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量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药师帮“向上走”:深耕供应链,驱动韧性增长
经济观察报· 2025-06-11 19:32
行业现状 - A股医药行业480家上市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营收2.42万亿元,同比下降1.0%,归母净利润1404亿元,同比下降近12%,近五年首次负增长 [2] - 全国药店总数2024年Q4为700881家,同比增长2.3%,环比下降0.5%,首次出现季度环比负增长,2024年闭店率达5.76%,较2023年3.8%显著上升 [4] - 2024年零售终端药品销售规模达5740亿元,同比增长3.7%,药品销售额增长2.3%,保健品和医疗器械分别下滑24.8%、20% [5] - 药品占实体药店销售81.4%,较2023年同期上升3.2个百分点 [5] 公司战略与业绩 - 药师帮2023年提出"向上走"战略,从丰富产品、深化厂牌合作及打造自有品牌三个维度发力 [1][2] - 2024年实现年收入179.04亿元,同比增长5.5%,年度净利润首次全面转正达3001万元,经调整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20.1% [8] - 经营性现金流6.56亿元,同比增长45% [8] - 2025年1-4月厂牌首推业务成交规模7.17亿元,同比增长108.1%,其中自有品牌业务规模5.6亿元,同比增长532.3% [13] 市场布局与渠道优势 - 覆盖49.1万家药店及33万家基层医疗机构,渗透全国98.9%的县域和91.2%的乡镇,月均活跃买家43.3万个 [10] - 2027年中国院外医药流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占整体医药流通市场47.1%,数字化医药流通市场规模将达3583亿元 [10] - 方盛制药头孢克肟片合作后销量从2022年414件增至3225件,2024年销售额达1300万元 [10] - 特一药业合作产品超20个,年销售额超1亿元,覆盖31个省份超22万家终端 [10] 产品策略与供应链 - 独家战略合作品牌及自有品牌SKU超830个,2024年增长超720个,交易规模6.51亿元,同比增长152% [11] - 自有品牌"乐药师"上架品种数突破250个,累计采购客户数突破37万个 [13] - 乐药师藿香正气口服液覆盖11.5万家终端,年销售额突破3800万元 [13] - 自营业务供应商达11,600家,月均SKU数35万个,同比增加9,000个,仓库平均3小时出货,跨省配送38小时到城市,49小时到乡镇 [14] - 科赴中国合作后年度GMV从2021年0.83亿增至2023年2.63亿,年复合增长率78%,累计拓展终端超18万家 [14]
药师帮“向上走”:深耕供应链,驱动韧性增长
经济观察网· 2025-06-11 15:32
行业概况 - 2024年A股医药行业480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2.42万亿元,同比下降1.0%,为近年来首次下降;归母净利润140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2%,为近五年首次负增长 [1] - 医保控费严格化、集采和国谈常态化推动行业进入存量博弈时代,竞争维度扩展至效率、服务、产品创新等 [1] - 2024年全国药店总数700881家,同比增长2.3%但环比下降0.5%,首次出现季度环比负增长;全年闭店率5.76%(2023年为3.8%) [2] - 2024年零售终端药品销售规模5740亿元(同比+3.7%),药品销售额增长2.3%,保健品和医疗器械分别下滑24.8%、20% [2] 药师帮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收入179.04亿元(同比+5.5%),年度净利润首次转正达3001万元,经调整净利润1.57亿元(同比+20.1%) [3] - 经营性现金流6.56亿元(同比+45%),展现跨越周期增长能力 [3] - 2025年1-4月厂牌首推业务成交规模7.17亿元(同比+108.1%),其中自有品牌业务5.6亿元(同比+532.3%) [6] 战略实施路径 供应链深化 - 覆盖49.1万家药店及33万家基层医疗机构,渗透全国98.9%县域和91.2%乡镇,月均活跃买家43.3万个 [4] - 与方盛制药合作案例:头孢克肟片销量从2022年3225件增至2024年销售额1300万元 [5] - 特一药业合作产品超20个,年销售额超1亿元覆盖22万家终端 [5] 品牌矩阵建设 - 独家战略合作品牌及自有品牌SKU超830个(2024年新增720个),交易规模6.51亿元(同比+152%),占厂牌首推业务比重从24%提升至56% [6] - 自有品牌"乐药师"品种数突破250个,累计采购客户37万个,藿香正气口服液年销售额突破3800万元覆盖11.5万家终端 [6] 精细化运营 - 自营业务供应商11600家,月均SKU 35万个(同比+9000个),实现仓库3小时出货、跨省配送49小时到乡镇 [7] - 与科赴中国合作案例:年度GMV从2021年0.83亿增至2023年2.63亿(CAGR 78%),覆盖终端超18万家 [7] 市场机遇 - 院外医药流通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突破1万亿元(占整体47.1%),其中数字化规模达3583亿元 [4] - 政策驱动医院处方外流,带量采购未中标产品转向院外市场 [4]
赚钱模式,彻底变了
虎嗅· 2025-06-09 17:16
嘉御资本投资成果 - 孵化30多家独角兽及超级独角兽企业,包括泡泡玛特、安克创新、沪上阿姨、思摩尔国际等知名品牌 [2] - 泡泡玛特两年内市值暴涨超10倍突破3300亿,沪上阿姨2024年门店近万家并登陆港交所,安克创新产品获特朗普使用 [2] - 投资版图从消费扩展到出海与科技领域,持续投出传奇公司 [3] 效率为王核心理念 - 增量经济时代优先追求速度与规模,存量时代效率应成为第一优先级 [10][14] - 效率是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创新若缺乏效率则无法持续 [9][13] - 存量经济中效率比拼如同油耗控制,同等条件下低耗能企业走得更远 [13] 存量经济与国民品牌 - 存量经济阶段更易诞生国民品牌,如日本优衣库、美国Costco均在经济放缓期崛起 [19][20][21] - 中国国民品牌雏形显现,小米从千亿市值成长为万亿市值,瑞幸、锅圈食汇具备下沉潜力 [23][24][25] - 国民品牌需满足三要素:产品下沉、店型下沉(加盟模式18个月回本)、管理下沉(区域密度优先) [30][31][39][42] 消费行业策略 - 产品下沉需从性价比转向价性比,定价后持续提升性能形成壁垒 [35][36] - 万店连锁需设计单店模型保障加盟商利益,管理依赖区域密度优化供应链与督导效率 [37][42] - 国民品牌需聚焦"山河四省"市场,由北向南拓展,并实现淡季不淡的产品场景延伸 [43][44][45] - 产品渠道合一(贸工技三位一体)是核心模式,如泡泡玛特自控渠道、Costco自有品牌占比70%-80% [49][50][57] 出海与科技趋势 - 出海需分散市场与制造,东南亚布局30%产能以应对关税风险 [60][62] - AI领域决胜关键在于"用得起",如DeepSeek将训练成本降至1/10-1/20 [70] - 预测AI将减少手机APP数量、缩短每周工作时间至4天、推动人类平均寿命至100岁 [72][74][75] 创始人能力与职业发展 - 创始人需具备价值观贯穿能力与学习能力,如泡泡玛特转型"双料地主"模式 [77][79] - 职业选择遵循"五新"原则(新行业/公司/部门/岗位/任务)避免内卷 [84][85] - 职场前十年应补短板优化个人资产负债表,而非聚焦短期薪酬 [87][92]
对话卫哲:没有效率的增长,是在加速自杀
36氪· 2025-06-04 10:58
存量时代与增量时代的经营差异 - 增量时代追求速度和规模 资本和流量红利充足 企业可优先扩张再考虑效率[8] - 存量时代需效率优先 资本和流量进入存量 需在控好效率前提下再谈速度和规模[8][9] - 增量时代比喻为"油多且便宜" 存量时代则是"油少且贵" 需控制每百公里油耗[8] 经济周期下的行业机会 - 顺周期机会在于国民品牌崛起 如日本优衣库(1984)和美国Costco(1976)在存量经济初期诞生[11][12] - 抗周期机会在出海领域 国外存量对中国企业是增量 预计将产生百家百亿级公司[13] - 逆周期机会来自AI等科技进步 经济越差技术驱动型企业表现越好[13] 企业效率管理方法论 - 第一核心效率指标选择标准:财务支出最大或资金占用最多的科目[16] - 阿里案例:人力资源成本最大故人效为核心指标 B2B人均收入100万 淘宝人均GMV1亿 支付宝人均支付额10亿[16] - 效率指标设置三步骤:自己与昨天比/可比部门互比/与行业标杆比[18][19] 战略效率提升路径 - 战略形成两大方法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自上而下)成功概率低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自下而上)应为主流[22] - 战略执行需分阶段管理:小学阶段(创新试点)/中学阶段(谨慎推广)/大学阶段(规模运营)[23] - 战略会议要以终为始:市值→财务→业务→市场检验→组织保障的完整闭环[26][29] 组织效率优化措施 - 控制官兵比例1:7至1:10 严控公司层级 避免创始人到一线超两层隔离[32] - 审批层级"非三即四" 管控手段选择事前/事中/事后其一即可提升效率[34][35] - 组织基本功在于招聘/培训/考核 延缓组织效率随规模扩大而下降[36] 职业发展建议 - 择业"五个新"原则:新行业/新企业/新部门/新岗位/新任务[37] - 关注个人资产负债表(能力资源)而非损益表(短期收入) 前十年重点补短板[38][39] - 把老板当老师选择 每年三省吾身识别短板 针对性向行业专家学习[37][38]
我店科技搭建的“异业联盟”是中小微企业破局存量时代的共生革命
搜狐财经· 2025-06-01 11:26
存量博弈时代的生存法则 - 经济增速进入5%时代,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消费者决策路径碎片化,传统商业逻辑被颠覆 [4] - 2024年中小微企业平均获客成本同比上涨42%,客户留存率跌破25% [4] - 单打独斗商业模式失效,生态共荣成为新生存法则 [4] 技术革命与政策支持 - 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异业联盟实现"技术平权",技术投入成本分摊至每个商户不足千元 [6][7] - 国家"一起益企"行动计划将异业联盟纳入重点扶持目录,地方政府"链长制"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 [8] - 苏州工业园区37家制造企业通过平台组建"虚拟工厂",设备利用率从62%提升至89%,订单交付周期缩短40% [8] 我店科技异业联盟生态核心机制 - 会员价值流通系统:区块链实现积分跨店通用,会员年度消费频次提升2.3倍,客单价平均增长41% [9] - 智能供需匹配引擎:基于LBS和消费画像的精准推荐,场景化营销转化率高达37% [10] - 联合运营赋能体系:提供SaaS工具+运营服务+供应链金融,温州鞋服产业带库存周转率提升65%,新品上市周期缩短至15天 [11] 异业联盟的乘数效应 - 场景融合:跨业态套餐组合使客单价提升2-3倍 [13] - 数据赋能:连锁药店通过母婴店数据推出儿童营养剂,销售额月环比增长230% [13] - 信用共建:商户绿色经营数据转化为金融机构授信依据,中小微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下降1.2个百分点 [13] - 郑州二七商圈1200家商户接入"智慧生活圈",商铺坪效提升78% [13] 异业联盟未来趋势 - 从流量联盟升级为价值联盟,实现数据资产共享 [16] - 从商业联盟扩展至产业共同体,长三角"产业路由器"模式使产品开发周期缩短60%,爆款率提升至35% [17] - 从国内联盟迈向全球生态,RCEP框架下与东南亚电商平台共建跨境联盟,3000家中国商户实现"一地入驻,全球经营" [18] 我店科技业务规模 - 活跃注册会员超970万人,异业联盟商家超16万家 [20] - 开设4家直营大型商超、400余家便利型超市,全国设置超700家服务中心 [20]
富国基金陈杰:A股市场正经历从“存量经济”向“新模式”转型
快讯· 2025-05-23 16:59
A股市场转型 - A股市场正经历从"存量经济"向"新模式"转型 [1] - 2025年Q1盈利增速转正 终结持续四年的下行周期 [1] - "新模式"下的盈利回升周期已启动 [1] 反转核心驱动力 - 全行业库存低位触发的补库存周期 [1] - 上市公司轻装上阵 [1] - 二手房回暖带动地产链修复 [1] 新模式特征 - "新模式"下ROE底部已显著抬升 [1]
卫哲:从阿里巴巴到泡泡玛特,本质都是效率为王
创业家· 2025-05-20 17:54
核心观点 - 卫哲新书《效率为王》强调存量经济时代企业应将效率置于增速和规模之上,通过提升投入产出比实现可持续增长 [8][9][13] - 嘉御资本15年投资方法论聚焦"第一效率指标",在跨境电商、新消费等领域投出安克创新、泡泡玛特等14家出海龙头企业 [3][20][21] - 医疗行业逆向布局体现"别人恐惧时贪婪"理念,看好AI+医疗、医疗出海等交叉领域机会 [27][34] - AI投资坚持效率优先原则,DeepSeek案例验证"用得起"比"用得好"更关键 [17][35] 行业趋势 经济周期切换 - 中国经济从增量向存量切换,企业需从追求增速规模转向效率优先 [8][9] - 资本变少变贵环境下,企业需降低"油耗"(资金消耗率)同时保持合理增速 [12][14] - 90后/00后员工群体带来组织效率新变量,年轻团队创造力可提升新品开发成功率 [15][21] 技术变革 - AI将重构商业底层逻辑:3年内手机APP减少50%,10年内人类周工作时间缩短至4天,20年内平均寿命逼近100岁 [34] - AI+医疗是最具潜力的交叉领域,严肃医疗消费具备抗周期特性 [27][34] - 工程师红利从数量转向质量,中国创新需突破"逆向复刻"模式 [17][18] 企业方法论 效率管理 - 定义"第一效率指标"(如人效、新品成功率)并由创始人亲自抓,决定企业DNA [11][13] - 效率提升不等于降本,核心是优化投入产出比而非简单削减成本 [13][17] - 互联网方法论可提升传统行业效率,如泡泡玛特IP开发成功率超行业水平 [21][22] 出海战略 - 安克创新采用"德国日本首发"策略验证产品力,泡泡玛特以韩国为潮玩出海首站 [20] - 出海企业需本土化运营能力,嘉御资本提供会员体系搭建、股权激励设计等赋能 [24][25] - 产品设计需全球视野,避免定位局限中国市场 [20] 投资逻辑 - 行业低谷期逆向布局,医疗投资案例体现"交叉领域"思维 [27][28] - 技术公司评估标准商业化能力>科技含量,DeepSeek因训练成本仅为同行1/10受青睐 [17][35] - 能力圈拓展遵循"一次迈一步"原则,从消费延伸至科技/医疗领域 [27][28] 标杆案例 泡泡玛特 - IP开发成功率行业领先,运用互联网试错方法论实现"悦己经济"规模化 [20][21] - 会员体系从0到1搭建,单IP衍生品开发效率突破行业瓶颈 [21][24] 安克创新 - 从充电宝拓展至耳机/扫地机器人等品类,新品成功率支撑多品类延伸 [22] - 研发费用超10亿元/年,效率管控避免资源浪费 [22] DeepSeek - 通过降低训练成本实现AI大模型"用得起",成本仅为ChatGPT的1/10-1/20 [17] - 证明技术创新需服从效率原则,打破"不惜代价创新"误区 [17][35]
越来越多人靠着二手生意赚翻了
商业洞察· 2025-03-10 17:07
二手奢侈品市场 - 奢侈品一手市场表现疲软,Gucci 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16.4亿欧元同比下滑25%,LV母公司LVMH营收同比下滑3%至190.76亿欧元 [6] - 二手奢侈品平台只二奢侈品透明仓完成5轮融资,全国开设4家门店,买家复购率80%,卖家复卖率70% [8] - 存量经济和闲置经济成为新增长点,二手市场展现出超预期能量 [8] 二手机器人租赁 - 宇树G1机器人一手售价超10万元,二手租赁价格5000-10000元/天,10-15天可回本 [17] - 租赁商通过全国巡演模式运营,部分机器人档期已排至3月底 [17] - 行业迎来重大突破,上交所举办人形机器人主题座谈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算法 [18] 二手新能源汽车 - 2024年全国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112.85万辆,连续两年增速超40% [21][23] - 交易价格集中在3万以下和12-30万区间,部分准新车比指导价低30% [25] - 跨境交易增长迅猛,某支付平台2023年二手车出口收款金额同比增长900%,平均客单近100万美元 [29] 餐饮设备回收 - 2024年上半年餐饮倒闭超百万家,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关店超千家 [32] - 二手设备以原价3折回收,按新货6-8折出售,利润率可达100% [32] - 年周转3-4次可使投资回报翻4倍,形成数百万级市场规模 [33] 二手服装贸易 - 闲鱼用户规模从2020年3亿增至2024年6亿,945万年轻人通过平台开展副业,年均收入3660.5元 [34][35] - 中国二手服装出口额2016年2.18亿元,2020-2021年对非洲出口增长123% [35] - 非洲市场日销售额可达20万元,因中国服装尺码适配且性价比高 [37][39]
越来越多人靠着二手生意赚翻了
虎嗅APP· 2025-03-09 21:29
核心观点 - 二手市场在多个行业展现出巨大潜力,包括奢侈品、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餐饮设备和二手衣物等领域 [3][5][20][30][43] - 二手经济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和闲置资源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58][59][63] - 中间商在二手交易中获利显著,成为行业赢家 [15][42][64] 奢侈品二手市场 - 2024年第三季度Gucci营收16.4亿欧元,同比下滑25%,LV母公司LVMH营收同比下滑3%至190.76亿欧元 [3] - 上海虹桥火车站楼下的二手奢侈品透明仓已完成5轮融资,全国开设4家店 [4] - 买家复购率80%,卖家复卖率70% [5] 机器人二手租赁 - 宇树G1型号机器人一手售价10万以上,二手租赁价格5000-10000元/天 [12] - 租赁商通过一手购入二手出租,10-15天可回本 [15] - 机器人租赁需求旺盛,部分租赁流程已排到3月底 [14] - 上交所举办"人形机器人"主题座谈会,2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与 [16]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算法 [17] 新能源汽车二手车 - 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交易金额12852.05亿元 [24] - 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112.85万辆 [26] - 新能源二手车增速连续两年超40% [27] - 部分行驶不到1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比新车便宜30% [27] - 二手车出口收款金额2023年比2022年增长近900%,平均客单接近100万美元 [29] 餐饮设备二手回收 - 2024年上半年餐饮门店倒闭数量超百万,接近2023年全年数据 [32] - 二手设备回收商以原价3折回收,以新货6-8折出售,利润率可达100% [37][39] - 设备快速周转可使年投资回报翻4倍 [41] 二手衣物贸易 - 2016年中国二手衣服出口额2.18亿元,位居世界第五 [49] - 2020-2021年中国对非洲二手衣服出口增长123%,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一 [50] - 非洲部分地区日销售额可达20万元 [56] - 中国二手衣物因尺码合适和性价比高在非洲市场受欢迎 [54]
越来越多人,靠着二手生意赚翻了
创业邦· 2025-03-09 11:27
核心观点 - 二手市场正在多个行业展现出巨大潜力,包括奢侈品、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餐饮设备和服装等领域,形成了一种循环经济模式 [4][6][26][37][49] - 二手交易的核心逻辑在于盘活存量资产和闲置资源,通过中间商整合实现价值最大化 [62][64][66] 奢侈品二手市场 - 2024年第三季度Gucci营收16.4亿欧元同比下滑25%,LV母公司LVMH营收同比下滑3%至190.76亿欧元,而奢侈品二手平台如只二透明仓已完成5轮融资并开设4家门店 [4][6] - 只二平台的买家复购率80%,卖家复卖率70%,显示出二手奢侈品市场的高活跃度 [6] 机器人二手租赁 - 宇树G1型号机器人全新售价超10万元,但二手租赁价格仅为5000-10000元/天,租赁商10-15天即可回本 [18][20] - 二手机器人租赁需求旺盛,部分设备档期已排至3月底,形成全国巡演式运营模式 [19] - 上交所举办人形机器人主题座谈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算法,预示行业技术突破 [22][23] 新能源汽车二手交易 - 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其中新能源二手车交易112.85万辆首次突破百万辆,增速连续两年超40% [28][30] - 二手新能源车价格集中在3万以下和12-30万区间,部分准新车比指导价低30%,跨境出口客单价达100万美元 [31][35] 餐饮设备二手回收 - 2024年上半年餐饮倒闭超百万家,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关店超千家,催生设备回收商以3折收购、6折转售的模式,利润率可达100% [41][44][45] - 设备回收年周转3-4次可使投资回报翻4倍,形成数百万级利润空间 [46][47] 二手服装交易 - 闲鱼用户规模从2020年3亿增至2024年6亿,945.4万年轻人通过平台副业平均收入3660.5元 [52][53] - 中国二手服装出口非洲市场2020-2021年增长123%,部分商家日销售额达20万,因价格低廉且尺码适配 [56][60]