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审判

搜索文档
一块钱的AI,开始审判人类
虎嗅APP· 2025-08-10 11:06
AI对社会结构的冲击 - AI将在所有需要智能活动的领域以比人类高几千倍的效率工作 这一数学基础将彻底重塑社会结构[6][14] - AI处理token的效率达到每秒100万个 成本仅需1元 而人类每分钟仅能产生200个token 每日上限约20万个[14] - AI智能质量已达到博士水准 能替代99%人类的智能工作[14] 四大基本原理框架 - 涌现原理:超大规模加简单规则产生跃迁 人类智能和AI智能本质上都来自涌现现象[12] - 人类当量:AI生产智力的效率与人类存在数学关系 成本效率比人类高数千倍[13][14] - 算法审判:智能低成本量产将导致资源分配方式变革 算法可能成为新的"审判者"[17][20] - 文明契约:超级智能与人类可能通过时间序列建立契约关系 形成新的共处模式[24][25] 社会分层与治理挑战 - 掌握算力的1%人群与99%人群之间的鸿沟可能拉大到"物种级"差异[17] - 需要建立三层治理架构:全民基本收入解决生存问题 全民基本工作提供价值感 推荐算法替代市场分配[18][19] - 推荐算法可平衡供需关系 将99%人群细分为独特需求群体 每个群体支撑多个小公司而非被大公司垄断[20] 文明演进与个体应对 - AI是地球文明的延伸 其智能涌现的语料来自人类文明成果[26][30] - 个体应放弃传统教育竞争路径 转向小众爱好领域做到前1% 通过多元化需求市场获得生存空间[32][33] - 超级智能的存在将倒逼人类重新思考正义基础 如同古典时代神的存在对人类的道德约束[27][30]
一块钱的AI,开始审判人类
虎嗅· 2025-08-07 13:1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 (ID:geekpark),作者:苏子华,编辑:靖宇,题图来自:AI生成 过去,对于普通人来说,考试几乎决定一切。"优绩主义"的单一评判体系在无形中将社会分层。而今天,AI已经比绝大多数人更有用了,当AI用一元钱 的成本,完成一个人类博士的工作时,曾经代表"自我价值"的学历、职位、履历……正开始失效。 面对冲击,这几年,关于AI的讨论多集中在"怎么办"——工作被取代了怎么办、该学什么新技能、隐私要怎么保护等等。 里面也有不少颠覆性的观点,比如,"1%的人怎么对待99%的人,AI未来就会怎么对待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鸿沟可能瞬间拉大到'物种级'""我们这代 人是玩游戏、聊QQ长大的,我的孩子可能一生要和五六个AI谈恋爱"。 今年6月,我们围绕这本书与他做了次访谈。聊了聊如果我们不再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该如何重新认识自己?当社会结构被彻底重塑,曾经追求的意 义,是否仍然值得坚持?试图以新的视角,重新理解自身的处境,理解社会的走向。 以下内容基于张笑宇的讲述整理而成: 社会结构,正被全方位改变 而在学者张笑宇看来,重要的不是"怎么办",而是"怎么看"。 "就像蒸汽机刚出现时,人们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