基金、QFII/RQFII和信托换手率较高,分别为23.51倍、15.34倍、4.66倍、1.49倍,银行理财、公募基金、银行自营、企业年金和保险机构换手率相对较低,均在50%以下 [16] 机构持仓数据 - 可转债投资者数据分债券持有人信息和基金持仓信息,以牧原转债2024年年报为例,十大持有人涵盖多种类型账户,基金季报会披露可转债全部持仓(进入转股期),如华安可转债A,可据此分析投资者行为并构建投资策略 [31][33] 转债持有人公告 持有人识别 - 可根据不同投资者设置关键词标签进行匹配识别,如社保、保险和外资等 [35] 重仓规模 - 保险和公募重仓规模和占比震荡上行,养老短期回落,私募维持相对高位,券商持续上行,自然人高位回落 [41] 行业分布 - 不同投资者重仓行业不同且波动大,保险重仓新能源、非银和石化,公募重仓化工、电子、机械和新能源,养老重仓化工、银行和电力,私募重仓电子、医药和新能源,券商重仓新能源、钢铁和化工,自然人重仓化工、机械和新能源 [51] 持仓指数 - 根据不同投资者重仓个券构建指数,除养老外其他均未能跑赢中证转债指数,原因是信息披露频率低且滞后 [53] 增减仓事件 - 以5%以上股东增减持行为刻画大股东增减持事件,大股东增持超额明显,胜率一般但盈亏比相对较高,大股东减持无明显正向或负向超额,不同机构差异大 [56] 公募转债持仓 持有规模 - 公募基金持有转债数量和规模自2023年三季度后持续回落,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持有转债的公募基金数量达1607只,规模为1934亿元,持仓市值占比为23.70% [66] 转债重仓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持有转债规模较多的基金有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ETF等,持有转债比例较多的基金有工银瑞信新得利等,基金持有规模较多的转债有兴业转债等,公募投资者持有比例较高的转债有博俊转债等 [70][74] 行业分布 - 从持有市值看,银行、化工、有色、农业、机械和新能源持仓市值最多,均超100亿,银行占比25%;从超低配角度看,有色、农业、轻工和机械超配比例超1%,非银、新能源、电子相对低配 [76] 风格分布 - 全市场基金偏好转债余额小、正股市值低、转债评级低、转换价值高、BS定价溢价率低、正股增速高、转股溢价率低的转债 [80] 持仓因子 - 以公募基金持仓转债为个券池测算因子表现,隐含波动率、隐含波动率溢价率等定价因子表现突出,信息比均在0.9以上 [82] 超低配组合 - 根据基金持仓与转债整体分布构建超配、低配指数,低配指数超额收益显著,存在较强反转效用,结合因子效果和低配表现构建低配低波组合,策略年化收益20.12%,超额基准11.70%,超额胜率60.23%,信息比1.40 [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