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产业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分析】算力资源闲置与供不应求并存 破局之路何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9 20: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算力总规模持续攀升且智算需求爆发式增长,但存在产业结构性矛盾,表现为算力中心利用率不足与中小企业碎片化需求难以满足的供需失衡 [1] - 破局关键在于激活闲置资源、降低使用门槛、构建算力产业生态,需通过政策精准引导、技术创新驱动与市场机制协同来打破壁垒 [1] 算力供给与闲置资源激活 - 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48EFLOPS [2]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到215.5EFLOPS [2] - 需建立基于“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的算力资源调度与匹配平台,构建统一、智能的算力资源池和任务调度平台,实时采集分析GPU、TPU等智算设备的负载状态和性能数据 [2] - 北京超算通过加入算力网实现项目合作、面向科研领域提供按需使用服务进行削峰填谷、转型提供基于AI模型的MaaS推理服务来盘活闲置资源 [3] - 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提出建立算力资源调度平台实现“资源池化”,并探索建立算力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运作配置闲置资源 [3] 降低使用门槛与普惠化方案 - 北京市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推出“智能算力券”和“1度算力”计量机制以促进资源普及与国产替代,降低中小企业门槛 [4] - 浪潮云适应客户对算力服务小型化、专业化、分散化的需求,建设人工智能工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并构建三级算力网络进行差异化布局以降低行业应用门槛 [4] - 推广弹性租赁模式,如“算力小时卡”和“模型训练套餐”等轻量化服务,通过分时租赁和资源共享减少中小企业初始投入 [5] - 中国联通依托“联通云”平台实现“一市一池”算力资源覆盖200多个城市,通过“云原生”技术优化使中小企业可按需租用高性能算力而无需自建硬件 [6] 构建算力产业生态与技术创新 - 中国算力产业存在结构性短板,高端处理器和加速卡自给率较低,单卡算力效能整体低于国际领先水平,国产应用集中于互联网和电商,在制造业、生物医药等高精度领域缺乏标杆案例 [7] - 北京超算成立国产化应用推广团队,持续集成部署优化国产芯片以降低用户适配难度,并通过沙龙论坛分享性能情况,设立评测实验室邀请用户测试验证 [7] - 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探索“效果付费”模式如医疗诊断按例分成,推行“硬件+服务”捆绑策略,并通过跨行业联动如能源与城市规划模型结合、工业与物流调度联动来拓展应用场景 [7] - 通过整合企业长期积累的业务数据可显著降低模型训练参数规模,推动“数据-算力-场景”闭环以优化算力供需匹配机制 [7] - 需强化国产硬件支撑、推动全链条协同创新,并通过场景闭环激发垂直领域算力需求以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8]
上海智算资源统筹调度平台上线,江苏银行发布“算力贷”产品
国际金融报· 2025-03-30 11:09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顺应智能化变革机遇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上线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服务平台,发布“算力贷”产品,未来将推进算力产业多方面提升,力争实现智算云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等目标 [2][3][8][9]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 - 上海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引领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带动构建智算产业生态,加快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2] 上海市智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服务平台 - 平台在上海经信委指导下由上海仪电集团牵头搭建,以市场算力需求为导向,接入上海各类闲置智能算力资源,实现异构智能算力资源调度和交易,形成灵活供给格局,服务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 [3] - 平台已与上海三大运营商及多家云算力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探索接入西部对口合作地区优质算力 [3] - 平台以社会闲散算力纳管交易为核心,通过“一云多芯、一云多池”灵活调度的云服务平台,为垂类行业应用等提供高性价比普惠算力服务,已首批接入多家企业算力等 [3] 商汤临港智算中心 - 该中心是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战略目标的标杆项目,2022年投入运营,用于多方向研发 [5] - 上海调度平台建设可提升算力利用效率,商汤科技会贡献核心算力,参与平台软件规划和系统建设 [5] 江苏银行“算力贷”产品 - “算力贷”首批客户授信总金额为10亿元,独创算力企业评价模型,引入多评价因子,创新引入数据资产质押等缓释措施 [8] - “算力贷”用信品种丰富,流动资金贷款最高额度达1.5亿元,期限最长5年;固定资产贷款最高额度可达项目总投资额的80%,最长期限达10年;初创型企业最高可按合同金额的80%获得授信支持 [8] 算力产业趋势及上海目标 - 算力产业呈现算力需求和应用增量提质等趋势,上海应在多方面推进提升,巩固算力领先优势,打造开放活跃的产业生态 [9] - 到2027年,上海智算云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智算规模力争达到200EFLOPS,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打造平台、形成标杆应用,培育企业,吸引头部云商投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