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管理红利
icon
搜索文档
内卷时代,上市公司如何突出重围
搜狐财经· 2025-07-15 16:40
宏观与市场环境 - 当前宏观环境特征包括中国崛起、人工智能时代、存量经济以及收购兼并盛行,呈现强者恒强局面 [1] - A股市场小市值公司占比较大,截至2025年6月25日,市值小于100亿元人民币的上市公司有3803家,占比70%,其中市值小于50亿的有2420家,占比45% [1] - A股上市数量从2022年428家、2023年313家锐减至2024年100家,而退市数量从2022年46家、2023年45家增至2024年52家,监管趋势改变只进不出局面 [1] - 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从1997年8884家递减至2024年5437家,平均每年因兼并、破产、退市减少约400多家,IPO约150家,净减少约300家,优胜劣汰明显 [2] - 美国资本市场头部化趋势显著,截至2024年底,七大科技巨头(苹果、微软、英伟达、谷歌、亚马逊、Meta、特斯拉)市值合计占美股总市值30.2% [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需重新审视自身,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港股消费领域公司如泡泡玛特2025年以来股价涨近三倍,市值近3400亿港元,蜜雪冰城市值近2000亿港元,卫龙美味和毛戈平股价均翻倍 [3] - 宠物经济因少子化、老龄化等趋势蓬勃发展,2025年市场空间达3500亿元,预计2030年达8000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 [6] - 胜宏科技通过战略取舍,砍掉两千多家低毛利客户,定位于服务英伟达、特斯拉、AMD等高端行业客户,实现营收和毛利持续提升 [7] - 公司应专注深耕主业,李书福旗下拥有10家上市公司,均围绕汽车产业链延伸,如吉利汽车市值近1700亿港元,沃尔沃汽车市值552.49亿美元 [8][12] - 企业内生性增长需提升战略力、组织力、营销力等模块,包括市场洞察、效率提升、成本优化及利润再投资 [10] 管理与效率提升 - 存量经济时代比拼效率,管理红利来临,企业可通过对标学习实现内生性增长 [9][10] - 华为2024年营业额达8621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万亿,其成功部分归因于花费400多亿请IBM等咨询公司进行管理体系建设 [11] - 洲明科技通过持续学习先进管理方法,在LED显示、虚拟拍摄、LED租赁三个领域做到世界第一 [13] - 效率提升直接增厚利润,并在资本市场通过股价反映 [14] 资本运作与并购 - 美国产业资本在并购中绝对主导,传统VC、PE几近绝迹,黑石、KKR等机构以产业投资为主,注重投后赋能 [2] - 立讯精密通过一系列并购从连接器生产商成长为市值超2500亿元的上市公司,例如2010年收购博硕科技切入消费电子,2020年收购江苏纬创切入苹果手机组装 [15][16] - 立讯精密在汽车和通讯领域通过并购进行布局,如2012年收购福建源光电装切入汽车连接器,2022年投资奇瑞定位为Tier 1供应商 [16] - 爱尔眼科采用“上市公司+PE”模式,参与25支并购基金,以20多亿自有资金撬动100多亿规模,加速全国医院布点 [18] - 外延式发展是公司做强做大的关键路径之一,立讯精密通过直接并购强化主业,爱尔眼科通过产业基金模式进行扩张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